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了第二天清晨,傅重隐约感到有异,急起身看那巨石。
上面果然停了只大鸟,通身蓝色,高顶五色冠羽,身长十丈,卧在石上,神情悲伤,真是只蓝孔雀。
忽然孔雀朝天三声哀鸣,声透万里。
傅重出来落在石上,道:“鸟儿鸟儿,为何哀鸣?”
孔雀转头看着傅重,道:“你是何人?为何在此?”
“我名傅重,闻你声音,似受重伤,可否让我一看,或许我能医你。”
“你懂医术?”
“有仙人传我一术,可医内外伤。”
蓝孔雀挣扎着立起,就见右腿被一支白羽箭射穿,血流不止,羽箭还在腿上,箭头上刻个“飞”字。
傅重道:“你若信我,就侧躺,我帮你取出箭再行医术。”
蓝孔雀侧躺下来,伸头看着傅重。
傅重知他心犹存疑,道:“我有宝剑干将,先切了箭头,再拨出箭杆,然后施救。”
傅重拨出干将,往箭头轻挥,箭头落下,拨出箭杆扔在地下。
孔雀盯着傅重不动,傅重收了干将,从袖中取颗红枣,放在孔雀腿上,念动口诀,孔雀即刻伤愈,那红枣一处透洞。
“多谢道长相救。”孔雀立起,展开尾羽,欢鸣几声。
那羽杆长有八丈,羽毛绚丽多彩,如蓝绿丝绒,形如半圆弧屏,末端众多眼状斑纹,由紫、蓝、黄、红、绿、褐、白七色构成,阳光映照,反射光彩,如数面小镜,鲜艳夺目,奇美异常。
顿时天空群鸟停飞,地上群兽驻足。
傅重也看得呆了,就听空中有人道:“美哉,善哉。”
傅重抬头,见空中有朵大云停住,云中三人:中间老僧面相慈善,身呈蓝色,乌发肉髻,身披袈裟。
左边一僧面露笑容,通身赤红,卷发螺髻,手托钵盂。
右边一僧面带喜色,通身白红,也是卷发螺髻,执番天印。
蓝孔雀施礼道:“参见老佛爷,弟子受伤后失了道行,只能原身相见。”
傅重也施礼道:“在下傅重,敢问佛爷称呼?”
左边那人道:“这是饮光佛爷,我乃日光尊者,那位月光尊者。”
傅重心惊道:“听师父说起,东方净土琉璃世界药师佛旁边有日光菩萨、月光菩萨两位,难道今日见到的就是药师佛三圣?”便道:“晚辈有幸目睹佛爷尊颜,真三生修来之福。”
饮光道:“小道爷屡行善举,菩萨之分,可喜可贺。”
傅重道:“菩萨之风,晚辈差之万里,况且法力微薄,目下就有一难加身,正去寻解救之法,碰巧路过此地,救得这孔雀,也是天意。”
饮光道:“你有何难?”
傅重道:“离此北边五千里的清涧山浮云观,有几十名修行之人昨日被人施了妖法,性命就在旦夕之间,我无能为力,愧对修道两字。”
饮光道:“竟有此事,你带我去看看,或许我三人可解了危难。”
傅重大喜道:“多谢佛爷慈悲,请随我来。”
傅重起云到空中,正要离去。
蓝孔雀道:“我乃西方孔雀明王之子,谢道长施法相救,他日有事可来西方灵山找我。”
“多谢告知。”傅重说完起云往清涧山而来。
傅重心中高兴,也急于告知浮云观众人,不经驾起了流星云,忽想起这背后三人是否跟得上,便回望,不想那三人就在自己一丈之后。
傅重心道:“果然大法力。”暗中上劲,使足了力道前行,回头又看,那三人还是在自己一丈之后,暗中大惊:“今日算是亲睹天外有天、神外有神了。”
就听背后月光尊者道:“小道长好俊的云,我看似通玄真人的流星云。”
傅重回道:“大师明鉴万里,通玄真人正是家师。”
四人转眼到了清涧山浮云观门前。
五世同君早已出迎道:“小观莫大荣幸,得几位佛爷亲来。”
饮光道:“治病救人,无佛无道无你我。”
五世同君领四人进了大殿,第一殿,饮光三人微微合什点头。
第二殿,饮光三人施礼。
第三殿,饮光三人也施礼。
三殿完毕,五世同君领众人到了枣园外的空地,见有五六十人都在地上,神情无主,浑身痘粒,奇痒无比,又不敢挠抓,痛苦非常。
饮光三人向前看了看,日光道:“师尊,是瘟病、痘症。”
饮光点点头,道:“抓紧治了,以免多了后遗。”
日光尊者、月光尊者齐声念动咒语,一会附近山上所有土地、山神俱来听命,有二三十位。
此时空中显出十二位僧者,形态各异,肤色有蓝、有白、有青、有灰、有黄、有绿、有紫、有红、有金、有银、有橙、有褐。
日光尊者道:“十二神将,领众神去将山上柴胡、升麻采来,我等急用。”
十二神将和山神土地领命去了。
傅重心道:“听闻药师佛手下有十二药叉大将,难道就是这十二位?”
