追书网 > 武侠仙侠 > 神魔大战 > 第三十八回 广教寺茶神接单 紫杉林剑轮合璧

?

  傅重和彩琳来到林边,会了杨戬两人,告知经过,杨戬两人俱欢喜非常。

  傅重道:“我们即刻就去取紫杉茶芽。”

  杨戬道:“刚才我和婳儿商量,既然黥姑娘说茶芽采摘甚是讲究,此处离狼山近,不如先去广教寺见过桑苎翁再做决定。”

  彩琳与傅重齐道:“好,先去东岗。”

  四人驾云往东边狼山来,只有两三千里云程,一阵功夫就到。

  早望见有丘陵成群,连绵起伏,东边有山一座:

  东望沧海,南瞰长江,吴楚胜景,尽收眼底。中峰雄视淮泅,冗立大江矶间,翠岭青峰,绝壁如削。山间阴晴风殊,南北气异,千变万化,有山岗一条,长约百里,岗上松青竹翠,花香鸟语,岗下河水清清,鱼鸭相戏。岗中露出楼顶阁角,中塔高耸,巍巍殿宇,佛音诵出。

  杨戬四人提前落下云头上岗来,到了寺庙前,庙门上有牌匾,上书“广教寺”。

  四人向前,庙前两个看门僧道:“施主何来?”

  杨戬道:“我等路过此地,特来参佛施愿。”

  一看门僧引四人入山门,内有迎客僧接了,带四人入寺。

  好大一座寺:重叠交错,松桃映衬,依山梯升,纵横几区,上下多层,蔚为大观。中间塔楼,直入云霄,下望塔顶,烟雨蒙蒙,五层四方,黄瓦朱栏,檐铃迎风,俯览江海。

  到了大雄宝殿,上有三尊佛像,傅重见左边是观世音菩萨,中间一位与大光明山开化寺中的佛一样,右边的也不识,心道:“听师父说过,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常侍阿弥陀佛左右,乃西方极乐世界净土三圣,这中间难道是阿弥陀佛?右边是大势至菩萨?”不禁问道:“小师傅,我们几人路过此地,敢问贵寺尊的是哪三位佛?免得拜错了。”

  迎客僧道:“善哉,中间是阿弥陀佛,左右分别是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

  傅重道:“那就来对了。”说完和杨戬三人上香祈祷一番。

  完事后,杨戬道:“小师傅,我等来此还有他愿,敢问这寺中有多少高僧,可请方丈前来一见?”

  迎客僧道:“寺中常驻僧人三百,方丈法号智幻,几位施主先随我来。”说完引四人到了会客室,招呼上茶后,请方丈去了。

  杨戬四人喝茶一阵,见门外进来四人,前面是一老僧,袈裟裹身,白眉长脸,眼放慈光,握串黑色佛珠;后面三人,一人就是先前的迎客僧,另外两位皂色僧袍。

  迎客僧道:“四位施主,这就是本寺方丈师祖智幻法师,这两位是师叔子究、子回。”

  杨戬四人施礼,与智幻法师等见过,迎客僧自行去了。

  傅重拿出一些银两,递上道:“我几人都是向往慈悲,特来尽点人事。”

  智幻法师谢过四人,叫子究收了,招呼众人落座。

  智幻法师道:“几位施主远来,不知有何见教?”

  杨戬道:“大师言重了,晚辈前来有事相求。”

  智幻法师道:“从何说起?”

