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村中城的议事堂中,众家臣正在参加评定。
“至于那些剩下的原千僷宗族以及其余支流的人,领地将被没收,他们也将被打散分配到罗氏家领地的各处去,到时候,你协助东乡平次处置一下此事.”政良的一句话决定了这些人的命运。
“臣下定然为罗氏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圆城寺信胤立即俯身说道。他感动不已,也惊恐异常。感动的是,他的家族得到了千僷家正统的继承权。虽然这只是国主私自决定的,但有这个大义,而且千僷宗家也灭忙的情况下,这已经几乎是铁板钉钉的事情了,所以他很感动。惊惧的是,为那些将被发散到罗氏家领地各处去的宗族遗孤以及其余支流的族人而担忧。虽然国主定然会为他们安置好一切的,他们到了新的地方后,很快就会再次平静生活下去的。但是这些人分散后,几乎就很难就再次聚集在一起了,那么最终的结果就是等同于他们的宗族几乎就此灭亡。这是一种缓慢的灭族方式啊。
想到这里,他不禁毛骨悚然,家主这一招实在是太狠毒了。同时也为自己当初站对了队而庆幸不已。虽然按照领地的法度,家族的兵力以及收入将会被严重缩减,但是至少保住了宗族啊。领地被没收了成为国有也就算了吧,反正家族可以从里面获得十分之一的税收,维持家族的生存也是没有问题的。而且随着自己功勋越多,得带了封地必然越多,只要让族人做好这些领地的管理,税收收入也必然不少的。这就跟他们以往完全拥有领地差不多了。
“嗯,原千僷家宗家那些领地也封赏给你。”政良想了想后继续说道。
正如圆城寺信胤所想的,政良正是通过领地的法度削弱这些豪族自身的武装势力。想想就知道了,按照领地法度,豪族们对自己的封地只有管理权而没有所有权(所有权都收归领主了,而且被领主按照每个领民的实际情况进行公平分配),这就相当于给领主打工了。战国时期最忌讳的是什么啊?是削藩啊。只有名义上的管理权。而没有实际的所有权。而且这种管理权还得按照领地的法度来管理。政良这样做等于削减那些豪族的领地啊。
一开始的时候,豪族或许会胁于罗氏家实力而不敢吭声,但是心里面肯定有芥蒂的,甚至有反意。激烈点的,甚至会揭竿而起。所以政良要缓慢过度。于是政良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虽然强行要求臣服的豪族执行领地的法度。但是也会加大他们的分封领地,这样,名义上他们的领地扩大了,而且税收折合回来。实际的收入跟以前的收入差不多,甚至更多,至少他们的心理上过得去了。但是明眼人还是看得出来,最重要的领地所有权还是抓在领主手里,他们这些所谓的“领主”也不过是在遵守领地法度的基础上在管理领地罢了。而且自身的军事实力也被大大地控制住了。所以还是会有人不满的。
但是政良一点也不害怕。首先政良的这些安抚政策也只是针对投诚过来的豪族罢了。至于那些起兵反抗并且失败的豪族,政良会毫不犹豫地将他们打散分配到领地各处,甚至直接灭族。
而对于这些投诚的豪族,若是他们也反叛呢?