傅重猜的不错,这十二神将乃琉璃药师佛手下十二药叉大将,分别是宫毗罗、伐折罗、迷企罗、安底罗、頞你罗、珊底罗、因达罗、波夷罗、摩虎罗、真达罗、招杜罗、毗羯罗。
日光尊者道:“观中可有大锅?”
五世同君道:“有。”
日光尊者道:“有劳取两口大锅来。”
五世同君赶紧着几个弟子抬来,刚刚置于地上,就见空中四面八方源源不断飞来柴胡和升麻。
日光尊者一指,那柴胡全部往左边锅里落下,月光尊者也一指,升麻全部往右边锅里落下。
空中柴胡和升麻落了好一阵,已高出锅口,
饮光道:“够了。”
就见空中再无东西飞来。
饮光从袖中取出两粒黄丸,抛入锅中,念动咒语,那两口铁锅飞到空中旋转起来。
日光尊者道:“观主,请备碗勺。”
五世同君便叫人或碗或勺,人手一个。
一阵功夫,两只铁锅从空中缓缓落下,锅中柴胡和升麻都无,唯有汁液。
饮光道:“每人各取锅中一小勺喝下就可。”
众弟子排队依次两个铁锅各喝一勺,转眼间痘消气爽神清,只是痘疤暂时难去。
五世同君叫人替彩琳和看守弟子端了去,弟子回报都说灵验。
饮光三位见事已成,就要离去,五世同君和观中弟子过来叩谢,唯彩琳不来,弟子说彩琳嫌脸上痘疤丑,不好出来见人。
五世同君道:“三位佛爷暂留片刻,我观中枣儿已熟,有劳佛爷来此一次,也请佛爷品品。”
饮光三人便驻足等候,
一会,见冉泉三人各捧一玉盘来,每盘上都有十颗枣,傅重一看,就知是每颗树上打了十个。
饮光道:“观主好意,老僧领了。”
月光袖子一卷,三盘枣子都不见。
饮光三人起在空中远去,就听月光尊者声音传来道:“将锅中剩下汁液分而倒入附近泉井,无后顾之忧也。”
“多谢菩萨指点。”五世同君当即派几个弟子去办了。
傅重见事已毕,也要告辞。
五世同君一把拉住傅重道:“小哥不急,跟哥哥我叙叙再走不迟。”
五世同君带了傅重入里边枣园来,道:“小哥仁义,那日没能到此,今日我得给你补上。”
傅重心道:“这五世同君法力高深,怎么会算不出自己来过,应是见自己没起歹心,又为救观中弟子出了力,信了自己。”
进入枣园,来到第一棵枣树旁,五世同君道:“这颗树上的枣一千年一开花结果,每次得九十颗,人吃一颗,长寿九百九十年。”
到第二棵枣树旁,五世同君道:“这树上的枣两千年一开花结果,每次得六十颗,人吃一颗,长寿一千九百八十年,诸病难生。”
到第三棵枣树旁,五世同君道:“这树上的枣儿三千年一开花结果,每次得三十颗,人吃了了道成仙,百病不侵,修道之人吃了,也长修行千年。”
傅重道:“那飒斗真君就是为这枣儿来的?”
