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女频频道 > 墓族 > 第二十八章 群葬

?

  照明弾渐渐的在我们的视野中熄灭了,可是我们还是依旧的愣在那里,想着自己看到的景象都是久久不能平静。

  我们看到的景象的确令人很惊讶,我想即使是老一辈的人看到这样宏伟的情景也是非常激动吧。对于盗墓贼的观念来说,我们见到的情景已经超越了古墓的存在,而看起来倒像一个是一个城邑。

  照明弾熄灭后,看着我们手中的手电光,就觉的有些暗淡。确确实实手电的亮光是不能和照明弾相比的,何况二伯刚才发射的那一颗还是军用的。

  “这…这是真的么?”胖子惊讶的连说话声都结结巴巴的。

  我们都是不知道说些什么,但是我们确确实实的是看到了。过了一段时间,我们大家似乎都是缓了过来。

  “看来是没错了!我们终于到了。”二伯有些激动的看着我们说道。

  我们看着二伯激动的样子,自己心中也是再次的被带动了起来。手电光照着前面漆黑的空间,我们都是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

  我们是看到了我们渴望的终极,但是就刚才所看见的情景来说,在我们所看见的城邑周围是无尽的深渊,这样一来我们就有些困难了。

  “二爷,接下来我们怎么办呢?”顺子在一旁有些兴奋的问道。

  二伯也是皱了下眉头,并没有立即的回答顺子,而是自顾自的说道:“我要再发射一颗照明弾,你们都仔细的观察一下有没有什么道路通向城邑。”

  二伯说完就又装上了一颗照明弾,我们都是期待着再次见到那宏伟的景象,但是这一次我们知道是要观察地形的,因为我们的目的是要进到那里,然后就是要发掘。

  空间又一次被照明弹照射的通明,二伯所发射的照明弹只有四十五秒,所以我们都是睁大眼睛的观察着。

  照明弹在最高的地方开始发光,照亮了很多地方,这一次我们又重新的观察着里面。只见里面和我们第一次看见的差不多,那座城邑的周围就是一圈的深渊,说是一圈是因为在更远的地方我们看不见究竟还是不是深渊,但是本能的还是认为依旧如此。

  接着就是是观察深渊的上面看看有没有能通过的桥梁,因为如果没有桥梁的话,我们是很难过去的,毕竟是几十米的距离呢,总不能飞过去吧。

  渐渐的照明弹又一次的熄灭了,就这样我们的观察结束了,虽然获取的信息量不大,但是终究要比第一次好的多,何况仅仅我一个人也是看不完整的,不知道他们看到了什么有用的东西没有。

  “怎么样?”胖子首先发出了疑问。

  我们打着手电围在一起商讨着自己所看见的景象或者能过去的方法,但是每个人都是看着对方,都是在想对方能说出一些自己没有看见的情况。

  可是我们几个人商讨来商讨去,并且将自己的信息交流出去发现并没有很多的不一样,胖子和我看见的一样。他也就是看见无尽的深渊,并没有看到上面有没有能过去的桥梁。

  而二伯说他其实并没有很注意那里,而是看了看我们所处在的方位。他说我们所处的方位很奇怪,就像是在悬崖上。当我们听到二伯这样说的时候,都是感到一阵无语。这不是明摆着的么,既然我们的对面是一座城邑,并且我们还是以一种俯视的姿态看见的,脚下就是深渊,我们当然就是在悬崖上的情景了,但是并没有人敢说二伯的愚蠢,所以我们都是只好不说话。

  可是二伯又接着说“这好像是不对的。”

  二伯又冒出这么一句的疑问句,顿时就将我们的兴趣提了起来。“什么不对?”我直接问二伯的疑问。

  “是这样的,既然那边是一座城邑,中间就不可能是那么深的深渊啊,你见过古代哪座城邑能将城池的外围挖的那么深?”二伯这么一说我们都是一怔,的确我们并没有考虑到这么细微的方面。

  关于古代的城池我还是知道一些的,中国早期的城池,绝大多数是土筑,到了明代以后,各地的城墙才开始大规模包砖。因此在中国古代历史的绝大多数时间里,城池都是一副黄秃秃的模样。早在三千年前的殷商时代,中国的先民已经掌握了版筑的技术。所谓版筑,就是筑墙时用两块木板(版)相夹,两板之间的宽度等于墙的厚度,板外用木柱支撑住,然后在两板之间填满泥土,用杵筑(捣)紧,筑毕拆去木板木柱,即成一堵墙。

  到了春秋战国时代,版筑的技术更是大大提高,普遍采用悬版夯筑法,即用木棍穿过两侧夹板,以绳索固定取直,中间填土夯实,《诗经》中的“其绳则直,缩版以载”,说的便是这种方法。用这种版筑技术筑成的城墙,比以往更结实,因此可以取消旧法中两侧的护城坡,从而增加城墙的攀爬难度。当时有的城墙还采用土坯(单块土坯尺寸约为1米×0.4米×0.2米)垒砌,上下交错叠压,以此提高墙体的密度和强度。

