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地主老财,都知道秋收的时节雇工,先要让雇工吃好吃饱。你阎老西让八路军为你卖命,却吝啬到武器、粮食、物资都不愿给。你假心待人,他岂能真心待你?所以,八路军最终与阎锡山军队兵分两路,分道扬镳,这岂能怪八路军擅自脱离他的领导?
以后的许多年,这位在平型关会战中保存实力观战的刘茂恩,摆出一副早有预见的架势写回忆录评价八路军:“十八集团军则是协同参加左翼雁门关一带,所以在主战场正面没有见到他们的影子。在敌军第五师团(板垣征四郎)主力进攻平型关及团城口(在平型关西三十二里),情况紧急,早已跑开了,**部潜藏在关右山区杨镇。以後**获知敌军辎重队四百来人,多数徒手,少数步枪,在蔡家峪落後,乃乘机出袭。**宣传的「平型关大捷」证明我的顾虑是不错的。”
你看,八路军115师万余人的平型关战斗,只是对付“四百来人,多数徒手,少数步枪”的日军。刘茂恩1983年病逝于台湾。那正是台湾否定**抗战的极端时代。刘茂恩发此言论,毫不奇怪。
在阎锡山亲自制定的平型关会战中,唯一取得胜利的,就是八路军115师的伏击战。陈长捷评价说:“日军后方东河南地区于二十五日受到八路军的伏击,急从平型关、团城口抽部回援,正是郭军出击的绝好机会,而高桂滋军却先期放弃了团城口,让敌出乎意外地垂手袭占了阵地,给分离出击的郭军以不意的打击,陷于不利的窘境,但敌以后方的顾虑,亦未敢前进。”所以平型关会战失败之后。阎锡山恨恨地说:“高桂滋放弃团城口,比刘汝明放弃张家口,更为可杀!”
平型关会战,陈长捷总结说:“平型关、团城口间。孙、郭、陈三军,先后投入战场,对敌板垣师团主力苦战半月,牺牲兵员逾万。由于八路军林师抄到灵邱敌后方,创造了大军出关围歼敌人的大好形势。仅仅为了侧后方雁门山支战场上,一部敌人的侵入茹越口,袭占繁峙城,而守军一再退避,方面主帅复疑惧丛生,无有斗志。坐使平型关外八路军截击东河南的大捷战果,没有得到主力军的适时进击,共收歼灭敌板垣师团的大效,辜负多矣。”
九月三十日夜,阎锡山正式发布撤退命令。中**队原本占据优势的平型关会战归于失败。日本军队为什么没有乘胜追击?陈长捷分析说:“敌机可能明白察觉,但除了以轰炸阻扰外,未曾以部队急起直追。此非坐而失机,殆亦力所无及,犹惊悸我八路军的窥伺在后也。”
原因在这里,是因为已经到敌后的八路军115师使日军不敢轻易追击。陈长捷是阎锡山手下的一员骁将,平津战役中。以坚决不投降**军队的硬汉子而闻名。他对八路军在平型关一战中的作用,没有必要用好话买**的好,他比那位顽固坚持国民党一党私利的历史学家更客观些,也更准确些。
1937年10月1日全国抗日战争爆发接近第三个月,山西省内长城一线第二战区守军全线撤退,阎锡山组织的平型关战役以失败告终。已经在敌后的八路军115师主力转战娘子关。临走时,留下杨成武独立团在雁北地区坚持战斗,开辟根据地。
10月2日,八路军115师主力开始向阜平、五台地区转移。686团由下关出发,两天内到达阜平东。685团及师直由东长城、冉庄出发,当天到达下关,次日经南铺、铜录崖、铁岭到达阜平七里沟,4日到达阜平城。这是一个月后晋察冀军区成立的根据地基础。
留下来的杨成武独立团,以上寨地区为依托,在灵丘、广灵、涞源一带打击敌人,发动群众,建立抗日根据地。10日,独立团一营、三营分别从涞源、上寨出发,到灵丘、广灵之间的冯家沟一带。12日,伏击日军支援忻口战役的后勤运输大队,歼敌100余人,缴获大批军用物资。二营从上寨出发到涞源、紫荆关、易县一带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之后,杨成武将独立团一分为二:二营以涞源县为根据地,向易县发展;杨成武亲率独立团一营、三营,从雁北向东北方向的蔚县方向发展。
此时已是时临冬季,雁北的天气,北风呼啸,寒冷刺骨。幸好独立团多数人是陕北人,耐得住严寒,可把那些来自南方的长征过来的将士们冻惨了。
讲到这里,小停一下,我先讲讲杨成武独立团的人员构成。
