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抗战烽火之单兵突击 > 侵华日军的编制

?班:

  

  和我军班编制类似日军每班13人,包括班长、4名机枪射手和8名步枪兵

  

  小队:

  

  和我军排的编制类似,但是人数更多,相当于加强排日军的一个小队有前述编制的三个班和一个装备三个掷弹筒的掷弹筒班

  

  中队:

  

  和我军连的编制类似,但是人数更多,相当于加强连日军的一个标准的180人的步兵中队包括:一个19人的中队部:中队长,执行官,3个军士,4个卫生员,军官的勤务兵,司号员,8个通信员),3个前述54人的小队。

  

  大队:

  

  和我军团的编制类似日军一个标准的1100人编制的大队包括:30人的大队部,一个110人的运输中队(大车和骡马),有的大队将所属的运输中队合并到联队里。

  

  联队:

  

  和我军旅(副师)的编制类似日军的一个标准的3800人的联队包括一个54人的指挥部;一个121人的运输队(大车和骡马),携带团部和直属各连一日份的给养以及可能配属师的野战厨房;一个81人的弹药排携带一日份的弹药。三个步兵大队;一个122人的炮兵中队,包括一个25人的连部,1个观察班,一个31人的弹药排,三个31人的炮排

  

  师团:

  

  和我军集团军的编制类似,越25000-30000人左右。日本陆军的常备军在抗战爆发时有十七个常设师团,番号依次为近卫、一至十二,十四,十六,十九,二十。编制为四联队制,即每个师团下辖二个旅团,每个旅团下辖二个步兵联队,步兵联队辖有三个步兵大队,大队下辖四个步兵中队,一个机枪中队,一个大队炮小队,步兵中队辖三个步兵小队,小队辖一个机枪组,一个掷弹筒组和二个步枪组。另外,每个师团还辖有一个炮兵联队,一个辎重联队,一个工兵联队,一个骑兵联队。这些师团又分为两种,一种是驮马制总编制为28500人,另一种是挽马制总编制为25000人。

  

  抗战爆发后,日军又重新组建了十三、十八两个新编常设师团,又组建了一批特设师团。所谓的特设师团是指由常设师团的预备役人员所组成的部队,其番号为常设师团、联队的番号前加一百。其编制大体与常设师团相同,只是骑兵联队变为骑兵大队。特设的驮马制师团人数为28200人,挽马制为24400人。

  

  在侵华战争中,由于作战消耗,同时日军感到四联队制师团行动不便,又搞出了三三制师团与独立混成旅团两种编制。三三制师团的编制为师下辖一个步兵团,步兵团下辖三个步兵联队,联队下辖三个步兵大队与一个步兵炮中队,步兵大队无大队炮小队,炮兵联队缩编1/3,骑兵联队改为搜索联队,后勤部队也大为减少,编制人数为12800人。独立混成旅团辖五个步兵大队与一个炮兵队,通讯队,工兵队,辎重队等,总人数约5000人。这两种部队都是主要做为守备用途的,同时具有小规模的野战能力。

  

  到了武汉战役结束之后,由于战场的扩大与战争消耗,日军越来越多将三三制师团与独立混成旅团投入了第一线。因此日军进行了编制上的调整,将三三制师团的后勤部队予以补充,使总人数达到了1.5-1.7万人。独立混成旅团的步兵大队改为辖四个步兵中队与一个机枪中队,总人数达6000-7000人。该编制仅限于一线部队,守备部队仍为原编制。另外又开始将四联队制师团改为三三制。

  

  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日军又编组了两旅团制师团。师团下辖两个步兵旅团,旅团辖四个步兵大队、步兵大队辖四个步兵中队与一个机枪中队。师团无炮兵,仅直辖工兵队,辎重队与通讯队,总人数为11980人。

  

  到了一九四四年、日军又将师团分为甲乙丙三种。甲种师团有两类:一类为原有的常设师团,总人数为2.1万人,一类为原有的特设师团与三三制师团,总人数为1.8万人。乙种师团也是三三制师团,只是没有炮兵联队与骑兵联队,总人数为1.4万人。丙种师团即两旅团制师团。同时日军又出现了独立警备队与独立步兵旅团两种编制。独立步兵旅团的编制与两旅团制师团所辖的步兵旅团相同,人数为5100人。独立警备队下辖六个步兵大队,大队下辖三个步兵中队与一个机枪中队,总人数为4900人。

  

  一九四五年日军对兵力编制做了最后一次调整,大致有以下几点:1给丙种师团的步兵大队增编一个步兵炮中队。2将独立混成旅团的步兵大队改为辖有四个步兵中队,一个机枪中队与一个步兵炮中队,人数达1500人的大编制,使其总人数达8000人以上。3编组了丁种师团,其编制大体与丙种师团同,但只有步兵部队。

  

  二战日本部队编制人数是怎么分的?说来复杂,特别是随着兵员消耗,日军有几次重大调整。但大致而言遵从如下规格:

  

  一、小队:

  