  自春秋以降,中国城池一直采用这种朴素的土筑办法,近两千年过后,大名鼎鼎的元大都(北京)城墙,依然是由夯土筑成。这种土筑的城墙,样子不太好看,而且不太结实,特别是一下雨就会因雨水淋蚀而损坏。当然也有例外,譬如东晋十六国时夏国赫连勃勃大单于(407~425年在位)修建的统万城,便是土筑史上的奇迹。统万城采用“蒸土筑城”法,即把糯米汁、白粉土、沙子和熟石灰掺和在一起夯筑而成,虽为土城,但具有石头一样坚硬的质地和抗毁力。传说负责施工的叱干阿利大将军要求非常严格,近乎残酷,修建好的城墙,他命人以铁锥检验,凡锥入一寸者,便立刻将工匠杀死,填尸于墙内。在这种疯狂的高压政策下,历时六年修建而成的统万城,建筑质量奇好,“其坚可以砺刀斧”,完全可以和现代水泥相媲美。当然,这只是特别的个例,大多数的土城墙,为保证牢固度和强度,只能往高、大、厚上靠拢。譬如两千多年前齐国的都城临淄,城墙宽度就达20米,楚国都城郢的墙厚也有14米之多。在冷兵器时代,这样的厚度,其抗击打能力,足以令人放心。此外,为保险起见,在高大厚实的城墙外,与城墙平行的还有人工挖掘的宽深壕堑(也可以引注河水,成为护城河)。大的都城,城外环周的护沟壕,通常宽度达到30米,深度也在4~5米。从军事防御的角度看,中国古代城池的构筑,可谓布局精妙,机关重重。在高大的城墙顶部,筑于外侧的有连续凹凸的齿形矮墙,称作雉堞,又称垛墙,上有垛口,可射箭和瞭望,下部有通风孔,用来保护墙体。内侧矮墙称为女墙,又叫“睥睨”,一般比垛口低,起护栏作用,防止士兵往来行走时跌下。此外,城墙内部也都修有环城马路和登城道。

  城墙每座城门的正中央,都建有城楼,这是城墙顶上精致美观的高层建筑,平日登高瞭望,战时主将坐镇指挥,是一座城池重要的高空防御设施。而在高大的墙体外侧,每隔一定距离,还会有凸出于墙体外侧的一段,这就是马面(又称敌台、墩台、墙台)。马面有长方形和半圆形两种,因外观狭长如马面而得名。马面的使用是为了与城墙互为作用,消除城下死角,自上而下从三面攻击敌人。它的一般宽度为12~20米,凸出墙体外表面8~12米,间距为20~250米(一般为70米)。这符合宋·陈规《守城录·守城机要》中的记载:“马面,旧制六十步立一座,跳出城外,不减二丈,阔狭随地利不定,两边直觑城角,其上皆有楼子。”在使用冷兵器的时代,这个距离恰好在弓矢投石的有效射程之内。

  但是我们如今看到的却是与这些科学的说法并不是很相似,就拿城池的外围来说,虽然并没有城墙,但是护城河竟然是那么的深,并且还是那么的宽。在当时如果有一个新生的领主修建这样的城邑,是需要很长时间和人力的,且不说其他的诸侯或者领主给不给他时间,就劳民这一项,就能使他的城邑很快败落,因为在古代打仗武器的先进也就是那么回事,主要还是靠人的多少,人多的时候靠声势就能将敌人吓跑,所以一般的领主是不会这样做的,因为这简直就是自寻死路。

  一座城池的最薄弱环节,自然是城门。因此城池的设计者自然会对其加大保护力度,强化其防御能力。规模小一点的城池,一般是设置悬门或吊桥,而大一些的城池,则要设置瓮城。瓮城是建在城门外的小城,又叫月城,是专为保卫城门而设的小城。《武经总要前集·守城》记载:“其城外瓮城,或圆或方。视地形为之,高厚与城等,惟偏开一门,左右各随其便。”即便敌军攻破了瓮城城门,还有主城门防御,由于瓮城内地方狭窄不易于展开大规模兵力进攻,延缓了敌军的进攻速度,而城墙顶部的守军则可居高临下四面射击,给敌人以致命打击,正所谓关门打狗、瓮中捉鳖。《诗经·郑风·出其东门》云:“出其闉阇,有女如荼。”“闉阇”,指的便是瓮城。可见早在春秋时期,城池的城防技术已经达到相当完善的地步。由城墙、城楼、护城河、马面、敌楼、角楼、瓮城等组成的立体城防格局,基本在春秋战国时期即已成熟定型,并一直持续到明清时代。

  并且我们都知道,一个城池的城门是必须有的。一来是有一定的防御性能,二来就是那是一座城池的标志,就像自己家如果没有大门的话实惠被别人嗤笑的,更何况还是一座城池呢,但是我们前面神奇的城池就是偏偏避开了这些每座城池必备的重点。

  难道说我们面前的一群建筑不是一座城池?我将我的理解说给了二伯听,二伯抽了颗烟静静的思考着。

  “如果并不是一座城池的话,可是这也不像一座古墓啊,但是古墓就是在那座城池的里面,这究竟是什么情况呢?”二伯也是捉摸不透到底是什么情况,急的自己猪耳挠腮,看着二伯的表情感到一阵好笑。

  “其实这么来说的话,我们所在的地方就不是一座城池应该出现的地方,也就是说本来就不是一座城池,而是一个群葬的地方。”顺子突然说了一句令我们惊讶的话。

  “群葬?”顺子这么一说我们都是感到疑惑,难道我们这里就是某个种族的群葬?不然群葬的解释还有其他的么?