对此,政良也不怕。
按照领地法度,投诚后,这些豪族的武力就被要求限制在最多十五个随从的数量,其余多余的力量会被另外安排处置,这个法度是在豪族投诚后立即执行的。不容拖延。否则,将被视为谋反而被讨伐。
另外,豪族的土地所有权被没收后,实际上真正的得利者就是这些土地上的领民。在重新分配这些土地时,负责分配的人员(基本都是因为各种原因退役的罗氏番的人员)会告诉这些领民。是国主大人亲自安排将这些领地分给他们使用的,以后他们只需要每年交一次农税就可以了。总之就会不断地给他们灌输,他们现在得到的,都是国主给他们的。
豪族反叛的基础是什么啊?就是这些领民啊。只要这些领民不支持他们。那么他们就只有带着那些死忠的亲族武士以及足轻反叛了。而这一部分的人实际上是并不多的,有利于进行平叛。
而且政良也巴不得这些豪族能够立即反叛。反正领地中越少这种豪族,他的统治就越安稳。
总的来说,对于反抗的豪族,政良会毫不留情地进行抹杀。对于投诚的豪族,则是采取尽量温和的方式进行处理,并且会采用各种方式补偿他们的损失;对于配合的豪族,则是不但会以各种方式补偿他们的损失,而且还会给予更多的照顾。政良就是希望通过这种对比,让所有的豪族意识到,只有配合才会得到最大的好处。
但是,这是一种新的土地制度,与战国目前盛行的土地制度是不一样的,在刚刚开始推行的时候,必然会与这些守旧的豪族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的,所以对于新得到的领地,初始阶段是最为危险的。但是对于这种制度的推行,政良的决心是很坚定的。
为了确保这个制度的顺利推行,政良主要采取了几个办法。
第一,就是牢牢控制着各个军队的所有权,坚定地奉行国主对军队的直辖管理权。目前领地的军事力量,基本都采用常备的方式,这些常备,无论是足轻还是武士,都是由新兵营统一选拔以及培训的,没有经过其余任何豪族的插手,尽量保证了每一番队的士兵不会大部分集中了某个豪族的族人。而且军队中还建立了思想教育制度,每一个新兵从进入新兵营开始,就被灌输国主的命令高于一切的思想,而他们是属于国主的士兵。而对于各个将领来说,他们被政良分封后,实际上也算是一个豪族了。当然,他们当中,必然有新制度下产生的豪族,也有旧制度下投诚而来的豪族,总体来说,代表新制度的豪族数量将会更多。无论新豪族还是旧豪族,他们都被允许带领自己的十五个随从参加到番队中。这些随从不允许占据番队的任何职务,只是作为将领的守卫而存在。将领只对番队有临时指挥权,没有所有权。一旦国主的命令下来,无论将领的命令是什么,都要以国主的命令为主。
第二,大量地起用草根家臣。这些家臣大都没有太大的家族磕绊,或者他们的家族并不在政良的领地内,与政良没有直接的利益冲突。政良会将他们提拔起来,让他们成为制衡代表旧制度的豪族家臣的力量,同时让他们成为新制度下的新豪族。当然,随着这些家臣权利以及实力的不断增多,或许他们会希望得到更多或者会滋生别的心思。但是到那个时候,他们突然发现,他们的身边已经没有将这些想法实现的基础以及资源了。
第三,加大对领民的惠顾。无论是军队的来源,还是领地中各种资源的来源,实际都与每一个领民分不开的。现有的制度,实际上每个大名主要还是依靠各个势力不一的豪族。每一个大名的军队都是由各个豪族的军队构成。大名将十分依赖于豪族的效忠,一旦豪族出现背叛,大名就会陷入麻烦。从根本上来说,由于豪族把持了大量的军事实力以及资源,并且直接控制着领下的领民,所以大名不得不依靠他们。日后的织田信长,实际上就是一定程度上地削弱了这样的关系,比如建立了脱离于豪族的常备,再加行各种有利因素以及历史因素,才发展了起来,差点成为了天下人。可是,到了最后,他还是死在里自己的性格以及这种豪族对军队的控制问题上,致死他也没有摆脱这种桎梏。
现在政良一方面削弱各个豪族对领下领民的控制(土地都是国主给的,不归领主说了算;税也每年只交一次,而且是交给国主的,不是交给领主;领主也就只能根据领地法度督促管理领地的农事、民事),另一方面通过各种惠顾方式加强对这些领民的控制。政良正是通过这种方式,让领地的资源以及直接控制权回到自己手里,不再过分依靠各个豪族。而各个豪族在这种制度下,对大名的影响力将大为降低,逐渐转换为辅助大名的角色。
当然,或许政良的这种想法很幼稚,甚至可能会胎死腹中。以现在的情况来看,若是推行这种制度,会有两个危险期。一个是在新占据领地之初,一旦推行这种制度,必然会与那些旧有的豪族产生极大的矛盾,所以必然伴随着各种各样的冲突,甚至会出现彻底推到重建的事情的出现;另外一个时期就是,部分豪族屈服于罗氏家势力,暂时隐忍,一旦有机会就会发难。对于上述两个危险时期,政良所采取的是胡萝卜加大棒的方式,一手安抚,一手毫不留情的打击。只要熬个四、五年,新的制度完全被接收后,即便有异心的豪族也将失去了实现异心的基础以及资源。
(汗!家里由于线路问题,断网两天,导致今天更新稍晚,请大家谅解。)
(https://www.biquya.cc/id20563/1211906.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