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军的师团编成从39开始随着战争的需要又出现了几个变种,等甲乙丙等的变化,现在就按照一个甲种师团的进攻来说下日军的战术运用。
一个师团的正面进攻时往往是由一个联队负责主要地域的进攻的,当一个联队进攻时,首先会以两个中队向两翼迂回,因为中国军队的U形阵地上,左右两个前端是火力支撑点,一般都是轻机枪。如果你向中间进攻,凶猛的侧射火力将是散兵线的恶梦。
而包抄的中队携带九二步战炮、掷弹筒、轻机及通讯器材等,实际上是一个合成化分队,组成方式就是一战后期的德军快速部队,掷弹筒代替迫击炮,增加的步炮号称鬼炮,几乎和重机枪一样大小。
守军方面,重机枪因为调整射界慢,无法对持续移动目标构成有效杀伤,阵地前端翼尖又是步兵稀薄,而且素质产差不齐。不能提供有效掩护。日军步战炮压制、摧毁火力点,掷弹兵限制对方运动,轻机杀伤步兵,而自己的步兵做三角式野战防御,保护己方火力点。
直到清除对方火力。然后正面炮击,掩护正面进攻部队的左右两翼先发,抢占U形两端,布置日方重机枪火力,之前拔点的两个中队立刻向守军后方纵深穿插。布置好的火力点对守方阵地实施分层交叉火力,压制前线,切割前后方联系,正面开始步炮协同进攻。前线守军被火力压制,后方想增援困难,战壕被掷弹筒逐步清理。
日军这种进攻方式。几仗下来。中国军官就都知道了。但是火力上的不足。还是造成中国指挥官的困难。如果一线布置过多兵力,就要被优势火力大量杀伤,少放呢,打起来增援又困难。
后方则有被穿插部队截断退路或全部合围的可能,因为士兵素质的巨大差异,为了防御穿插部队,只能是在多个危险区域都多用兵力,以求优势防御。前线在这时就是绞肉机。正面打退日本人一次次进攻(如果他们得到的命令是必须占领,大家想想他们会撤退么?叫他们鬼子是因为他们太鬼了),后方一次次增援,援军在重机枪掷弹筒火炮下运动到前线,要付出很大伤亡。增援不上的时候,就是前线失守的时候。
日军常规战术中较少以班(日人叫作分队)为独立单元作战,其最小战役执行建制小队(就是排)。所以,日军步兵班战术是其小队战术一个组成部分。而且与其装备密切相关。既然不好分,索兴一勺烩了,结果整体结构有点乱。
日本步兵小队(排)也有甲乙丙三种常见编制。甲种为加强编制。辖三个步兵班及一个掷弹步兵班,小队长及其助理。步兵班配轻机枪一挺。其余均为步枪手,其中一人常会加配一具10式掷弹筒,共十五人;掷弹班有三具89式掷弹筒,每具掷弹筒应有正付射手各一名,其余皆为步枪兵.甲种小队应有62人.乙种为标准编制,与甲种编制的唯一区别在于其每班只有十三人,故乙种小队应有54人。
日军步兵班战法源于西方步兵班战法。本来这个战法的特点是发挥机枪火力。简单讲来就是先用机枪压制,用步兵将敌人从掩体中赶出来,再用机枪把敌人放倒。到了日本人这里就变了味道.打法的前两步不变,但在第三步上,日军则强调用步机枪共同杀伤敌人,而且偏重步枪.
