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有历史背景的小说都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俺呢就是出于对祖辈们在晋察冀这片热土上同日军殊死搏斗的敬佩,才写的抗战题材的小说,加上自己的祖父、外祖父等就在这片土地上的八路军部队里出生入死过,所以就对晋察冀有着特殊的感情。
历史是个很有意思的东西,研究那些埋在故纸堆里和黄土下的东西挺有意思的,而如果循着历史的足迹还能在现在发现有当年的血脉延续下来,那可就更有意思了,比如当年在晋察冀在冀西北的那些八路军的部队现在还在解放军的序列中找得到痕迹吗?这类的研究就更有意思了。
下边就是当年在冀西北坚持抗战的八路军部队在我军序列中能找到的一些痕迹的研究,只可惜现在解放军主战部队里就剩下硕果仅存的一支老晋察冀部队了。
首先说说六十七军,六十七军的前身是华北二纵。二纵的前身是冀察纵队,也叫郭天民纵队。
1945年11月,效仿太行彭德怀、刘伯承使用集团化的大部队作战,聂老总在晋察冀也成立野战军,同时亲自担任晋察冀野战军的司令员兼政委。几个月前,根据中共中央军委1944年7月指示,9月至11月,晋察冀军区先后成立了冀晋、冀中、冀热辽四个二级军区,并以各区部队为基础,组织了野战军。
1945年9月,由冀察军区主力部队编成的冀察纵队(郭天民纵队),下设四个作战旅。司令员郭天民、副政治委员李天焕、参谋长易耀彩、政治部主任李天焕(兼)。
冀察纵队最初成立的时候,下设四个旅。包括:第六旅(一分区、即易满涞徐根据地组成)旅长肖应棠、政治委员龙道权,第七旅(十一分区、即平西根据地组成)旅长肖文玖、副旅长晨光、副政治委员李水清,第九旅(十二分区、即平北根据地组成)旅长熊奎、政治委员黄连秋,骑兵旅旅长陈宗坤、政治委员李光辉。
1946年。晋察冀八路军(那时还不叫“解放军”)退出张家口后,发现了野战军的兵力不足,晋察冀军区于是将部分战斗力强的地方部队编入野战军。47年2月。旅长盛治华、旅政委钟华农率领的冀中军区独立第八旅编入二纵,成为二纵六旅。47年3月-4月。二纵在河北高阳进行整训,4月11日,开始参加正太战役。二纵五旅率先攻克正定县城。五旅十四团七连四班副班长王儒,在这一战第一个登上正定城头,被二纵授予“登城英雄”称号,荣立特等功。
二纵打正定城,涌现了两个特等功。都是五旅十四团七连的战士。一个是七班长黄树田,另一个就是四班副班长王儒。战后,战斗英雄均保送到随营学校深造,培养干部。只有王儒到了二纵的随营学校。黄树田自称不识字,没有来。但1950年国庆一周年前夕,在北京召开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黄树田还是作为华北军区的战斗英雄代表出席了会议。王儒是作为纠察总队唯一的一名代表出席了会议.
接着往下讲。打下正定之后,1947年6月。二纵参加保北战役,7月,转战察北、绥远,打包头。10月,清风店战役。歼灭罗厉戎国军第三军,四旅、六旅担任主攻,表现不凡;而解放正定时立下赫赫战功的五旅在二纵司令员陈正湘、政委李志民带领下,在徐水以北、保定以南的不大区域内担任防御。清风店一战结束,1947年12月,在朱老总、杨得志亲自指挥下,三纵、四纵开始进攻石家庄,二纵奉命在定县一带驻防,以备保定方向的援敌。几天后石家庄被攻克,二纵原地未动,开展了新式整风运动。
新式整军结束后,二纵打察南战役,保北战役,三个旅相互配合,越打越好,接连解放广灵、阳原、涞水、徐水几个县城。48年10月,二纵攻克包头(五旅打的,战后六旅接管过来,此时四旅已调走)
1949年2月二纵改编为解放军六十七军的时候,下面只有两个师,一九九师和二00师,另有一个接受改编的国军独立师。1949年8月,六十七军参加解放太原、大同后回来,移驻在北戴河、唐山期间,华北军区直属的二一0师编入六十七军,编制为二0一师(代师长彭寿生、师政委何兰阶、副师长李雪瑞、参谋长曾威、政治部主任柳谦)。
1949年新中国建立庆典,因为能征善战,六十七军一九九师全部、二00师部分,参加开国大典的阅兵仪式。
如今,因为解放军大精简,二纵改编成的六十七军不复存在。那支曾经参加了开国大典阅兵仪式的英雄部队一九九师也不复存在。你只有到了山东淄博的六十七军纪念馆,才会感受到几十年前炮火硝烟中的那种辉煌。
再看看六十八军,六十八军的前身是华北六纵,说六纵还得从二纵说起。
1944年9月,晋察冀军区应抗战后期的形势变化,成立了四个二级军区。其中,冀察军区司令员郭天民、政治委员刘道生、副司令员文年生(10月任职)、副政治委员刘杰(9月任职)李天焕(12月任职)、参谋长易耀彩、政治部主任刘道生(9月免兼)李天焕(9月任职)。1945年8月,晋察冀八路军展开对日作战的大反攻,冀察军区司令员郭天民以冀察的主力部队为主,组建冀察纵队即郭天民纵队,司令员兼政委郭天民、副政治委员李天焕、参谋长易耀彩、政治部主任李天焕(兼)。
当时的向仲华还在延安,没有到晋察冀来。
1946年3月,重庆国共和谈成功,晋察冀军区进行部队大缩编。野战军由9个野战纵队26个旅81个团,缩编为4个纵队9个旅24个团(每个纵队由原9团缩编为6团),人数上缩减的更明显,野战军由原来的20余万人缩减至共5.1万人。精简整编后。晋察冀军区部队由31余万人减少至20余万人。
