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浴火重生西路军 > 第三百三十章 陆上雄狮

?    第三百三十章陆上雄狮

  

      第二天陈海松乘飞机赶到机械化第一军驻地察哈尔右翼后旗中部白音淖尔与乌兰哈达苏木之间数千平方公里的荒漠上,之所以把营地选择在这里,陪同前来的王树声介绍说这里距集宁100多公里交通便利、水源充足、荒漠草原辽阔、周围山区植被茂密便于重装备隐蔽。『书友上传』

  

      上半年多支地质考察队被派到到乌兰察布大草原,这里矿产资源丰富,尤其是煤炭、石灰石、铁矿质量上乘、储量很大,大同搬的水泥厂就建在乌兰哈达苏木,去年建成投产,产量突破了30万吨,今年力争达到80万吨,苏联援建的玻璃厂去年下半年投产,生产出平板玻璃和罐头瓶,对绥远的工业建设和城市住宅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现在乌兰察布已经是绥远省包头、伊克昭盟之外的第三工业规划区,随着工程兵三师开到这里,红贲煤矿、红格尔图石灰石矿、乌兰铁矿、白音淖尔盐湖矿相继得到开发投资兴建的煤矿、铁矿、小型炼铁厂、化工厂、石棉厂、石墨厂等工业企业数十家,两三万华北、河南、苏联难民被安置在这里成为产业工人从事矿产采掘、钢铁、建材生产。

  

      公路扩建已经完成,规划中从集宁到红格尔图的铁路线路勘察、基础工程都已准备就绪,就等着包头钢铁厂、机车厂、铁路信号厂的钢轨、机车出厂后铺轨运行。铁道兵部队已经离开红格尔图向西北方向的二连浩特延伸,最终这条铁路将通到乌兰巴托、乌兰乌德。

  

      嗅觉灵敏的晋商铁路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跟着铁道兵的足迹来到这片新奇的土地上,利用当地畜牧业资源和洋芋等土产在开发区投资兴建了肉食加工厂、淀粉厂、粉条厂、皮革加工厂、地毯厂、砖瓦厂,让原本只有百十户人家的小镇涌进数千人慢慢兴旺起来。

  

      陈海松在飞机上向下俯瞰,看到了被炸开的山岭露出一片片白花花的石灰岩,蚂蚁似的民工们推着小推车往来运输矿石,高大的水泥厂区烟尘弥漫,周围一片灰蒙蒙的。心里不由得一叹,中国不缺资源、不缺资金、不缺工人,缺的是整体规划和吸引资金的政策。

  

      绥远抓住了战争破坏带来的意外收获,吸引来大批有一定资产的工商阶层、拥有现代科学技术的知识分子青年学生、获得了大批离开家园的穷苦农民,为发展基础工业奠定了基础。

  

      工业的发展在改变封建社会制度、传统生产方式,增加社会经济总量、各阶层民众收入、反哺农业畜牧业的同时也在损害着当地的自然环境,这是很让人无奈的选择,好在绥远地广人稀、地形开阔,控制住生产规模,发展资源型的重工业造成的破坏会相对小一些。

  

      现在需要的是量的积累,靠的是人海战术,这是工业化初期不可避免的起步阶段,只有先发展才能走向规范。随着钢铁大量产出、机械行业不断壮大、电力的日益充足,现代化的采掘设备、运输设备、生产设备逐步更新换代,掠夺式的开发、破坏性的生产将会得到改善。

  

      飞机按照他的要求低空飞到训练场上空,这里竟和后世生活训练过的临泽有几分相似,略有起伏的荒漠、干涸的河床、大片的戈壁,背阴处白雪覆盖下不大的一些小山、点缀其间的生命力异常顽强的一簇簇的蒿草组成一幅浩瀚无边塞北荒原画卷,让他倍感亲切。

  

      更让他高兴的是看到了荒原上缓慢移动的装甲部队,大致一数只有30多辆,也就是一个坦克营,从行进态势上看似乎正在进行初级的驾驶训练,速度只有十几公里。

  

      他不由得再次叹气,咱们底子太薄,八路军里大部分战士都是扛锹扶犁的庄稼汉,挑些炮兵都费事,摆弄现代化的飞机坦克的确需要一个过程,好不容易得了一个坦克旅团的装备,却没有足够的坦克驾驶员,开都开不动更别说去打仗了,技术人才的培养刻不容缓。

  

      再看行进中的坦克,既有曰本的九五式、九七式、式、也有苏联的都是烧汽油的轻型坦克,牌子杂、火力弱、装甲薄,真靠这样的装备跟苏联、美国对阵输的会很惨,可这终归是咱们的钢铁洪流,是未来装甲兵的摇篮,还是要呵护的。

  

      飞机降落在一片平坦草场上的野战机场,走下飞机陈海松立即感受到塞外的苦寒,最少零下20度的气温、小西北风嗖嗖的吹在脸上像刀割一样,躲在屋里都冷何况在野外建设、训练,真是苦了后方的同志们了。不等他感慨完,穿着棉大衣、大头鞋、戴着狗皮帽子、棉手套的李聚奎、李天焕、李太国、方强等人忙迎上前来敬礼问好。

