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晁错了解了吴王的造反事实后,他立即想到了这事可以置某人于死地。那个人就是晁错十分讨厌同时也十分讨厌晁错的人,那个人叫袁盎(“盎”读音为:ang四声)。
我们来认识一下袁盎先生。
袁盎,是晁错的同事。在汉文帝时期,袁盎也经常直言进谏,痛陈削藩等事情。而且袁盎还喜欢批评时政。
比如汉文帝刚上台的时候,丞相周勃比较嚣张,坐没有坐相,站没有站相,但是汉文帝初来乍到不懂行情,对周勃先生还是客客气气的。但是袁盎同志及时给汉文帝指出,你是皇帝,你怎么能让这个人这么没有礼貌。
汉文帝说,这周勃同志是国家重臣啊,要不是他及时干挺吕家兄弟,朕现在说不定还在代国凉快呢。
袁盎说,周勃不算国家重臣,国家重臣是敢于为国而死的人。当年吕后在的时候,把大伙儿整的很惨,他周勃连一个屁都不敢放。后来吕后死了,吕家势力已经倒的差不多了,周勃这才及时雄起了一回,非常像投机,怎么能说是国家重臣呢?
汉文帝一想还真有道理,后来对周勃先生的态度就有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周勃老先生多方打听后才知道是袁盎搞得鬼,当时看着袁盎气愤地说:“我跟你哥是铁哥们,你小子却在这里黑我!”袁盎也不认错,依旧我行我素。
批评完了丞相周勃,受到了汉文帝的器重。袁盎先生士气大振,顿时又找了新的批评目标——太监。
有一回,汉文帝和一个太监赵同一起坐在马车上前行。袁盎在车前说,我听说跟万岁爷坐在一起的都是四方豪杰,咱大汉是没有能人了吗?皇帝陛下只能和一个被阉割过的人坐在一起吗?
汉文帝笑了笑,然后让赵同先生下车。被侮辱了的赵同先生幼小的心灵受到袁盎的极大摧残,哭着下了车。我相信,他心里一定开始准备收拾袁盎了。
此类事情不一而足,就这类事情而言,袁盎和晁错基本是同类型人,可是二人关系偏偏很紧张。
后来由于袁盎先生得罪的人太多,在中央呆不下去了,被人事部门下放到甘肃当校尉,继续为祖国的国防事业放光发热。
再后来袁盎先生时来运转,又当了齐国的国相,不久又迁为吴国的国相,给刘濞先生打工,他在工作中和吴王刘濞建立了深厚的情谊。
再再后来,袁盎先生估计觉得跟着吴王混也没啥前途,就辞去高薪工作回到长安。回来的路上又受到当时丞相申屠嘉的赏识,正好申屠嘉也比较讨厌晁错,二人具有共同价值观,申屠嘉对袁盎相当的好。
其实很多人都很讨厌晁错,包括中央的官员以及各地的诸侯王。但是我觉得袁盎是最讨厌晁错的。《史记》明确记载,某个地方,只要袁盎坐在那里,晁错马上就会转身离开,反过来也一样。
但是袁盎先生好景不长,晁错先生虽然人缘不好,但是和汉景帝是师生,关系非常好。汉景帝一上台,晁错当上了御史大夫,基本相当于纪检委书记。晁错是一个反贪意识很强的纪检官员,上任没多久就开始着力调查袁盎先生收受刘濞贿赂的大案,还颇有成效。景帝把袁盎开除公职。
成了老百姓的袁盎也没话说,毕竟人家晁错跟皇帝关系好,斗也斗不过,算了,反正也不用在见到晁错了,安心过几天好日子算了。袁盎先生看破红尘,决定寄情山水了。
可是晁错还深深地牵挂着他,总在筹划着给袁盎先生安排一间牢房,让袁盎也演一演《监狱风云》。
很快,机会来了。前面说的,吴王同志终于造反了。晁错第一时间倒没有考虑到吴王的口号“诛晁错,清君侧”的煽动性,而是第一时间想到了和吴王关系不错的袁盎。晁错放出话来,袁盎收受吴王重金贿赂,就专门将吴王的造反行为隐瞒不报,是犯了包庇罪,而且是包庇造反的人,应该抓起来调查一下。
可是相关负责人认为,证据不足,而且吴王已经造反了,治了袁盎也没什么用。这一句话让晁错陷入了犹豫。
后来的事情发展说明,袁盎同志虽然人缘也不好,但是比晁错可好多了。很快就有人给袁盎说了晁错的话。袁盎慌张了,这罪要是由晁错调查,那没事都得查出点事来,自己这次是性命难保了。
不过袁盎很快就有了办法,他去找了一个人。当然了,他是不可能找晁错求情的。他要去求晁错的话,晁错先生一定会乐呵呵的把他求自己的照片发到微博上让别人点赞,然后继续干掉他。
袁盎找的人叫窦婴。窦婴,是窦太后的侄子,时任大将军。窦太后虽然在文帝朝比较乖巧,但是当了太后之后就开始扶持窦家人了,充分体现忍者风采。
窦婴是袁盎的哥们,同时,他也很讨厌晁错。这个窦婴是太后的人,所以他不怕晁错。当年晁错痛陈大力削藩的时候,群臣知道晁错是皇帝的人,都不做声。只有窦婴据理力争,认为应该缓缓的来。后来,汉景帝还是相信晁错。而且晁错同志本着吸取历史教训的态度,建议皇帝限制外戚势力(比如窦氏),从此晁错和窦婴也结了梁子。
袁盎连夜来找窦婴,希望通过窦婴的关系见到皇上,说上几句话。他知道,再不积极自救,明天一早儿说不定晁错拿着逮捕令就来了。
窦婴这个朋友交的值,因为说话管用,很快袁盎就见到了汉景帝。
袁盎见到了汉景帝,说有退敌之策,然后袁盎就说出了自己的策略。袁盎说,吴楚之所以闹事,就是想除掉晁错,收回被晁错削减的封地,毕竟,那些地可是高祖同志当年封的地啊。只要赶紧杀掉晁错,派个使者过去就能兵不血刃的解决问题。
汉景帝刚刚登基不久,这个条件他心动了,同时也犹豫了。
汉景帝问,必须要杀掉晁错吗?没有别的办法了吗?
袁盎回答,没有了。
汉景帝皱了皱眉,似乎在决定什么事情。
十多天后,晁错被处斩,据说还是腰斩。想想腰斩的那一瞬间以及之后的若干秒,真是令人胆寒。晁错先生的死再次提醒我们:做人要厚道,毕竟,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在忍痛处死晁错后,满怀和平憧憬的汉景帝向闹事的吴王派去使者,当然了,为了保证处决晁错的信息传达的精确度,汉景帝派了一个十分了解内情并且十分有能力的使者,这个使者,就是我们刚刚熟悉的袁盎先生。
(本章完)
(https://www.biquya.cc/id20148/1146001.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