郭天民、刘道生两纵队合编为冀察纵队,撤销第9、第10旅和骑兵旅番号,其部队编入第6、第7、第8旅。正是在这一时间。原热辽黄永胜纵队和冀东詹才芳纵队番号撤销,冀东纵队第13旅副政治委员向仲华(第十三旅。旅长萧全夫、政治委员李振声、副政治委员向仲华)被派到冀察纵队接替李天焕任政治部主任。
1946年7~9月,国共内战打响,晋察冀八路军参加大同集宁战役。其间,冀察纵队改称晋察冀军区第二纵队,郭天民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韩伟任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向仲华任政治部主任。所属三个旅整编为第四、第五旅,原第八旅编制被撤销,共2.7万余人。
冀察纵队共2.7万余人,这个数字出自六十七军军史。虽然准确。但值得商榷。因为当时的晋察冀野战军整体数字才只有5.1万人。而冀察的部队就占去了一多半,故值得商榷。
我认为,这里面有一个细节,就是冀察军区司令员郭天民伙同冀察军区政委刘道生,在1946年3月晋察冀军区大裁军时私自瞒兵一万余人未裁掉的缘故。
研究晋察冀史。不全是正大光明,上得了台面的。1946年底,涞源会议之后,郭天民被撤销一切职务一事就上不得台面。但郭天民并不是无短处可抓,他在46年初晋察冀大裁军时私自瞒兵。就留下了短处。
一方诸侯,有令不从,瞒兵不裁,阳奉阴违。虽说所采取的是被历史证明的正确决定,但也犯了晋察冀的大忌,不严惩,你让晋察冀军区最高领导人以后如何带兵?
1945年抗战后期,日本投降,作为在冀察军区的地盘上,郭天民第一个率领冀察军区的兵力占领张家口。当年,日军有半数以上的物资仓库落入郭天民部队之手。虽说半个多月后,晋察冀军区领导机关迁入张家口,郭天民率冀察部队退守宣化。但在宣化的日军兵营、物资仓库尽落郭天民之手。据说,仅张家口伪蒙疆司令部缴获的金银珠宝就有不少,都保存在冀察军区政委刘道生的手里。这也是冀察军区有能力供养一万余被裁兵员的财力支撑。
听原冀察军区的老干部说,郭天民一直将张家口、宣化作为永久的支撑之地,所以仓库中的物资储存的不少。1946年10月初,张家口在南线取得胜利的同时,北线被傅作义军队偷袭,不得不放弃张家口。事发突然,只能撤人,来不及撤运物资,大批的仓库物资不是被迫烧掉,就是留给了傅作义军队。我猜,受到的人员、财力的损失如此之大,这也是郭天民在涞源会议上压不住怒火而大吵起来的主要原因吧?
涞源会议,召开于1946年10月,晋察冀部队退出张家口的几天之后。涞源会议结束,郭天民即被撤销二纵司令员兼政委的职务。还在几天以前的9月~10月,郭天民指挥二纵参加张家口保卫战,在怀来地区歼灭国军3800余人。11月二纵在退出张家口之后的易满战役中已经看不见二纵司令郭天民的身影了,这一仗是二纵副司令韩伟指挥的。以后,晋察冀史上记载,1947年1月,杨得志到二纵,接替郭天民任司令员,李志民任政治委员。6月,陈正湘到二纵,接替杨得志任司令员。实际上,郭天民早在两个月前就不在二纵的领导岗位上了。
郭天民被撤了在二纵的领导职务,可他还有一个冀察军区司令员的职务呢?
但晋察冀军区领导随即作出决定,冀察军区同退出张家口的张家口卫戍司令部合并,组成察哈尔军区,原张家口卫戍司令郑维山任察哈尔军区司令。这一招“釜底抽薪”彻底断了郭天民的后路,他现在真正一无所有,什么职务也没有了。
对郭天民的处理,明显引起了冀察军区其他领导干部的不满。冀察军区政委刘道生,率领受他节制的一批政工干部和警卫战士,带着冀察军区积存的全部金银财宝,拒绝回到晋察冀腹地,而是东去冀东,到了赤峰。众所周知,以后,冀东的根据地和部队脱离了晋察冀的领导,加入到东北解放军阵营。
这段不见诸于文字的历史记述,出自许多故去的和还活着的老人们。1946年10月,退出张家口、宣化之后,作为冀察军区政治部宣传科科长,刘道生的老部下,奉命同一些干部和警卫战士,跟随刘道生政委一起去了冀东。但他们以后奉命又带着那些金银珠宝返回到晋察冀。
1946年11月,冀察军区机关被郑维山的张家口卫戍司令部接收后,转变成为察哈尔军区机关。一年后的1947年12月,察哈尔军区机关又被任命为六纵司令员的文年生、政委向仲华接收,改编为六纵指挥机关。
文年生和向仲华有几个共同的特点,抗战时都在延安,没被搅进晋察冀的是是非非中去。文年生曾任冀察军区副司令、代司令,向仲华也是从冀察纵队中过来的,在冀察干部中有一定的人员。
晋察冀史中记载的:1947年12月,文年生、向仲华到新成立的六纵任司令员和政委。实际上当时六纵还是个纸面上的东西,在实际中还没有成立。1947年12月6日,以察哈尔军区机关、冀中军区两个独立旅及冀晋、察哈尔等军区的几个地方团队组建晋察冀野战军第六纵队,1948年5月9日改称华北军区第二兵团第六纵队,1948年7月编入华北军区第三兵团仍为第六纵队,1949年2月改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8军。辖第202师、第203师、第204师。 [本章结束]
(https://www.biquya.cc/id20179/1517675.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