  杨戬道:“闻这广教寺内有茶道高人名桑苎翁,晚辈几人特来寻他一面。”

  智幻法师笑道:“季疵久隐本寺,外人根本不晓,几位竟然直言见他,必有高人指点,季疵专心茶道,轻易不愿见人,上次有人来见,我尚自应允,还遭他师徒二人数落一番,如今我也当不得这主了。”

  杨戬道:“还请大师勉为其难,让我四人见上一面,了我等心愿。”

  智幻法师笑着摇摇头道:“难、难、难。”

  旁边子回道:“几位施主不知,自上次事后,这桑苎翁师徒与我方丈约法三章,其中之一便是:不得显露他们行踪,不得擅自带人去见他们。方丈见四位都是善主,故也不瞒他在寺中之事,要见确实有难处。”

  傅重接道:“智幻大师,我等也有苦衷,那吴越万千百姓正处水深火热之中,我二哥欲救民出水火,现遇一疑难,故来寻桑苎翁助一臂之力,还请大师开恩。”

  智幻大师道:“吴越之事,老衲早闻,施主之心,胜于菩萨。不知是何难处,可否跟老衲一说?”

  傅重心道:“这南极仙翁之事还是先不说为妙,免得坏了他老人家名声。”便说了前事,后道:“这助吴越王中兴王室香火之事,须求助诸方,其中就需桑苎翁方可成功。”

  智幻法师点点头道:“了然也,几位果真行的是大乘之法,老僧惭愧,这见桑苎翁之事容我想想。”

  子回道:“这桑苎翁好说,就是师叔难对付。”

  傅重道:“这是为何?”

  子回道:“几位施主不知,桑苎翁本是我师叔智积法师的弟子,也是我佛门中人,后来痴心茶道,荒了佛学,师叔对此耿耿于怀,故轻易不让见人,怕再有人授意旁门左道,毁了桑苎翁的清修。师叔和桑苎翁同住一院,外人一般都不敢进去。”

  傅重道:“听说桑苎翁对茶道情有独钟,我想有一法,不知中大师意否?”

  智幻法师道:“请说。”

  傅重道:“大师以方丈身份派人叫智积法师前来议事,另派人行事,就可成也。”说完跑到智幻法师旁边嘀咕几句。

  智幻法师笑道:“小施主脑灵腿快,老僧老也。”

  智幻法师唤子究和子回到身边吩咐几句,子究、子回双双去了。

  智幻法师道:“老僧好去准备,几位见机行事吧。”

  傅重道:“多谢大师成全。”

  智幻法师离去,彩琳道:“你跟方丈说了什么?”

  傅重道:“我只说等智积法师走后,派人到桑苎翁跟前,谈论说今日寺里来了一位行愿香客,竟是茶道高人,遍访天南地北名茶灵泉,苦于没有知己,跟方丈说起,时常叹息不已,现遇一万年名茶,如何泡制存有疑难,路过本寺,顺便来施愿拜佛。”

  彩琳三人笑道:“真有你的。”

  傅重笑道:“二哥,我们也得合计合计,万一桑苎翁来了,也好留他。”

  杨戬道:“理应如此。”说完摇身一变,成了清源真人。

  彩琳道:“我和琼姐姐怎么办?”

  杨戬道:“可暂到寺里其他地方一避,等我们消息。”

  彩琳和琼婳到门外,有留守小僧带路,引到隔壁室中。

  话说两杯茶的功夫,就见子回法师面带微笑进来,见杨戬模样,微微一惊。

  傅重向前说几句,子回点点头道:“他估计就来,我去了。”说完速速走了。

  一会,门外进来两人,一个是先前的迎客僧,另一灰袍中年人头戴蓝色逍遥巾,面色红润,神态飞扬。

  迎客僧道:“师叔,就是这位施主。”

  那人道:“好,你去吧。”

  迎客僧独自去了。

  那人道:“在下桑苎翁,敢问施主称号?”

  杨戬起身道:“贫道蓬莱清源真人。”

  桑苎翁道:“听寺中僧人说起,真人精于茶道,在下特来一会。”

  杨戬笑道:“都是缪传,我闻中傲仰洲有竟陵子乃茶道之神,又号桑苎翁,难道就是阁下?”

  桑苎翁道:“世人过誉,愧不敢当。”

  杨戬施礼道:“今日有幸在此见到茶神,真洪福也。”

  桑苎翁还礼,傅重道:“师父,正好我们有一茶道疑难,就此可请教茶神。”

  杨戬道:“不知茶神可否赐教?”