这里面的原因有两个。一个就是节省弹药及减小对机枪的依赖。另一个就是发挥步枪的优势。这背后的主要原因就是日本国资源及后勤能力有限,再就是日军班用机枪有性能缺陷。
二战中日本陆军的制式机枪主要有三种:11型,96型和99型.11(即歪把子)机枪是改进法国的HotchkissM1909而来的。射速550发/分,射程1500m,用6.5x50mm日军步枪制式弹。日军班用机枪的主要缺陷有:
1)容易卡膛,不甚可靠
2)枪弹口径偏小,侵彻力低下.6.5mm口径弹打人可以,打掩护物就不够劲.一百多米的距离上一千发子弹打不烂一个普通沙垒.作为压制火器,这个机枪威力偏低。
3)后座力大,非训练有素的射手很难打得好
4)11式机枪弹鼓在一侧,整枪重心不正。即使是训练有素的射手,长时间射击也会非常疲劳。
日本的制式步枪,也就是三八式,却很有几个长处.最主要的就是其弹道非常稳定,这个是源于其原型德国毛瑟枪的优点.三八枪6.5x50mm弹比德造G98的7.92x57mm子弹小,但其膛速比毛瑟要高。这就使38枪在射击精度及射程上都不输于G98.同时由于子弹小,大大地增加了日军单兵携弹量.这个是鬼子兵连续作战能很强悍的一个重要基础。
既然机枪不够可靠,而且还要消费大量的资源去制造及供给,发挥步枪上的优势就顺理成章地成了日军基础训练科目.日本人步枪射击训练很有其民族特点.虽然其基础训练有统一纲目,但其时日本盛行‘下克上‘,新兵转入连排级协同战术训练时,大都加入该部队老兵们的‘私货‘.
这些私货练起来都很苦,但非常实用.例如立姿加重物持枪长瞄,打夜间100公尺外香火头,避弹奔跑及针对避弹奔跑的射击方法,狙击与反狙击术,突发情况下防守与反击等。经过这些训练,二战前期的鬼子兵多数人都有现代狙击兵射击水平,当然这是在同等装备条件下的比较。
日军同时考虑到了反压制火力:在步兵班内配10式掷弹筒,可精确打击200公尺以内敌压制火力点。一般日军小队配置的三具掷弹筒中至少有一具是89式,可打击700公尺内目标。日人掷弹筒使用可谓训练有素,虽没有赵顺章式奇才,但多数老鬼子二发夹叉后都能于第三发直接命中目标。
鬼子的武士道崇尚进攻。其步兵班排的战术是以攻击为根本的,很强调部队在行进间展开接敌的速度和方法。日军步兵班级战术多是从600——400米之间某点开始的。步兵班集结分组,补充弹箹,明确攻击方向及可利用之地形地物,确定各组阶段性掩蔽点等战术要领。
然后分组展开,待机枪组进入第一射击阵地后,各组即向第一个掩蔽点机动。到达第一点后,展开火力杀伤敌人,同时掩护机枪组机动。机枪组到位后,再压制敌人,同时掩护其它组向前机动。
如此循环。全班应于200米处略停,展开全班火力,清除已爆露的敌人火力点,及兵力密集的阵地。同时利用烟幕弹,曵光弹(夜间战斗)为日军直瞄重火力指引目标。在这里,一般应有两轮打击,第一轮是面打击,消除全部当面火力。然后集中打击一侧以造成守军配置不均而被迫机动,从而最大限度地消灭机动中的守军力量,为最后攻击做准备.
在炮火准备尾声,步兵上刺刀匍匐前进,炮火停止后,展开全部压制火力掩护攻击中步兵.步兵应于100米左右转为全速冲击。
这是教科书版但很全面的战斗方式。实际战斗中会有许多走样版本。但却是鬼子在明确对面有坚决防御之后,屡屡采用的攻击术.一个优秀的日军基层指挥官可以让成百上千人倒在他这几十个鬼子的攻击中.
在这个战术中,鬼子在面对坚强防衘逐步逼近,利用机动能力及火力上的优势大量杀伤守军.许多久经沙场国共老兵都是在自已手中步枪的有效射程外被鬼子射杀。当鬼子推进到200米左右时,其火力精度强均迟到顶峰,守军将承受炮火,伤亡,心理等多方面冲击.这就是抗战初期,一小队鬼子依托其配置的优势火力,屡屡击溃我营团级防衔的一个主因。鬼子打仗鬼得很!(未完待续……)
(https://www.biquya.cc/id20179/1490248.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