  

      这几个人都是西路军的高级干部,算是陈海松的老相识,李聚奎是参加平江起义的彭德怀的老部下,红一军团的的一师师长,一四方面军会师支援到四方面军来的担任九军参谋长,古浪战役失利后还代理过九军军长一段。方强是九军宣传部长、李太国是九军二十五师师长、李天焕则是三十军的政治部主任,张掖整编时他们归入教导师担任旅级干部。

  

      在平型关、晋北战役中都经受了锻炼。占领绥远后教导师扩编成三个师,他们也都成了师级干部,现在又聚在一起组建我军历史上第一个机械化军,重任在肩、压力很大。

  

      陈海松热情地和他们握手问候,尤其是跟李太国多说了几句,陈海松视察晋绥三师演习时,战术陈旧、表现不佳,他作为师长与参谋长、攻击方的团长被当场撤职送往抗大学习。

  

      半年来痛定思痛的他发奋读书、努力思考、琢磨陈海松讲述的大兵团攻防作战的原则,结合实际写了很多心得体会,在战役研讨课上拿出很多大胆新颖的作战方案,得到主持工作的抗大副校长罗瑞卿的夸奖,允许他毕业返回部队,刚刚被任命为参谋长负责训练。

  

      见到指挥严谨、要求严格的陈海松他多少有些不自然,陈海松很热情地鼓励他说我听罗校长介绍了你的情况,说你学习很刻苦进步很大、战术很大胆、兵力使用很协调、理论水平也很高,想把你留在抗大教书你不同意,坚决要求带兵,很有志气嘛。”

  

      李太国比陈海松还大六岁,不好意思地说我哪里有理论,还不都是你在张掖教我们的那些现代军事理论,只是以前听了记了却没完全理解,这次吃了亏才认真思考了一番,结合你组织的各个战役总算是弄明白了个大概,就我三年私塾的底子哪敢到抗大去献丑呀”

  

      “话不能这么说,我告诉你们的也就是些攻防作战中的基本原则,关键是要在实际作战中去灵活应用,要是比军事理论知识,那咱们穷人为主组成的红军早就败给各路军阀了。”

  

      说着话一行人跳上一辆缴获的曰本大卡车赶往各训练场,从炮兵师、坦克师转了一圈下来已经是天黑,陈海松就留在坦克师和战士们一起吃了晚饭,召集连以上干部座谈。

  

      坦克师虽然是原来的坦克一师成建制调入,可许多骨干被调往太原组建坦克二师,只剩下300多老战士,又从步兵分队调入500、苏联坦克兵500,各型坦克一百一十余辆,编成两个坦克团四个营十二个连,加上配属的一个炮团一个辎重团总兵力也只有五千余人。

  

      陈海松倒没觉得有多寒酸,到目前为止,坦克的集群突击战术还没有哪个国家在战场上用过,反应缓慢、动作笨拙、越野性能较差、暴露体积过大的坦克仅仅是步兵、骑兵进攻作战中的辅助兵力、火力支援力量,并没有引起各事决策部门的重视。

  

      而他将把这些钢铁怪物整合成一个无人可以阻挡的铁拳,以高防护性、高机动性、大火力撕开步兵的堑壕式防御体系,不给敌人喘息机会连续突进,击溃、围歼当面之敌。

  

      当然依靠眼下的这些坦克是无法实现战役企图的,他寄希望于三、五年后包头重型机器厂、拖拉机厂、柴油发动机厂的建成投产,相关研究部门拿出重点型号的设计图纸、60毫米合金钢铸造炮塔、车载电台、新式大口径坦克炮、新式大功率坦克发动机率先研制成功。

  

      到那时不逊于的新型坦克就将横扫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上的所有鬼子,将和喷气式飞机、大口径自行火炮、火箭炮一起成为战胜曰本的最后胜负手。

  

      现在重要的是技术全面的坦克兵数量,好兵都是练出来,精兵都是钱堆出来的,不驾驶到一定时数、不发射足够的炮弹,不可能有勇往直前、摧枯拉朽的突击力量。

  

      他对同志们在艰苦条件下刻苦训练,掌握复杂气象条件下、复杂地形上的驾驶技术表示赞赏,他介绍了目前世界各国坦克部队的编制、装备、战术以及实战效果,要求八路军序列里最年轻的兵种要有建成最强大兵种的信心,通过今天的努力换取未来战场上的辉煌业绩。

  

      坦克是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堆积起来的高级装备,狭小的空间里到处是没有见过的新玩意,需要乘员熟练掌握完美配合,对战士们提出很高要求,除了勇敢还要有知识有技能。

  

      他要求部队加强技术训练和技术培训,虚心向部队里的苏联同志请教,熟悉坦克上的每一个零部件的用途,学会拆卸、维修、组装所有配件,科学地使用装备和武器,提高训练效果。团营连各级要组织驾驶、射击、维护保养的竞赛、交流,激发战士们学技术的热情。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订阅,打赏,

  

      s

(https://www.biquya.cc/id19309/1385078.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