“正是,这三棵枣树乃后世灵根,为一高人指点我才知,故我落在此处建观修行,也是看守这灵根之故。上次南极仙翁前来,给第一棵树枣起名‘长寿枣’,第二棵树枣起名‘长命枣’,第三棵树枣起名‘长生枣’。须不知近日如何走漏消息,就多出事端来。”
傅重心道:“这枣儿还能长道,哪个听了不心里痒痒,那飒斗真君几人冒险来犯也是合情合理了。”想到这,傅重道:“如此说来,登门来讨枣儿的不止这拨人了。”
“这枣儿不熟时硬如生铁,食之无用,故平时无人来。前几次枣儿分熟时也有一两拨人来过,不过都好打发。今岁逢三树枣儿齐熟,六千年才有一次,故这来的人未得枣儿心不死乎。”
“何不给了几颗,免了争斗。”
“说来外人不信,这枣儿我自己也食不到几颗,都是到处交友访仙之用,礼尚往来也。”
五世同君随即唤来冉泉道:“你叫人打六十六颗长寿枣,打三颗长生枣。”
一会冉泉领两人来到树前,带了云梯、玉盘、金击子,一弟子上云梯击打,一弟子下面玉盘软布接得。
那云梯上弟子伸手之时,露出臂上几个大痘疤,极为刺眼,傅重心道:“这疤痕不知咒枣术识得否,按理说也是外伤之列,不如试试看。”
等那弟子下来换云梯方位,傅重向前道:“小哥稍等,容我看看你的手。”
那弟子不解何意,伸手给傅重。
傅重手握一枣,按在对方手上,默念咒语,刚刚念完,那臂上的痘疤竟然不见,那人喜得撩起衣服,连身上的痘疤也消去无影,肌肤如发痘前完好无损。
就见傅重手中枣儿皮上疤痕累累,五世同君和冉泉几人都交口称赞。
傅重喜道:“观主,可叫来观中有痘疤之人,今日一起去了,只是要费些枣儿。”
五世同君笑道:“这买卖好做,观中枣儿多的是,冉泉,叫人去前院打些枣来,够傅道长使用,通知众人轮换过来让道长施法。”
傅重道:“枣要熟的。”
一会,枣儿打来一筐,观中弟子连续不断过来,傅重一一施法,个个灵验,众人都欢天喜地去了。
最后独剩彩琳一人,不愿出来。
五世同君带傅重来到西边彩琳房前,有两小童守候。
五世同君道:“琳儿,出来请道长施法,去了痘疤可好。”
里面传来彩琳声音道:“人家到处都是疤痕,如何能见人?”
傅重心道:“师父说过美丽也是女孩的生命,看来不假,这彩琳对己斜视,姑且不与她计较,想个法子帮她去了疤痕,也算功德一件。”
傅重本是通透之人,就低声跟五世同君道:“彩姑娘不须出来,从门缝伸出半只手就行。”
五世同君喜道:“琳儿,你只须从门缝中伸出半只手来就可。”
里面彩琳道:“那等等。”
一会,门慢慢腾腾开条缝,里面伸出一纤纤玉手,只大半个手掌露出。
傅重暗笑道:“这得瑟的,待会捉弄一下。”
傅重走向前,拿颗枣儿,背遮了五世同君几人,一把将伸出来的手连枣一起握住,完功后故意用力捏揉几下,里面的人闷哼一声,却不敢发作。
傅重见枣儿通身皮皱疤痕,松手退后道:“该好了。”
五世同君道:“琳儿,疤痕可去了?”
一会,门被推开,就见彩琳出来,容光照人。
彩琳道:“回师父,疤痕都去了。”
五世同君道:“这孩子,也不知谢过道长。”
彩琳赶紧给傅重施礼,却低头不敢直视傅重,满脸通红道:“多谢道长。”
傅重回了礼,暗道:“这彩琳怎似变了个人,搞不好要算计自己刚才捣鬼,得留个心眼。”
五世同君大喜出声道:“今日因祸得福,都是因这枣儿引起,就在枣园来个‘谢枣会’,傅小哥可要赏脸?”