  桑苎翁道:“酌情切磋切磋,令我也长长见识。”

  杨戬道:“我前几日有幸访得有一万年紫杉芽,即日就要成熟,却不知如何泡制,甚是苦恼,生怕毁了这宝物。”

  桑苎翁激动道:“那万年紫杉芽可是大光明山那株紫杉所出?”

  杨戬道:“正是,桑苎翁也知?”

  桑苎翁道:“大光明山上那株紫杉乃万中无一的紫杉灵根,我有次过去,然无缘得见,那紫杉有道仙布阵看守,无法靠近。”

  杨戬道:“这道仙与我有缘,许我两斤生芽,这配用之水我也想好,只是采摘、盛具制法、器皿、煮饮等尚无定法,故此烦恼。”

  桑苎翁喜道:“真人欲用哪里的水?”

  杨戬道:“我观之许久,定为南象山流清泉,不知当否?”

  桑苎翁拍手大赞道:“绝妙,绝配也,果是茶中高手。听得那流清泉也有道仙看守,不易得呢。”

  杨戬道:“这个贫道自有办法,今日桑苎翁在此,可否说予紫杉芽泡制之法?”

  桑苎翁道:“我原有炼过千年紫杉芽,这万年确无可寻,心向往久也。”

  杨戬道:“如此说来,桑苎翁定知紫杉芽茶精妙,不如我二人来个约定。”

  桑苎翁道:“此话怎讲?”

  杨戬道:“我取茶芽和流清泉来,桑苎翁帮忙泡制成茶,我二人邀几道友同品,如何?”

  桑苎翁喜道:“当真?”

  杨戬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桑苎翁道:“好好好,我们击掌为约。”

  杨戬伸出手来,桑苎翁也伸手一拍,大笑道:“想不到今日平白得了莫大好处,真是天上掉馅饼。”

  杨戬道:“我等也是久闻阁下威名,他日有幸亲品茶神手艺,获益匪浅也。”

  桑苎翁道:“不敢当,不知真人可有采芽之具?”

  傅重道:“我们已备好竹篓、金盆各一个,金剪一把。”

  桑苎翁道:“在下以为用玉盆和玉剪最当。”

  傅重道:“闻竹篓、金器乃采茶上品,为何这紫杉芽要用玉器?”

  桑苎翁道:“大光明山常年雾气笼罩,湿度非常,竹篓易霉变,金器易腐蚀,加上生芽汁液浓稠,与之接触,易生变化,伤了茶本。”

  杨戬道:“桑苎翁高见,我等便换玉器前去。”

  桑苎翁道:“可在一无雨天采摘,淡晴日最好。”

  傅重道:“敢问取芽回来,制好需几时?”

  桑苎翁道:“凭我经验,七天可成。”

  傅重道:“我和师傅先去取芽,等前辈治好成茶,我们再去取那泉水如何?”

  桑苎翁道:“甚妙,如此安排得当,只是大光明山离此几万里,来回耽搁不起,那新茶芽最多不能过两个时辰,不然变化失了原味。”

  杨戬道:“这个不须担心,我等云快,从大光明山到此,一个时辰就到。”

  桑苎翁道:“那无忧也。”

  杨戬道:“只是回来何处寻你?”

  桑苎翁道:“这寺中有一葵竹山园,我和师傅智积法师住那,你们来此就要迎客僧带去,我自会交代他们。”

  杨戬道:“那就此说定,我们也该告辞了,三日之内定带茶芽来此。”

  桑苎翁道:“恭候佳音。”

  桑苎翁辞了杨戬两人,摇头摆尾的去了。

  杨戬和傅重叫来琼婳两人,说了经过,俱喜。

  杨戬叫门口小和尚知会方丈,子究过来道:“方丈此刻有事不能来,托我转告几位施主,愿几位功德圆满。”

  杨戬等谢过,出了广教寺。

  到了寺外山间,四人商量起玉器之事。

  琼婳笑道:“这玉器我那宫里多的是,天下名玉都有,不如到东海拿去。”

  傅重道:“离此最近的数金陵了,我猜吴越王宫里定多玉器,何不就地取材?”

