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文字在线阅读本站域名手机同步阅读请访问M.Shumilou.Com
是勋犹豫了好一会儿,最终还是没向郭嘉道出自己乃穿越而来的真相。因为眼前这位虽然命不久矣,可终究不是自己话一说完,他立刻就会翻眼瞪腿咽气的,要是再把这话传给别人,尤其是曹操,那可如何得了?
这种真相,只能说给二十、二十一世纪之交,穿越文学尚未勃兴,更未泛滥之前的人们听,对方才真有可能当你是信口胡诌或者发癔症,百分百地不相信。而这个年月的士大夫,除非王充复生,否则都是多多少少难逃迷信束缚的,未必就会把你的话全然当作春风马耳。那么在此时代的人们理解当中,后世穿越而来,知晓原本的历史轨迹,那是何意?那必然是有“天命”加身啊!
这话若是传入曹操耳中,是勋又将如何自处?就好比他还叫阿飞的时候,跟真氏勋编造神仙入梦授课的谎言,即便再如何荒诞无稽,氏勋都会有一两分的相信;然后若非自己及时改口,说其实没学到什么,神仙只叫自己等着遇见贵人,说不定就被氏勋给宰掉了。一介乡下少年尚且如此,更何况已为人臣之极的曹操呢?臣子在君主面前暴露其有“天命”,那不是找死呢嘛!
即便萧何为刘邦旧友,对其政权不可或缺,更兼手无兵权,倘若萧何有“天命”在身,你瞧刘邦会不会赶紧地除掉他?
所以啊,还是别为了一时发泄的痛快,给自己惹下不测之祸为好。
所以最终,是勋还是只好云山雾罩地糊弄郭嘉。他问郭嘉:“奉孝以为。留侯之智。殆天授乎?是圯上老父教之乎?抑或仅为人谋?”你认为象张良那样料无不中、运筹神算的本领,是上天赐予的呢,还是圯上老人传授了兵法所致,或者仅仅是他个人的能力出类拔萃?
要是搁在后世,就没几个人相信张良真是得了黄石公或者其他什么神仙传授兵法,才能智冠当时的,当然更不会相信他的智谋跟后来辟谷修道有啥关联。但是放在这个自然科学还很落后,迷信思想泛滥成灾的时代就不同啦。即便郭奉孝并非成天嚷嚷“天命”的妄人,他也不敢否认神灵和天意的存在。故此沉吟半晌后,只好回答:“若真圯上老父所授,亦乃天所授也。留侯之智,嘉不敢妄测。”我不知道。
是勋微微一笑,伸出手指来朝上方一指:“奉孝当知,天降英雄,而必降其辅弼者,有高皇帝乃有留侯,有武皇帝乃有骠姚。其才能非我等所能臆测。”那意思,你信不信在情报方面有天才人物存在?老子就是这样的天才。尔等凡俗是料不到的啦!
郭嘉长长地喘了一口气:“倘真若此,则嘉不当荐宏辅镇幽矣。”要是你真是天授的情报奇才,而不是另有其它秘而不宣的情报来源,就真应该让你接我的位子。
是勋摇摇头:“是非吾所愿也。奉孝今日所荐,勋足感盛情。”他知道郭嘉还在半信半疑之间,但话已经说到这个地步了,也就没必要再多呆下去啦,当即起身告辞。
出门再找曹操,表示说我愿意接受幽州刺史的任命,只是——老规矩,你得答应我几个条件。曹操说我就是欣赏你这点,预先就把事情考虑周全了,而不是先大拍胸脯,等办不下去了再来找我求助。你说吧,只要合情合理,有助于幽州的稳定,我必然无有不允啊。
是勋扳着手指回答道:“其一,请准与鲜卑、乌丸等互市。”这是政府一项很重要的财政收入来源,也有助于拉近与外族的关系,进而加以羁縻,别处我也管不到,你得把幽州的市禁给我放开喽。
曹操点头,说宏辅你当日在审理孙资一案的时候,所言御胡之策,我也都已经听说了,你说得有道理,我百分百支持你。
是勋继续扳手指头:“其二,幽州初定,百废待兴,事务繁冗,恐勋一身难以胜任……”我一个人干不了,你得给我派点儿能干的部下过来。
曹操说阎柔、田畴,这两位计划中都还是要留在幽州的,都是治国之干才,希望你付之以腹心之任。除此之外,你还想要谁?尽管开口吧。
是勋就光提了一个人选——“河东郡守司沦达,有理民之长才,前在河东,与勋符合若契,请徙为广阳守。”希望让司马懿来掌管幽州州治所在的广阳郡。
他要把司马懿拉到身边来,其实有双方面的用意。第一当然是因为仲达能干啊,庶务皆可委之,首郡亦可付之,自己可以只抓大政方针就成,省了很多的精神头呢。但还有另方面的考量,即司马懿出自河内望族,是世家大族的天然代表人物,是勋迟早是要对世家大族动屠刀的,然而面对这一巨山般的社会阶层、社会势力,他自己就象只小蚂蚁一样——愚公尚且不能移山,而得靠神仙垂救,更何况小蚂蚁呢?想要打击甚至消灭强大的敌人,就必须先分化瓦解敌人,把巨山轰塌,变成无数的小山包,那就比较容易铲除了。司马懿为其所荐,又曾经与之共事,是分化和拉拢的最佳人选。
更何况,是勋是真不想与仲达为敌——他宁可与孔明为敌,因为诸葛亮纯粹,纯粹的人思路比较容易把握;而仲达这般复杂到了更貌似纯粹之人,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而又简单干净,其心最为叵测,你以为他退缩的时候,他可能立刻就会展开反攻,你以为他要攻击的时候,可能正打算退守,实在太难应对了。
还不如再次把他拉到身边来,一方面培养感情,拉近距离,另方面也潜移默化,趁着他还年轻的时候,让他多少接受一点自己的治世理念为好。
而在曹操看来,司马懿确实是良吏,但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这种守牧之才,他手下一抓一大把,是勋想要,给就是了,没什么为难。当下点头应允,又问:“尚有三否?”