独立团的前身是红一师,发源自井冈山和瑞金的红军队伍。**的军队讲“传承”,今天在宣化的六十五军一九三师,就是从红一师、抗战时的一分区和独立团发展过来的。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到陕北红色根据地,此时红军从出发时的86,000人,仅剩下一个零头6000余人。当时,由师长改任由原三军团第十三团编成的第十三大队大队长的陈赓回忆说:“我当大队长,骑着马在前面走,不敢回头看,因为一看就把整个大队看完了。”
接着,中央红军与在陕北的红十五军团合在一起,进行东征山西、西征甘肃。而红十五军团,是三个军和在一起组成的:从湖北鄂豫皖根据地过来的红二十五军3000人,还有当地的陕北红军红二十六、红二十七军各2000人,和6000人的中央红军加起来,总计有13,000人。西征甘肃的目的,是迎接长征过来的二方面军和四方面军。
此时的红一师,师长陈赓、师政委杨勇。接替杨勇师政委一职的杨成武还没有到。杨成武之后的师政委邓华就更不用说了。
由于部队实行了混编,红一师1936年底、1937年初驻扎在甘肃省正宁县的时候,这个师1700余人,大部分是来自原先的十五军团中红二十六军、红二十七军的陕北籍战士。
一个原独立团老兵回忆说:“由谢子长、刘志丹组建的陕北红军,原分别称红二十六军和红二十七军,徐海东率红二十五军到陕北后,三军合编为红十五军团。中央红军到陕北后,十五军团大部分编入红一方面军,其中红一师陕北籍战士最多。”
1937年8月,从甘肃省正宁县开赴到陕西省三原县云阳镇改编成八路军时,红一师改编的独立团中抵触最大的,并领头逃跑的,就是这些陕北籍战士。一个原独立团老兵的回忆:“有的甚至说:‘我看这些南方人有问题,他们刚一来就搞什么肃反,现在又要搞改编,红军都不叫了,还闹什么革命!’肃反错误的影响在革命斗争的转折时期危害更大。”
陕北籍战士指的,是先于中央红军到达陕北的徐海东红军。也带来了张国焘四方面军在鄂豫皖根据地执行的的残酷肃反政策。到中央红军制止肃反扩大政策的时候,陕北红军的各级领导人已经被杀害四百多人。所以无论红一师还是独立团,营以上干部,几乎无一例外都是长征过来的南方红军。而人数最多的陕北籍红军,大都是连以下干部战士。
从1939年到1949年,杨浩为独立团没有文化的老兵写平安家信,长达十年之久。大多数信件,都是寄往陕北红色老区的。
一分区发展到鼎盛的时候,人数总计约两万人,当年从甘肃、陕西过来的这一千多红军战士,已经混在这遍地能人的八路军中间不显眼了。一分区司令部,有一个十余个人的警卫班,专门护卫杨成武的。这个十余个人的班,清一色江西籍、陕北籍、山西籍的红军战士,非常可靠。
为了照顾这些九死一生过来的红军战士,杨成武私下里叮嘱各级领导干部,将这些有着红军身份的战士们放在不常打仗的部门,比如司令部、政治部的管理排、炊事班,特务营。即使在战斗团里,比如一团,将红军战士专门集中在一营三连,反扫荡时放在后面,跟团部在一起。1941年一分区司令部反扫荡,在花塔山梯子沟突围,就始终将大都是红军战士组成的三连带在身边。
1937年中旬,独立团派出以方国华为团长的地方工作团,开始在灵丘上寨地区和涞源、蔚县、广灵发动群众,组建抗日游击队,建立我党领导的抗日政权,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独立团地方工作团在灵丘县南山地区组织上寨抗日游击队,下设4个大队,约千余人。
从雁北地区进入到河北省,就是蔚县(当年属察哈尔省)和涞源县。以后的短短十几天,杨成武率独立团接连收复浑原、灵丘、涞源、蔚县、阳原、易县几座县城。到了1937年10月底,杨成武驻扎在蔚县的时候,独立团前后打下七座县城,兵员从出发时的1700多人,飞速发展到7000余人。
(https://www.biquya.cc/id20179/1534436.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