  杨戬道:“正好可看看修建庙观之事如何。”

  四人商定,驾云到了金陵城外。

  杨戬道:“婳儿和彩琳还在外等。”

  杨戬和傅重来到宫门外,那看门的几个侍卫已换了人。

  杨戬报上名头,几人急入宫报来。

  一会,吴越王着人来请,杨戬和傅重随人到了上书房,吴越王见了杨戬和傅重笑道:“两位道长,来得正好,这庙观之事全国上下都动了起来,不出一年,定如数完工,寡人之事办的如何?”

  杨戬道:“颇有眉目,我们今日行事路过此地,一来看庙观之事进展如何;二是办事缺个物事,特来跟大王讨个便宜。”

  吴越王道:“想不到神仙也有难处,是何物事?”

  杨戬道:“缺个玉盆玉剪。”

  吴越王笑道:“真人要哪个品种?”

  傅重道:“各取一个来瞧瞧。”

  吴越王随即唤人去库房取。

  过了一阵,就见一文官服饰的人领了数人,抬了四个玉盆,拿了四把玉剪进来。在地上先垫了厚毯,上面又铺了锦布,众人小心翼翼将玉盆玉剪摆上。

  这四对盆剪大小各异,颜色纹理相差甚远,大如脸盆,小如碗盆。

  杨戬和傅重细看,第一对,通体蓝色,色彩柔媚,光泽如瓷。第二对,通体蓝绿,半透明状,翡翠光泽。第三对,通体白如凝脂,色纯细腻,光泽温润。第四对,通体黄中带绿,透明蜡状,玉身蛇纹时密时疏,光泽柔和。

  吴越王道:“道长,可有中意者?”

  傅重跟通玄真人久历四方,对玉器也略有了解,走到第一对前,道:“这瓷松产哪里?我闻云盖山有此品种。”

  那文官服饰的人道:“道长好眼光,此正是云盖山出品。”

  傅重指着第二对道:“这可是南阳独山玉?”

  文官道:“道长明鉴,丝毫不差。”

  傅重走到第三对跟前看看,道:“此玉更是稀有,该是西域于阗白玉。”

  吴越王道:“道长神明寡人折服,正是西域使人进贡给先王的。”

  傅重指着第四对道:“此是东雅神州岫玉也,大王富有四海,这天下名玉俱收宫里。”

  吴越王笑道:“寡人物事虽多,却不及道长见识高明,我欲以寡人物事换道长胸中所学,恐道长不肯也。”

  杨戬和傅重皆笑。

  杨戬道:“大王做大乘王道,我等行出世隐道,不如大王也。”

  吴越王道:“道长之言如醍醐灌顶,令寡人稍稍心安,这几件玉器可有上眼的?”

  傅重道:“四对玉盆我等都取了,用完之后自当归还。”

  吴越王道:“尽管拿去,寡人在此静候佳音。”

  傅重叠了盆,说来奇怪,这四个盆从小到大正好叠成一堆,暗道:“这么巧!”将四把玉剪放入盆中,两人辞了吴越王出宫来。

  到了宫外,叫上琼婳和彩琳,四人驾云往大光明山来。

  路上,杨戬说了经过,琼婳道:“三哥见多识广,这四样东西我东海也有,只是难辨来历。”

  傅重神色自得,暗中瞟了眼彩琳,彩琳忽道:“哎呀,不好,天要塌了。”

  琼婳道:“琳儿,好端端的,何来此言?”

  彩琳笑道:“刚才我见有人尾巴都翘上天了。”

  杨戬和琼婳一听大笑,傅重也赔笑不已。

  四人到了大光明山紫杉林,傅重道:“二哥二嫂,你们在林边等候,我与彩琳破阵来。”

  杨戬道:“琳儿,孙老爷可跟你说了阵法?”

