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都市言情 > 娱乐全人类 > 今天保底2章已更,月票增加了214,欠3更。

??    “截至今年年底,英国国内学习汉语的人口已经达到了3000万,英伦大地上已经xian起了一股学习汉语的热潮。上流社会的成功人士,都以能说一口流利地道的山东话为荣,这是最优雅的社交语言。广大学子和用人单位普遍认识到,现在的英国社会,没有汉语等级证将寸步难行。有鉴于此,牛津大学don  huyoo  教授(华裔,汉语音da  huyou)与本报特联合举办汉语等级考试辅导班,辅导班由本土优秀汉语讲师(均系赴中国大陆专科以上正规院校留学归国人员)与外教——邀请来自中国h大学的两位德高望重的教授ma  ke,lo  ve(均系音译,汉语名:马可,罗伟),联合授课,师资力量雄厚,免费试听,免收教材费!250课时,250英镑!授课地点:唐宁街250号。电子邮箱:250。心动不如行动!四月一日开学!望广大学子莫失良机,报名从速!”。

  

      中国人总是喜欢想方设法地自己折腾自己,大概我们有自虐倾向吧。

  

      也许只有在大学里,才会有心情去欣赏这些电影吧。

  

      看着远处一个正在向路过的学生们散发辅导班广告的小姑娘,马可笑了,大学里他也干过这个,发一次能赚十块钱的。

  

      他拿着大把的英镑,到处参加汉语等级考试辅导班,买下一大堆的牛津,剑桥大学汉语教研室出版的权威参考书,习题集,磁带,光盘,早上天不亮就起来背汉语单词,还把“傻蛋,俺,明显,是的”等单词写在胳膊上,这样他连上厕所都可以看着它们来复习汉语。总之他在拼了老命的狂学汉语四六级。很可惜,他第一次考试没有通过。于是,他就高唱着成龙大哥的那句“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他为了练习汉语听力常常听汉语歌的,然后鼓起勇气,一次次头悬梁锥刺股地再去重考。

  

      很遗憾,他这辈子都没有遇到一个黄皮肤黑眼睛的中国人,也没有机会说过一句汉语。到了八十岁时,他抱着自己的汉语四六级证书,安详地老死在了伦敦城的一栋破旧的公寓里,他至死都没有忘记,是这两个证给了他成功的机会啊!他永远都感激推出“汉语等级考试”制度的英国教育部,他们多么英明呀!他死的时候,手里拿着的一份《泰晤士报》上有条广告——

  

      最后,苍天不负有心人,他终于拿到了梦寐以求的,金灿灿的只有“大不列颠与北爱尔兰联合王国”独家承认的《大英皇家汉语等级证书》!他热泪盈眶地说,“哇噻!我终于拿到汉语等级证了,我可以拿文凭了,兴许还可以考研了呢!工作也好找了!”——虽然他准备考的是古代英语的研究生,工作也是与汉语没有半点关系的英国皇家歌剧院里负责整理莎士比亚剧本(英文的!)的小职员,唉,谁让他们单位招聘时要求应聘者要有汉语四级证呢!社会如此呀。

  

      墙角和宣传栏里密密麻麻,层层叠叠的都是考研和英语等级考试的辅导班广告。马可懒得看它们。马可对英语等级考试从来都是不屑一顾。在他眼里,这些英语培训广告就如同电线杆子上那些“淋病梅毒”广告般无聊,而且本质上也是完全一样的。不过,马可自己虽然讨厌这东西,但最后也还是不得不参加了统一的英语等级考试,而且很不幸,四六级都是优秀。

  

      马可看着这些广告开始了马可波罗式的狂想——

  

      很可笑吧?但这就是我们正在做的。

  

      马可闭上眼,就可以回忆起那些熟悉的镜头与旋律:奥黛丽※#183;赫本和高格里斯※#183;派克在美丽的罗马古城的快乐嬉戏;达斯汀※#183;霍夫曼,spyderduetto敞篷轿车和那段悠扬的旋律——the  soundsilence,也是难以忘怀;而白瑞德离开后,郝思佳坐在台阶上的那句:“after  all,tomorrowanother  day!”似乎还在耳边响起。

  

      学校餐厅外贴着一张手绘的电影海报,马可看了看,上面都是些当年自己常看的老电影,《罗马假日》《毕业生》《乱世佳人》。大学校园里是永远也不会缺少它们的。

  

      在中国,英语被过度神化了。它从一种工具,变成了一种枷锁,或者成为了很多无聊的人赚钱的途径——而且他们还在煽动着这股歪风邪气。据说中国学英语的人已经三亿了,这让马可想起了“大炼钢铁”和“大跃进”时代全民总动员的壮观景象了。

  

      当然,在英国,这种情况是一万年也不会发生的,除非泰晤士河干涸,伦敦塔倒塌。

  

      假如有这么一个英国佬,迫于国情,他必须拿到汉语等级考试证书。于是他开始行动了:

  

      当然,马可最喜欢的还是跳着踢踏舞的秀兰※#183;邓波儿那小天使般的可爱样子,可惜海报上面没有她的电影。不过自从看了她成年后的照片,马可不禁感慨:“人家‘女大十八变,越变越好看’,可你——”

  

      中国真的是个莫名其妙的国家,我们的升学,文凭,晋升,求职,这些关系到我们的未来乃至是生存的大问题,竟然要看我们会不会说一门可能一辈子也用不到的外国语言!会说一门外语固然是好事,但是有必要把它当作一种近乎荒谬的硬性规定吗?

  

      5    我们都得了“淋病梅毒”了吗?

  

      校园里还是老样子,什么都没有变。如果说变了,也只是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变了。来来去去的学生们,在同一座校园内,做着马可曾经做过的事,重复着他过去的生活。

(https://www.biquya.cc/id19363/1636175.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