傅重心道:“这脸非赏不可,不然怎么走得了。”笑道:“一切听观主安排。”
五世同君吩咐弟子关了山门,在园里三棵枣树周围摆了桌席,第一棵树和第二棵树旁各摆四桌,第三棵树下只摆三个单席。
不多功夫,桌上就摆了些蘑菇、松茸、莲子、花生、木耳、青笋之类的,杯中都是石泉花液,最后上来的是前面打来的枣子。
观中众弟子坐了前面八桌,五世同君、傅重、彩琳坐了第三棵树下。
大伙举杯相敬,众弟子每人吃个长寿枣。
五世同君、傅重、彩琳各吃一长生枣,这枣清脆欲滴,甜汁满溢,香醇久远,枣核只有米粒大小,傅重惊叹不已。
席中,众人皆来敬傅重,赞不绝口。
有说傅重神勇,一人战退飒斗真君两人;
有说傅重菩萨心肠,救回断臂弟子胳膊;
有说傅重侠义,不远千里请来饮光三人前来解救观中众人;
……。
彩琳一旁默默听着,始终不来敬傅重,傅重怕观主难为情,自己先去了,彩琳也是羞答答的回了不语。
五世同君只是笑笑,也不在意。
好一场素宴,别有一番滋味。
宴罢,众人散去各行其是,五世同君带了傅重和彩琳来到东边小客厅,重摆一席,都是素菜,酒却换成山中陈年老烧。
五世同君与傅重对饮,彩琳在旁陪同。
这山中老酒很有酒劲,数杯落肚,傅重就有点晃乎,又不好当五世同君面用功逼出,于是手脚不利索起来,一个不慎将袖中盒子摔到地上,盒子裂了,里面圆石滚到了彩琳脚下。
彩琳低头拾起,五世同君看到,取过手来道:“小哥,这石头哪里来的?”
傅重神智还算清晰,心道:“也不敢断定这自称长乐老的五世同君与庄聚德说的是同一人,还是问问再说。”便道:“这是大枫庄庄主庄聚德给我的,说是一位神仙给他的。”
“哦,定是小兄弟替他做了好大一件事吧。”
“谈不上,就帮他家捉了个恶鬼。”
“定很精彩,可说给我们听听么?”
傅重便把庄家捉鬼之事说了个大概。
五世同君道:“小哥,我有一疑惑,你是如何知那飒斗真君两人要来我观内行凶的?”
傅重心道:“看这五世同君也是个光明磊落之人,也不用遮遮掩掩,索性都说了。”加上酒劲发作,便语无伦次说开了。
傅重从大枫庄饭馆见到飒斗真君两人开始,到自己在金鸡岭中途去了趟大枫庄之事,都一五一十说了出来,连自己偷偷进枣园想看个究竟也毫不隐晦,说这事时彩琳在旁遮面偷笑。
傅重道:“观主也称长乐老,可是那庄聚德所说的那神仙?”
五世同君大笑道:“正是,小兄弟好心胸,在下好生佩服,定风珠确实在我观中,等会就让小兄弟带去。”
“道长误会,这石头是庄聚德盛情难却,不收反要失个良友。”
“明白明白,小兄弟已知这庄聚德原来姓李,其实他和石贵都是后唐后晋皇室后人,包括小女彩琳,原来姓郭,也是后周皇室后裔,老哥我受历代友朋之托,行点微薄之力罢了。”
“观主厚德稽古,宏才伟量,虽时过境迁,然慈爱无言,屹若巨山,人不及也。”
“老哥我奉身有余,为时不足也,难说难说。”五世同君将圆石递给傅重。
“还是物归原主吧,我留着无用。”
五世同君收起,两人畅怀大饮起来。
五世同君道:“彩琳久居深山,非大乘也,我不能长离山观,小兄弟可否带她出去看看世界?”
傅重已是酒壮英雄胆,接口道:“这有何难?就怕彩姑娘不愿离开观主。”
五世同君道:“琳儿,你可愿跟傅小哥出去长长见识?”
