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进入八月日子过得就快了,赵翰青通过聂小手收集的情报虽然没有发现日军有增兵上海的迹象,但是海面上的日舰不但没有北调的迹象,反而频频出没淞沪海面,而上海的日本武道势力却越来越活跃,再加上淞沪卫戍司令部情报处提供的情报加以综合分析,确定日军在上海登陆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了。
暴风雨前的暂时平静下蕴含着惊涛骇浪。
赵翰青再也顾不上盛千秋和林梓婧二人如何花前月下卿卿我我了,除了安排手下执行任务。大部分时间都是跟邓铭文在一起,二人不是化妆出去实地勘察就是呆在司令部继续研究作战计划,力争做到最完美。
邓铭文将关于日军可能选择在淞沪一带开辟南线战场请求增强淞沪一带防护力量的申请报告早就送到了南京,一式两份,一份呈蒋委员长,一份呈中央军事委员会,蒋委员长本身就是军事委员会的委员长,邓铭文多谢了一份就是为了引起委员长的足够重视,但是,报告送上去之后却如石沉大海。
南京方面可能是不相信日军会在淞沪开辟战场,毕竟淞沪驻军虽然不足,但是相邻的南京周边却是重兵云集拱卫京畿,随时可以驰援淞沪,日军选择淞沪开辟南线战场非明智之举;当然,也可能是害怕先增兵淞沪会进一步激怒日军给日军开辟南线战场找到借口,根据一二八《淞沪停战协定》不允许中国在淞沪驻扎大量的军队,南京最高当局还在心存侥幸。
邓铭文这才相信了赵翰青之前说过最高当局是不到黄河心不死,现在他也信了,同时他也放弃了对南京最后的幻想,南京方面是暂时指望不上了。他这才下定决心孤注一掷地实施这份作战计划。同时签署了正式启动“雷霆行动”方案,不过,在赵翰青的督促下,陈少武一直在悄悄地进行着。
1937年8月9日下午五点多,淞沪卫戍司令部的里突然响起了急促的电话声,邓副官长快步走过去拿起了电话,听了一下捂住话筒对邓铭文道:“是杨司令,好像很紧急。”
杨司令正是上海淞沪警备司令,邓铭文一听不敢怠慢,急忙放下手中的作战计划。走过去接过话筒:“喂,杨司令么,我是邓铭文。”他听了没几句脸色大变:“什么?日本人冲击虹桥军用机场?向南京报告了吗?什么?电话线路故障?正在用无线电联系?好,千万不能让他冲进去,不然我们中国军队的脸就丢尽了。我知道警备司令部兵力不足,我这就命令部队做好准备。好了。先挂了吧。”邓铭文放下电话脸色凝重,对邓副官长道:“把特别顾问请过来。”
赵翰青在司令部暂时有一间专用的办公室,此时,他正在绞尽脑汁搜索脑海中关于“八一三淞沪抗战”的记忆碎片,顾南对许多历史事件只有一个大概的记忆,甚至有些模糊了。所以,他想挖掘出更多的关于淞沪会战的情况,料敌先机才能为这次行动增强几分胜算。
“赵顾问,司令有请。”说完又低声道:“可能是日军有什么行动。”
赵翰青一听忽地站了起来。扔下手里的笔,转身就走,走到门口好像忽然想起了什么,又转身回来拿起了桌上那几张写了字的纸,虽然字迹凌乱潦草,但是,如果上面的内容被别人看到的话肯定会惹来很大麻烦,就凭其中的一段话就可能惊世骇俗了,那段话是这样写的:
1937年12月13日,南京城被日军攻陷,接着日军兽性大发,开始了一场惨绝人寰的屠杀,接下来的数周内,南京城里成了人间地狱,超过三十万的中国军人和百姓被枪杀、砍头、活埋,成千上万的妇女被凌辱致死。在中华民族在经历这场血泪劫难的同时,中国文化珍品也遭到了大掠夺,南京城里无数的财富被掠夺一空,南京大屠杀惨绝千古人寰!指挥南京大屠杀的刽子手:松井石根和谷寿夫(两个人名上打着两个大叉子)。
南京大屠杀是中国人民永远的耻辱和梦魇,也是赵翰青记忆中最深刻的东西。他将那些纸片折叠起来小心装进口袋里,这才跟邓副官去了。
邓铭文一看到他就迫不及待地道:“师叔,日本人果然开始挑衅了。”
赵翰青问道:“怎么回事?”
“刚刚杨司令打来电话,日军有两个人驾驶军用汽车在虹桥中国军用机场外面寻衅滋事,看那样子是准备冲击机场,杨司令向南京报告,但是电话线路出现了故障,我刚刚也拨打南京电话,果然是打不通,看样子整个上海跟南京都失去了联系。怎么会这么巧?这边出现了紧急状况,那边线路就出现了状况,肯定是日本人搞的鬼。”
历史的主流果然没有大的改变,邓铭文的一番话让赵翰青沉淀的记忆一下子付出了水面,那些模糊的东西也渐渐清晰了——
“八?一三上海事变”的导火索好像就是一个日军军官和一个士兵驾车强要冲进虹口军用机场,结果被中方军队击毙了,这件事成为大战的序曲。
事件发生后,中国上海当局当即与日方交涉,要求以外交方式解决。但日军无理要求中国军队撤离上海、拆除军事设施,同时,向上海增派军队。
8月13日,日军便以租界和停泊在黄浦江中的日舰为基地,对上海发动了大规模进攻。上海中国驻军奋起抵抗,淞沪会战正式开始,在上海和全国人民的支持下,开始了历时3个月之久的淞沪会战。
此次战役是中日全面战争的第一场大仗,也是抗日战争中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战役,前后共历时3个月,双方共投入近百个师百余万人。虽然,此次战役以中国军队惨败而告终,中方方公布的是中国军队损失三十万人,而日本宣布死伤四万余人,这个数字的相差的比例很大,不过,日本隐瞒了真实的死伤人数,数十年后据参加此次战役的日本老兵们回忆日军死伤的人数早少在十万人以上。可惜的是当时中国政府不知道日军的伤亡数字,否则必然会大振中国军队的士气,以至于后来战斗中中国军队对日军产生了深深的畏惧,助长了日军嚣张的气焰。
但是,此次战役也取得了较大的战果: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言,打乱了日军的战略计划,并为中国长期抗战赢得了准备的时间,同时也让更多的民族资本有时间从江南迁离,为坚持长期抗战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上个月为了全勤搞得很狼狈,不但影响了本职工作,更重要的是求字数就会影响质量,深觉对不起一直追读的弟兄们,更令人郁闷的是入夏电力供应紧张电力部门老是拉闸限电,所以继续慢更出“细活”了。)(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到m.qidian.com阅读。)
(https://www.biquya.cc/id20224/1165975.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