  步兵小队辖一个机枪组(二挺轻机枪)、一个掷弹筒组(二个掷弹筒)和二个步枪组。每挺轻机枪编制四人(指挥官、射手、两名携弹药的副射手),每具掷弹筒编制两人。小队人数在50到70之间。到1945年,步兵小队仅有一挺轻机枪与一个掷弹筒。

  

  步兵炮小队,两门70mm步兵炮。

  

  二、中队:

  

  步兵中队辖三个步兵小队,人数在194到250人之间。

  

  日军的一个标准的步兵中队(181人)包括:一个19人的中队部:中队长,执行官,3个军士,4个卫生员,军官的勤务兵,司号员,8个通信员),3个前述54人的小队。

  

  三、大队:

  

  日军一个标准的1100人编制的大队包括:30人的大队部,一个110人的运输中队(大车和骡马),有的大队将所属的运输中队合并到联队里。

  

  四个前述的步兵中队(一些只有3个);

  

  一个174人的机枪中队(14人的中队部和3个机枪小队,1个弹药小队),每排4挺重机枪,总数12挺(有的连只有8挺);

  

  一个55人的炮小队(1个10人的小队部,1个15人的弹药班,两个15人的炮班各装备1门70mm九二式步兵炮),极少的部队配备一个122人的炮中队(包括一个27人的弹药小队,两个31人的炮小队各装备2门步兵炮)。在这些少量的炮中队中,极幸运的一些可以分到20MM反坦克枪的部队,可以编成4个24人的装备2挺反坦克枪的小队,这种情况下,弹药小队要扩充为39人。

  

  四、联队:

  

  日军的一个标准的3800人的联队包括一个54人的指挥部;一个121人的运输队(大车和骡马),携带联队部和直属各中队一日份的给养以及可能配属师的野战厨房;一个81人的弹药排携带一日份的弹药。

  

  三个步兵大队;

  

  一个122人的炮兵中队,包括一个25人的中队部,1个观察班,一个31人的弹药小队,三个31人的炮小队(各有2个15人的炮班,装备1门70mm九二步兵炮)。极少数联队有一个364人的炮兵大队,编两个170人的中队,各4门炮。

  

  联队属反坦克中队有122人:20人的中队部,21人的弹药小队,3个33人的炮小队(各有两门37mm反坦克炮)。

  

  通信中队有一个电话小队(4到6个电话班,每班3部电话,一个交换机),一个无线电小队(5到8台电台),在战斗中电话和电台配属到各大队和各直属队。

  

  联队的卫生系统配备很薄弱,联队只有2名医生和2名卫生员,大队有3名医生和四个卫生员,中队有四个卫生员。

  

  五、师团:

  

  日军的师属单位主要有:3个步兵联队,一个野战炮兵联队,一个侦察联队,一个工兵联队,一个运输联队,通讯队。

  

  野战炮兵联队编制2322人,有3个688人的炮兵大队,各装备12门75mm野炮或山炮,只有一些师团将其中一个大队替换成105mm炮。

  

  侦察联队编制730人,包括一个130人的联队部,一个130人的骑兵中队(4个30人的排),两个160人的摩托化中队,1个100人的卡车运输中队(至少在纸面上可以运输那两个摩托化中队)。这个侦察联队也可以被一个950人的骑兵联队代替。

  

  工兵联队编制900-1000人,几乎没有机械装备,只能承担极少的任务,更专业的任务主要由配属的独立工兵联队负责。

  

  运输联队的规模大体上取决于可用的卡车数量,从理论上来说,由一个卡车大队和一个骡马大车大队组成。卡车大队由2到3个中队组成,每中队最多有50辆载重1.5吨的卡车,许多师团都缺少卡车,一些根本就没有。

  

  综合日军一个师团,有54门75MM的野炮或山炮,少数师团用12门105MM炮替换了75MM炮,卡车方面日军最多有100-150辆卡车。

  

  六、编制

  

  1、师团编制:

  

  指挥官为:中将11340人。辖:步兵2个旅团、炮兵1个联队、骑兵1个联队、辎重1个大队、弹药纵列1个大队、军乐队;战时:增加大小桥梁纵列各1个大队、野战卫生部

  

  2、旅团编制:

  

  指挥官为:少将5690人。辖:2—4个联队,包括骑、工、炮及其他兵种

  

  3、人员计算:

  

  (一)分队:

  

  (二)小队:(排)三至四个分队;骑兵为50人;步兵为70人;指挥官为:中、少尉

  

  (三)中队:(连)三至四个小队;骑兵为150—200人;步兵为210—280人;210人为:大尉指挥官

  

  (四)大队:(营)二至四个中队;骑兵为300—600人、400—800人;步兵为420—840人、560—1120人;630人为中佐、少佐指挥官(五)联队:(团)三个大队;骑兵为900—1800人、1200—2400人;步兵为1200—2400人、1680—3360人;1890人为大佐指挥官

  

  

  

  。

(https://www.biquya.cc/id19822/1813492.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