  彩琳道:“嗯,师父稍微指点了几下,他说傅重识阵,我跟紧他就可。”

  杨戬四人落下云头,傅重将玉器交予杨戬,带彩琳来到林边,寻到入口,进阵来。

  傅重、彩琳一入林中,五行方圆阵就发动起来,傅重道:“琳儿,施法。”

  彩琳取出五轮祭起,和傅重上了底轮,护住上、下、左、右、后五方,只留前面,傅重抽出湛泸,引着往中间那万年紫杉来。

  林中树木和草根、藤葛纷纷袭来,傅重挥舞湛泸,挡者皆如切瓜看菜;五轮转动,草根、藤葛都成段屑粉末,四方飞扬,顷刻之间,就到了那万年紫杉跟前。

  空中落下一绿袍人,手一指停了阵法,喝道:“你等何人?敢来破我阵法。”

  傅重道:“在下傅重,乃杨戬义弟,听我义兄说起,只要破得此阵,便可取得紫杉芽,前辈可是琅琊散人徐道长?”

  徐福道:“正是贫道。”

  这人正是徐福,他刚才见有人入阵,就发动阵法,没想到这两人不惧十面埋伏阵的藤葛草根,如入无人之境,且观其身法乃深通此阵法之人,再动阵势已是徒劳无益,反而毁了整片林子,于是停阵现身问法。

  傅重道:“我二人无它意,有两斤这紫杉芽即可,取了便走,不再打扰道长清修。”

  徐福道:“道兄师从何人?”

  傅重道:“家师乃通玄真人。”

  徐福道:“原来是辛前辈的高徒,难怪识得此阵,这位姑娘师从何人?这五轮从何而来?”

  彩琳道:“小女子彩琳,乃清涧山浮云观五世同君之女,有一无名隐士传我这五轮,我也不知他身份。”

  徐福半信半疑,道:“傅道兄手中可是湛泸宝剑?”

  傅重道:“正是。”

  徐福叹道:“此乃天意乎,你等取芽去吧。”言语之中,大有愤慨难平之音。

  傅重听了心中一思,问道:“请教徐道长,这万年紫杉一次生芽多少?”

  徐福冷冷道:“只有三斤左右,汝等好本事,只管取去。”

  傅重暗道:“这人守候几千年,实不容易。”便道:“前辈,可让我二哥杨戬二嫂琼婳一起进阵,我们只取一半,留下一半由道长处置。”

  徐福喜道:“一言为定。”

  傅重两人出了林,见杨戬两人说了经过,杨戬和黥茄跟了入阵,见了徐福行了礼,四人各取一盆,起在空中取紫杉芽。

  徐福见了,异道:“何人教你等用此器具?”

  杨戬道:“有桑苎翁指点。”

  徐福道:“真是陆鸿渐所言?”

  杨戬点头,徐福道:“多谢奉告,我也受益。”

  半个时辰不到,杨戬看离一斤半差不多,便道:“就这样吧。”

  四人停了,辞过徐福,出了林子。

  杨戬道:“三弟,这送芽之事就交予你了,我们云慢,耽误不得。”

  傅重道:“自当我去。”

  四人商定,在南象山流清泉聚首。

  傅重用湛泸削了四块木板,三块隔在四盆中间,四盆叠起,一块盖在最上面的盆上。端来已到鼻梁处,玉剪交由杨戬三人。

  看到傅重模样,彩琳笑道:“你云快,别把盆吹跑了。”

  傅重无语,起在空中,将盆靠在身上,驾云往广教寺来。

  一个时辰,早见狼山,傅重直落广教寺前。

  看门僧见傅重叠罗汉式端了四个大小不一的玉盆来,都感稀奇,就来问究竟。

  傅重道:“我乃智积法师与桑苎翁所邀,早些时间来过。”

  有个看门僧见过傅重,道:“我记起来了,施主随我来。”

  傅重跟了看门僧入寺,道:“请大师带我去葵竹山园。”

  里面迎客僧道:“桑苎翁已交代过了。”

  途中,迎客僧道:“施主,需要我等帮忙否?”