彩琳低头不语。
傅重道:“看看,我说了彩姑娘舍不得前辈吧。”
彩琳低声道:“师父,我听你的。”
五世同君笑道:“就这么说定了,傅兄弟,到了外面,琳儿就托给你了。”
“观主放心,我定不会让她少丝毫发。”
“来,再喝几杯。”
最后傅重酩酊大醉,不知南北。
第二天醒来,傅重见自己躺在客房里,出门一看,已近中午。
门外的弟子招呼起来,端水布巾,傅重洗过后,随人到了客厅。
五世同君带彩琳出来,傅重道:“观主,我还有事,不能久搁,特来告辞。”
五世同君道:“好说好说,琳儿就托给你了。”
傅重心中一惊,道:“观主,是不是昨日我胡乱说了浑话?”
五世同君笑道:“酒后有真言,昨日小兄弟答应带彩琳出去见见世面,难道不记得了?”
傅重强颜欢笑道:“记得记得,只是委屈彩姑娘了,免不了奔波劳苦。”
彩琳道:“我不怕。”
五世同君道:“不是还有小哥吗,你可是答应不让琳儿少丝毫发。”
傅重口中答应,心中叫苦。
出了山门,傅重道:“彩姑娘,你可会驾云?”
彩琳道:“嗯,腾云驾雾和五行遁术都会,师父早教了我。”
傅重心中一乐,道:“这样好,省了不少事,先去东海见我二哥杨戬。”
两人腾云东来,
彩琳道:“以后我叫你傅大哥,你叫我琳儿,行吗?”
“好的,琳儿,不过叫我傅三哥就行,我还有两位结拜兄长。”
彩琳笑道:“傅三哥,你那二哥杨戬可是劈山救母、战退十万天兵天将之人?”
“正是。”傅重“咦”的一声道,“你也知道?”
“我师父常跟我们说三界动态,他老人家交友很广,天上地下大小新事无所不知,他说杨戬人神混体,力大无穷,又学得八九玄功,变化多端,三界少有敌手。”
“嗯,不错。”
“傅三哥,你们是如何结拜的?”
傅重心想路途尚远,反正驾不了流星云,索性讲起和赢冲、杨戬结拜之事。
彩琳听得聚精会神,中间连声叫好,听完后,彩琳道:“原来还有大哥赢冲,不知你们三兄弟何时又可重逢?”
“我师父说大哥有十年水困之期,以此而言还要十年。”
“如今去东海会二哥杨戬,可是为他妹妹之事?”
“正是。”傅重心道:“这彩琳冰雪聪明,一点就透。”
到东海已是晌午,傅重两人捏避水诀往东海龙宫而来,早有巡海兵丁看到,急报入宫中。
敖光亲自在宫门相迎,双方见过,一路往会客厅而来。
彩琳未曾来过东海龙宫,往日虽听师父说起,但身临其境,自是左右顾盼,看不尽的奇贝异花、怪鱼稀草。
入厅坐下,茶水伺候,傅重道:“怎么不见我二哥和琼婳公主?”
敖光笑道:“杨公子一早就陪小女去东海仙岛玩去了,留下话来,说若傅小哥到了,就派人给报个信,最晚傍晚就回。”
“那我和琳儿便在宫中等候吧。”
“现是饭时,老夫已备好午宴,两位赏个脸吧。”
傅重笑道:“费心了。”
敖光陪傅重和彩琳一起用餐,满席都是海珍异味,玉液佳酿。
彩琳平日吃素,见傅重也不避嫌,无所不吃,也跟着吃了起来,东西到了口中,心道:“果然别有滋味,非山中野菇青笋可比。”佳酿入嘴,香醇甘甜,口感畅快淋漓,心中又道:“难怪师父说东海龙宫好吃好玩。”
饭后,傅重知彩琳很想四处观摩,便道:“老龙王,可否派人带我们在这龙宫四处逛逛,上次来的匆忙,还没见识龙宫盛景,实在遗憾。”
“这个容易,我让牙呰陪你们四处走走。”敖光说完就叫人唤牙呰回府。
一会,傅重见一年轻男子走了进来,这人银箍束发,隆鼻遂目,一袭青衣,正是敖光二子牙呰。
敖光跟傅重介绍,双方见过。
敖光道:“呰儿,你陪傅小哥和彩姑娘周围逛逛,等你妹妹回来。”
牙呰领命,带了傅重和彩琳在宫中游逛起来,彩琳问题多,牙呰指画口授,随时解说。
东海龙宫着实不小!