  关于我国的丧葬有很多种,由于不同地域自然条件的差异,不同民族的观念与传统习俗的差异,故在我国历史上形成了多种处理已故亲属的丧葬方式。

  主要有:土葬、火葬、水葬、天葬、悬棺葬等。

  土葬:土葬是将已故的人放入木制或石制的棺椁中,埋在已挖掘或建造好的地下洞穴内,以土封盖的丧葬方式。这种方式无论在地域范围上还是在人群阶层范围,在中国使用的比较普遍,也是构成今天用于旅游的主要陵墓建筑景观。

  火葬:火葬是用火将已故的人焚烧掉,把不易燃烧的骨骼收集、存放起来的丧葬方式。古代佛教僧人多用火葬,佛教寺院中或外的宝塔建筑就是存放修炼到一定果位的僧人骨灰的地方。这种建筑是佛教建筑群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新中国成立以后,为避免有限的耕地不致减少,普遍提倡火葬。目前火葬已成为主要的丧葬方式。

  水葬:水葬是长期生活在水域上的人群普遍采用的丧葬方式。

  天葬:天葬是在固定的地点,由固定的人将已故人的尸体分割,由秃鹫吃掉为葬,吃得越光越好。中国的藏族、门巴族及部分裕固族采用这种方式。

  用于天葬的固定地点称天葬场,是一块靠近小山坡的平顶巨石,一般多在20平方米左右。巨石上要有若干大坑,以用来捣碎人骨。完成天葬者一般是固定的人,称为天葬师。为使尸体能全部被秃鹫吃光,天葬有其固定的程序。

  悬棺葬:悬棺葬是把已故人放入船形的棺木中,将棺木悬置于起临水的悬崖峭壁上,任由尸体自然风干的丧葬方式。古代江南山区里多用此种方式。至今在长江三峡、武夷山等风景区的崖壁上还看到悬棺。

  但是顺子所说的群葬制度,是只会在我国古代的帝王丧葬制度里面啊。

  我国古代帝王的丧葬制度也是有很多种经历了由单葬制、陪葬制到群葬制的演化过程。

  单葬制

  所谓单葬制,即一个皇帝一个完整的陵墓区。选点分散,陵园独立。

  汉武帝之前的帝王都是这种葬制。著名的陵墓,有陕西临潼的秦始皇陵。

  陪葬制

  所谓陪葬制,即在帝王陵园外围有生前的爱将、功臣、贵戚的陵墓陪伴,形成以一代帝王陵为中心的陵墓区。

  这种葬制始于汉朝,到唐朝,群臣陪葬成了一个固定的制度。著名的陵墓有,位于陕西茂陵县的汉武帝的茂陵,位于陕西乾县的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合葬的乾陵等。

  群葬制

  所谓群葬制,即同一朝代的帝王及其后妃、子女的陵墓集中在一个陵园内的葬制。

  这种葬制始于北宋,沿用于明清。这种群葬制还影响到与宋朝同代的党项羌族的王朝——西夏。

  这样的陵墓群有六个:位于河南巩县的北宋帝王陵墓群;位于浙江绍兴的南宋帝王陵墓区;位于河北遵化的清东陵和位于易县的清西陵;位于宁夏银川贺兰山脚下的西夏王陵;位于北京的明十三陵。

  “群葬?你也就是说,这里面的建筑都是古墓咯?”胖子在一边奇怪的问道。

  顺子白了胖子一眼说道:“并不是这样的,群葬只是一种制度,这和建筑没有关系。”

  “没有关系?你这是什么意思啊?能不能说清楚啊。”胖子听不明白顺子的话就叫嚣着说。

  “群葬只是会用到比较大的地方,并且会有位置的高低之分。如此之多的坟墓当然要进行保护,而上面的城池只不过是掩饰罢了,真正的古墓是在那些建筑的下面。”顺子无奈的解释道。

  顺子这么一说就是我猜想到些事情,那就是这里面的一切很可能是自然形成的,只有那上面的城池是当时人自己修建的,至于深渊很可能不是人们修建的,并且里面有那座城池的小山也许就是地势或者暗流的缘故形成的。

  在四川的地形就是很大程度上受地质构造、板块运动形成的,所以地底下的情况很是复杂,想想出现我们所见到的情况并不是不可能,但是里面的那些建筑肯定不是自然形成的。

(https://www.biquya.cc/id20819/1444724.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