  傅重道:“不用了,这东西轻。”心道:“这些小和尚不知底细,若有个不小心摔了,就前功尽弃也。”

  迎客僧带着傅重穿行来到山腰一处园门前,木门虚掩,迎客僧道:“就这里了。”左右一看,没看门的,迎客僧道:“施主稍等,容我报来。”说完推门进去了。

  傅重环视一番,这园子四周是两丈高的围墙,圆形拱门,里面有里许大小,中间是各式各样的茶树,周围是葵花翠竹,南边有四五间禅房,迎客僧就往那里去了。北边三丈处有几棵松树,树荫下有石凳石桌。

  傅重进了园子,将玉盆轻放石桌上,一一取下平放,正好一桌,总算歇口气。

  此时听后面有人道:“道长来得好快,紫杉芽来乎?”

  傅重回头一看,见桑苎翁和一老和尚过来,迎客僧跟在后面。

  那老和尚瘦长脸,长眉善目,胡须花白,傅重施礼道:“这位应是智积法师了,晚辈傅重见过大师。”

  智积法师笑道:“老僧久不入尘世,想不到还有贱名在外,惭愧惭愧。”

  傅重道:“陆前辈,紫杉芽在此,你来品鉴。”

  桑苎翁和智积法师到了石桌旁,迎客僧自行去了。

  桑苎翁见到玉盆和紫杉芽,有些激动,道:“好盆,好茶,一盆一味,千古难遇。”

  傅重道:“这是如何说法?”

  桑苎翁道:“这四个玉盆质地不一,所陈紫杉芽汁液浸侵,相互影响,等练出来成品,自有些许个中滋味,不是高手难以品出,道长深谙茶道也。”

  傅重暗自好笑,道:“晚辈傻人傻福,只是比原先数量少了半斤,有点可惜。”

  桑苎翁道:“这些已是天大恩惠,万年一次,那树也只三斤生芽。”

  傅重道:“前辈洞察秋毫,听护树的道仙说,确是三斤之数。”

  智积法师道:“既然这万年紫杉芽如此珍贵,季疵,赶紧炼去吧。”

  桑苎翁道:“师父说的是。”

  傅重道:“何时取泉水来合适?”

  桑苎翁道:“此芽新嫩胜过千年紫杉许多,五日该成。”

  傅重道:“好,那五日后我等取流清泉来此相见。”

  桑苎翁道:“道长稍等,那泉水也用这四盆盛来为妙。”

  桑苎翁与傅重各端两盆往南边禅院来。

  智积法师道:“方丈师兄还有事找我,你们自行安排吧。”

  桑苎翁应了一声,智积法师独自出园去了。

  进了禅院,外面庭院两边摆满竹篓、竹篮与竹簸箕等。

  进了屋内,到处是坛子、缸子与罐子等,材质不一,有紫砂、陶瓷、白玉、金银、铜铁等。

  桑苎翁道:“先要用特质水液浸泡去毒,再杀青去水。”

  桑苎翁吩咐傅重将盆放中间大木桌上,然后从里屋取出一大瓷坛,往桌上四盆倒了汁液,每盆都刚好浸泡着紫杉芽。

  傅重道:“这紫杉芽中还有毒?”

  桑苎翁道:“正是,其毒不大,饮之易使人呕吐,肠胃不适。”

  傅重道:“原来还有此讲究,那要浸泡多久?”