方圆十几里,石楼玉阁交错,异草奇花缤纷。栏雕龙凤,亭卧龟鳖。行路时,鲤鲅鳗鲟擦肩;停步处,蚌螺虾蟹翕张。石径七曲,木廊八拐。真可说是巧功天夺,巨府神就。
一圈下来,已过两个多时辰,彩琳意犹未尽。
就见宫中虾精来报:“三公主和杨公子已回,请太子和两位贵客前去。”
傅重大喜,跟牙呰来到会客厅,杨戬和琼婳果在,旁边还有小白、小青。
杨戬道:“三弟,如何耽误几日?这位是?”
彩琳道:“二哥好,琼姐姐好,我叫彩琳。”
傅重道:“二哥,一言难尽,等会跟你细说。”
琼婳笑道:“难怪三哥来的晚,英雄难过美人关呢。”
彩琳一下子脸红耳赤。
傅重道:“非也非也,二哥,千万别听琼姑娘的,来,我跟你说说这几日发生的事情。”拉了杨戬到一边坐下。
琼婳笑道:“彩琳妹妹,过来,你也给姐姐说一下这几日傅三哥的好事。”
牙呰道:“我还有宫中琐事,就先去了,你们慢慢聊。”说完出去了。
傅重说了在大枫庄、浮云观的经过。
杨戬听了喜道:“好个三弟,几日做了这多事,二哥惭愧了。”
傅重道:“二哥,你这几日如何?”
杨戬心道:“该如何说呢?”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话说那日梅山飞来峰上,杨戬和傅重分开后,带了琼婳和小白往东海而来。
琼婳云驾的特别慢,杨戬也不催。
小白也是明白人,到了半路,在一小镇外吃东西时,小白三下五除二结束后,起身道:“公主,杨公子,我先行给老爷报个信,免得他老人家毫无准备,措手不及,你们慢慢来,我就说小姐这两日会到。”
琼婳道:“小白,辛苦你了。”
小白驾云先去了。
等小白去远,琼婳双眼看着杨戬道:“我们能耽误几个时辰,一路游玩回去么?”
杨戬见琼婳双眸盈盈秋水,深不可测,心早融化,柔声道:“就依你。”
琼婳娇羞一笑,道:“我们就半云半雾回去,见有仙山美景,就下去逛逛,好么?”
“好。”
两人慢慢东来,有山有河就看,遇景遇物便赏。
飞过几山几河,忽有一山挡路,此山:山势嵯峨压蓬莱,幽静花香胜方丈。烟霞绕峰壑,水雾透松柏。猿啸翠岩现,鹤起露山涧。碧梧落彩凤,深水隐苍龙。青萝藤葛挂陡壁,瑶花仙草喜晴空。真是仙山神境,美不胜收。
琼婳和杨戬齐声赞道:“好去处!”
双双落在山脚,沿山道上行。
金雕道:“主人,我先上去看看,山顶上见。”
哮天犬急道:“雕兄,带上我去透透风。”
杨戬道:“去吧。”
哮天犬串上金雕背上,金雕张翅起在空中,一伸十几丈,往山顶去了。
杨戬两人沿路上行,就见:山路崎岖,左右峰回;奇石林列,苔藓堆青。鸾飞凤舞似海瀛,鹿鸣兔跑添风情。芊芊竹青桃绽放,几簇百合柳色新。
琼婳不胜远涉,杨戬也不避嫌,遇陡坡险峻处,就出手搀扶琼婳过去。
看不尽的风景山情,好一会来到山顶,金雕还在高空翱翔。
已是傍晚时分,天边落霞万丈,山中郁郁葱葱。
琼婳立在崖边远眺,叹道:“如此美景,就是蓬莱海瀛也有不及,若我俩可常同来就好了。”
杨戬在旁边,听了琼婳之言转头看她,见琼婳乌云高髻,亭亭玉立,一袭粉红衣裙,身披绿色飘带,发带随风扬起,仪态万方,光彩照人,美艳绝伦,胜过九天仙女。
杨戬看的呆了,琼婳听杨戬不说话,转头看他,就见杨戬盯着自己怔怔出神,琼婳低下头娇嗔道:“杨大哥,你在看什么,别人跟你说话呢,你听见了吗?”