是勋低头想了一想,突然又再抬头:“主公欲得平州乎?”
曹操说我当然想要得到平州,别说平州了,扬州、荆州、益州、梁州、凉州……只要是大汉朝的疆土,我希望能够全都捏在自己……啊不,归于王化,直属于朝廷,而非诸侯割据,各霸一方。只是:“恐今非征平之时也。”宏辅你不是出使一趟辽东,回来跟我说公孙度枭雄之姿,不易应对吗?他若是横在中原腹地,哪怕付出再大代价,我也要去讨伐他,但天幸他蜷曲一隅,不为大患,我现在还真没有精力去收拾他。
是勋答道:“勋幼少时客居乐浪,乃思定平州、退句丽,而能返乐浪,甚而复武皇帝朝鲜四郡也。固然,公孙升济非易与辈,然其人终究垂垂老矣,其臣多难任事,嗣子康又止平平。倘或升济有所不讳,则朝廷当速发大兵以取辽东,若待公孙康继立,则难定也。”公孙度活不了多久啦,要是他突然挂掉,臣僚、儿子,都没他那么能干,辽东政权就会产生哪怕是短暂的一段“硬直期”,趁势而取,良机难再。
是勋光提了公孙康了,没提公孙恭,因为这个公孙度的小儿子,他此番出使襄平的时候,恰在外郡,没能见着。但更重要的是,根据史书所载,公孙康去世后便传位兄弟公孙恭,然而公孙恭身体病弱,甚至“阴消为阉人”——彻底丧失了生育能力——公孙康之子公孙渊趁机悍然发动政变,抢了班,夺了权。所以除非有惊天大逆转,否则此人更不足虑。
是勋跟曹操提这事儿,就是希望能够在幽州保持一支力量足够的机动兵马,可以因应时局的变化,随时发兵辽东,牵绊住公孙家,以待朝廷大军来援,将之一举荡平。曹操沉思良久,勉强点了点头,然后问是勋:“以谁为将镇幽?”
其实是勋提出这个建议,还有更深一层的考量,那就是在幽州放一大将,就等于隐性地分化了自己手中的兵权,则中枢将不会再起疑虑。既然如此,对于派谁为将镇守幽州,他更不能发表个人意见了——“勋无所属,唯主公之命是听。”
曹操绕着圈子踱了几步,又抬起头来瞟一眼是勋——曹老大精明着呢,是勋在顾虑些什么,为何献此谋划,他心里如同明镜一般。既然如此,那就必须放一个有威望、能服众,既肯服从是勋的指派,又不至于文武彻底沆瀣一气的将领。他原本属意高览,可是想想高览终究是降将,威望不足,只好罢了。曹洪呢?也不成,威望倒是够了,但就他那火爆脾气,哪怕跟是勋再说得来,也必然不肯甘心听命啊。
最后决定:“以于文则为中郎将,助卿守幽。”留下于禁吧,此人虽非军中大将,资历、威望也逐渐培养起来了,尤其他能整兵,讲原则,暂且留在幽州最为合适。按照曹操的想法,不见得公孙度短期内就会挂,那干脆让于禁跟幽州募兵整军,我若南方战事吃紧,就可命其将兵南下守许,方便把许都的后备兵马都调到前线去。说白了,幽州正好当预备军基地。(未完待续……)R1292
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https://www.biquya.cc/id19382/1825361.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