  桑苎翁道:“两个时辰足矣。”

  傅重闲得无聊,便道:“我去上柱香再来。”

  桑苎翁笑道:“道长真信人也。”

  傅重哪里是去烧香?出了葵竹山园,便在广教寺里乐乐悠悠瞎逛起来。

  这广教寺真实不小,傅重走走停停,转眼一个时辰就过,此时来到山脚的方丈室旁。

  忽见一人从门内探出头来,东张西望一会,偷偷摸摸出来,腋下似藏有东西,鬼鬼祟祟往寺中山腰来了。

  傅重正好在斜面高处看的清楚,是个肥头肥脸的中年和尚。傅重心道:“瞧这长相与行径,不似出家人。”便隐在路旁大树后,等那僧人过去了,出来远远跟着。

  一路不时有僧人来往,那中年僧人偶尔打个招呼,途中老瞻顾前后,神情极不自然。中年僧人到了山腰,转而走一条下山小路,途中停下,左右看看,忽钻进一处林中不见。

  傅重追上去一看,这里有条小径,年久不用,被花草盖了,平日就是看见,也当是野兽行径。

  傅重钻了进去,七拐八弯的来到一处寺院山墙,那和尚不见了。一棵老松斜靠墙上,见光面有些光滑,墙头也有新的脚印。

  傅重上了墙头,外面两丈远便是山崖,见那和尚正在崖边沿墙往北走,一会转入墙角不见。

  傅重越看越奇,跳下墙头跟了过去,转过墙角,见中年和尚沿山崖往下落,手中握根三指粗的绳索,一会就不见踪影。傅重过去一看,崖边有大石从地里伸出,绳头就缠系石上。傅重刚想下去,就见绳子崩紧,于是化风上了墙头,隐在墙后。一会见那和尚上来收了绳索,翻入寺墙后将绳索藏一树洞中,原路回寺去了。

  待他消失,傅重取出绳索,沿刚才和尚下去位置攀岩落下,到了一处,旁边有个洞穴,入口不大,进去看来,洞穴不大,乃三四丈方圆,都是石岩,干燥洁净。

  傅重在洞内寻来几遍,见一处黝黑,爬上去一看,有个小洞,里面似有东西,伸手一探拿出一物,还带落两块小石,是个灰布包袱。

  傅重打开,里面是件袈裟和一巴掌大小的紫金色宝台,袈裟隐隐透出白焰光,宝台隐隐透出金璃光。傅重心道:“这袈裟和宝台定是宝物,那和尚八成是内贼了。”

  傅重起身本想将包裹带回寺里告知方丈,后来一想:“没有人赃俱获,万一那和尚反咬一口,我就百口难辩,还是暂且忍耐。”

  傅重原样放好包袱出洞来,放回绳索,无事般回到寺中。

  算来已有两个时辰,傅重到了葵竹山园。

  桑苎翁早将四盆空出,紫杉芽已分四处晾在外面,有多有少。

  桑苎翁道:“盆已空出。”

  傅重道:“前辈,有一事相询。”

  桑苎翁道:“何事?”

  傅重道:“平日贵寺方丈身边有几人服侍?”

  桑苎翁道:“往常是六人,现任方丈觉得浪费人力,减为四人,不过每月轮班,都只‘子’字辈的,小辈的轮不上。”

  傅重道:“这个月是哪四位?”

  桑苎翁道:“我无心这些,不太清楚,道长何问这些?”

  傅重笑道:“早些时候见到子究、子回,有些意思,故来问问,看看与其他寺庙有何不同。”

  桑苎翁道:“你去问问迎客僧就明白晓畅。”

  傅重辞了桑苎翁,拿了四个盆一路到了寺门口,见看门僧道:“小师傅,问个事。”

  看门僧道:“施主请讲。”

  傅重道:“这月是哪四位师父服侍智幻法师?”

  看门僧道:“应是子究、子回、子恨、子罪四位师叔。”

  傅重谢过出寺来,边走边想道:“能进方丈室,定是身边人,子究和子回先前见过,看来那和尚不是子恨,就是子罪了。”

  一会到了山中,起云往南象山而来。

(https://www.biquya.cc/id20855/1466643.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