琼婳哪里知道,此时杨戬思绪万千:杨戬自小没受过母爱,养父赵为民一生公务为命,亲生母亲见了两天便永世隔绝,妹妹杨莲也不知好坏,除了师父和几个结义兄弟,就琼婳对他好。琼婳千里迢迢赴北海,为见自己一面而身陷险境,这女子对己真可谓一往情深。
就听空中一声雕鸣,杨戬回过神来,脱口而出道:“琼婳,我要娶你为妻,做一辈子的伴侣,你愿意吗?”
琼婳丝毫没料到杨戬忽来此直白,虽心早已许他,却万万没想到来的如此突然,顿时心跳加速,小鹿砰砰,一下子低着头不敢说话,只顾摆弄飘带。
杨戬见琼婳害羞不语,一手将琼婳揽入怀中,道:“你不出声,我就当你同意了。”一手托起琼婳下额,一口压在了琼婳的樱红小嘴上,听得琼婳‘嘤’的一声,当下金风玉露一相逢,胜却人间无数。
好一阵,琼婳依偎在杨戬怀里道:“杨大哥,闻你以前叫赵显,以后没人时我就叫你显郞,行么?”
“嗯,依你。”
琼婳“嗯”了一声道:“显郞,我有点累了,今天我们就在这里歇息吧,明日再回东海。”
“好。”
此时金雕和哮天犬落下,齐道:“恭贺杨爷喜结连理,以后有什么用的着的,请夫人吩咐。”
琼婳脸一红,急忙挣出杨戬怀抱。
杨戬笑道:“今日我们就在此歇息,明日再去东海,你们去寻些吃的和找个歇息的地方。”
金雕道:“小事一桩,哮天兄,我们也该动动筋骨了。”
琼婳道:“今日我不想吃荤,你们自便。”
哮天犬道:“是,女主人,小的明白。”
杨戬三人皆笑,琼婳也噗嗤一声笑了起来,金雕与哮天犬去了。
杨戬携了琼婳在山顶坐下,琼婳靠在杨戬肩上,道:“显郞,等你寻到你妹妹,我们就不再分离。”
杨戬道:“好,到时找个似此山一般清静之处定居。”
两人闲聊一阵,金雕和哮天犬回来,带了些樱桃李子之类。
金雕道:“杨爷,这南边悬崖上有两处石洞,一大一小,待会我带你们去看看。”
杨戬道:“嗯,好。”
金雕和哮天犬去了。
杨戬两人吃了山果,空中金雕道:“两位主人,跟我来。”
杨戬携了琼婳起到空中,来到南边悬崖陡壁,果有两个天然石穴,相隔三十几丈。
杨戬和琼婳落到大洞外,这洞口不大,刚好容两三个人进,洞口倾斜向上两丈后再平入两丈,三四丈来宽,两丈来高,几处狭缝透光,见地上已铺好新鲜干草,杨戬心道:“好个金雕和哮天犬,太通人性了。”
外面山风阵阵,里面却温暖如春,杨戬道:“婳儿,今晚我们就在此歇歇吧。”
琼婳“嗯”了一声。
金雕道:“我和哮天犬到隔壁去了,明早主人醒后叫我们。”
杨戬道:“嗯,去吧。”
金雕和哮天犬去了。
杨戬将外衣铺在干草上,两人躺在上面聊了起来。
一会,杨戬坐起道:“婳儿,我打坐一会。”
琼婳“嗯”一声。
杨戬八九玄功行了几周天,神清气爽,英气逼人,睁眼一看,琼婳坐旁边盯着自己,脸泛红润,见杨戬看来,琼婳满面羞涩,百媚俱生。
杨戬乃血气方刚之人,怎经得起这般形态,一把将琼婳抱起,爱抚亲吻起来,入道未深,怎经得起情欲,免不了宽衣解带,鱼水相投。
一场好事:柔枝嫩蕊尚含苞,痴蝶初栖豆蔻梢。狂风刚勇花揉碎,香玉雪白乳莺低。娇欲恣意千层汗,喘促红透一点犀。梨花着雨盘承露,颠鸾倒凤蜂入迷。
杨戬人神混体,加上八九玄功,精力鼎盛,初遇男女交欢,持续好些回合,琼婳虽略解风情,也经不起杨戬之旺,早已娇啼不胜。
杨戬感琼婳嫩蕊初放,生怕伤了她身体,也雨洒梨花,适可而止,当夜两人相拥而眠。
第二日早上,听得外面雕鸣,杨戬与琼婳急着衣饰。
杨戬见外衣上有红,道:“婳儿,外衣穿不成了。”
琼婳羞道:“都是你干的好事。”说完叠好放入杨戬随身包袱中。
两人携手出洞来,金雕盘空道:“山顶有东西吃,哮天犬已在那里。”
杨戬两人飞到山顶,用些果子,便收了哮天犬,起空中往东海而来。
事已定,一路心旷神怡。
琼婳道:“这事如何跟我父王说起?”
杨戬道:“如今我还未有定处,先表我们关系,待他日寻得好去处再迎你过去,我想令尊也不会责怪。”
琼婳道:“嗯,就听你的。”
中午,两人到了东海龙宫,敖光见琼婳和杨戬携手而来,窃喜不语,叫牙呰过来陪席。
琼婳躲房中,不好意思同席,叫小青过来听音。
宴席中,杨戬道:“老龙王,牙呰兄,今日有事相告,我与琼婳已私结秦晋之好,望老龙王成全。”
敖光喜道:“杨公子少年英雄,能看上小女,实乃敖光之幸。”
杨戬当下给敖光一个拜礼,道:“老丈人在上,受我一拜。”
敖光扶起杨戬道:“贤婿快快请起。”
杨戬道:“待他日我定了去处,再来迎琼婳。”
敖光笑道:“不急不急,若要我等出力,尽管说来,你如今就当这里是自己的家。”
牙呰也过来与杨戬见过礼,双方再入席,就如一家人,杨戬也不客气,畅饮无忌。
小青听了这席话,直奔琼婳房中告知,琼婳大喜,梳妆完毕出厅来,给敖光跪下道:“多谢父王不究之罪。”
敖光扶起琼婳,笑道:“我儿眼光犀利,替为父找得乘龙快婿,何罪之有?”随后将琼婳带到杨戬身边,把琼婳的手交到杨戬手中道:“贤婿,以后琼婳就交给你了。”
杨戬道:“岳父放心,我定不负琼婳。”
琼婳在杨戬旁边入席,顿时这东海龙宫暖意阵阵。
杨戬问起傅重来,敖光等人都道未见来过。
杨戬心道:“依三弟脚程,应该早到,定是途中有事耽搁了。”
这日琼婳想去东海外山走走,杨戬陪了去。
到了下午,就见东海信使报来,说傅重到了,杨戬和琼婳急返龙宫。果然傅重来了,还带了彩琳。
话说正当杨戬思索如何说起之时,旁边的小白道:“傅爷,你还不知道呀,杨公子已和我家三公主喜结连理,就差酒席了。”
傅重喜道:“二哥,此话当真?”
杨戬笑道:“二哥理亏,先斩后奏了。”
傅重跑到琼婳面前正儿八经道:“二嫂,傅重失礼了。”
琼婳抿嘴笑道:“就没见过你这正经样,我看还是照旧称呼中听。”
傅重道:“是,二嫂。”
众人皆笑。
傅重缠着杨戬说故事,杨戬无奈,只好侧繁就简说了大概,中间隐去羞涩之事。
(https://www.biquya.cc/id20855/1450755.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