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玄幻奇幻 > 璀璨使命 > 第一章 阳城上

?

  时至寒冬,白皑皑的大雪铺盖了全城,,整座城市静悄悄的,看起来好像被一个巨大的绵被盖了起来,竟平添几分平日难见的美丽。

  阳城,天星帝国的一座中等城市,正如它的名字一般,这里一年四季都很温暖,充满温暖的阳光,可是今年不知怎的,这个冬季阳城却已经下了好几场雪了,温度也比往年都低上几分,路上的行人比平时自然少了许多。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春灯节,是东方大陆人族的传统节日。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在东方大陆已是历史悠久,尽管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各地也不尽相同,但是其中吃元宵、赏花灯、猜灯谜等这些重要民间习俗,确是依旧焕发着它们的光彩。

  此刻,圆圆的一轮皓月挂在苍穹,为这家人团圆的佳节更添几分浓浓的节日气氛。这里是东方大陆,人们更注重这种节日,在外的人,不管是有钱没钱,还是离家再远也大都会赶回来为的就是能与家人团圆,因为这比什么都重要。因此,今日阳城便是十分热闹,从一大清早开始就充满了人们的笑声,直至晚上依旧是十分热闹,整日沉浸在这种气氛之中。

  一进阳城城门的地方有一座大宅邸,是阳城中的一个大户人家,宅子的主人是阳城有名的商业大家,名叫卓越,正如他的名字一样此人具有卓越的商业才华,原本他祖上都是在帝国作官的,可卓越却是开了先河,走上了商业这条路,本来家人都不愿意,可是后来卓越却越做越好,商业越做越大,家人也渐渐不再反对,时至今日卓越已经拥有巨额财富,在阳城更是举足轻重,甚至直接掌握着整座城市的经济。

  “…爹…爹…”听家里的丫鬟说今晚有元宵节的花灯会,此刻五岁的小卓闻早已坐不住了,这不正缠着父母亲带他去看元宵花灯会。

  “卓儿,爹爹和娘亲不能和你去,我们还有很多事要处理,下次爸爸妈妈一定带你去,好吗?”父亲慈爱的看着儿子,儿子自小十分聪慧,三岁就能阅读诗书,现在虽才五岁但已看了不少的书,之所以,给儿子起名叫卓闻也是希望儿子长大以后可以拥有远大的见闻和学识,考取功名,完成自己所没能完成的责任。

  “…嗯”懂事的卓闻,知道父母亲很忙便也没继续缠着点头答应。

  “卓儿真乖,娘亲让管家爷爷带你去好不好?”母亲充满爱怜的抚摸着卓闻的头,月光下的母亲显得更加慈祥美丽,眼波如水,母亲的眼神总是那么温柔,总是那么的令人迷恋,仿佛这一刻的凝视便是永远一般,小卓闻痴痴的看着母亲,笑嘻嘻的欣然答应。

  “妈妈…”

  “卓儿真乖…”随后便传来父母欣慰的笑声,看着卓闻的眼神,也满是宠溺之色。

  卓府气派非凡的门口

  一个胡子已经斑白的老人,虽然年纪已经很大了,可是从一脸红润的气色来看,身子绝对十分硬朗,肩上坐着一个小孩,他今天可高兴了,平时一般都在家里看书写字,,小孩无邪的脸上挂着胸无城府的笑容,用他白皙的小手拔弄着老人的白胡子,老人却也没脾气,怕是已经习惯了吧,只是故作生气的说道:“卓儿!你也不心疼你管家爷爷,老头子我都一把年纪了”老人也就嘴上这样说,但眼神中却尽是喜爱和欢欣之色。

  “嘿嘿…才不会呢,爷爷你能活几百岁,卓儿要永远拔爷爷的胡子”小孩睁着他孩子气的眼睛,继续拨弄着老人的胡子。

  “哈哈…你这小子”老人听后便大笑起来,老人虽然不是孩子的亲爷爷,但爷孙俩其实早已亲同爷孙。

  今晚路上的行人比往日要多上好几倍,远近的叫卖声也不觉于耳。在这个传统的大陆,元宵节是十分隆重的,有各中活动比如:看花灯,猜灯谜,耍龙灯,舞狮子,踩高跷,吃元宵,放烟花等等。

  此刻,整条街车水马龙,到处张灯节彩,人山人海,一眼望不到人流的末尾,到处洋溢着节日的欢乐气氛。

  小孩子本来就喜欢热闹的地方,卓闻看到这样的场景,兴奋的不行,到处看东看西,就跟没见过世面的傻小子一样。

  看见远处叫卖冰糖葫芦的小贩,卓闻就挪不动步子了,口水感觉随时都可能流出似得,爷爷看着卓闻的那个馋样,便只能他买了一个大大的冰糖葫芦,笑嘻嘻的拿在手中,卓闻这才消停了下来。

  “爷爷,快一点,我们到那里去”卓闻看见前方有舞狮子的表演,两颗大眼睛立即流露出神往的之色,拽着管家爷爷就往人群立钻。

  “好,好,随你,随你…”管家爷爷笑着应允,小少爷平时也没什么时间出来玩耍,自然是迎着小少爷的性子。

  “舞狮子”,又称“狮子舞”、“太平乐”,一般由三人完成,二人装扮成狮子,一人充当狮头,一人充当狮身和后脚,另一人当引狮人,舞法上又有文武之分,文舞表现狮子的温驯,有抖毛、打滚等动作,武狮表现狮子的凶猛,有腾跃、蹬高、滚彩球等动作。

  一些经典的诗文里面就曾经对其有过记载,比如《乐府杂寻》中说:“戏有五方狮子,高丈余,各衣五色,每一狮子,有十二人,戴红抹额,衣画衣,执红拂子,谓之狮子郎,舞太平乐曲。”又如,《西凉伎》诗中对此有生动的描绘:“西凉伎,西凉伎,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帖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诗中描述的是当时舞狮的情景。

  “好!好!…”舞狮子应是十分精彩,从阵阵和彩中便可以看出,只见场中央有两头是子时而腾越而起,时而又温驯的爬在地上,似乎真的如同真狮子一般,卓闻毕竟是小孩子心性,看了一会儿,便又嚷着要到别处瞧瞧,管家爷爷只好顺从这小子。

  “吃元宵喽!元宵不甜不要钱!卖元宵喽!元宵不圆不要钱!小二哥的元宵是圆又圆,一碗元宵满又满,三个铜币呀买一碗,汤圆汤圆卖汤圆,汤圆一样可以当茶饭,唉嗨哟........”

  远处卖元宵的小贩的叫卖声,顿时又吸引了卓闻的注意力。

  “爷爷…爷爷,我要吃元宵!”看见又香又甜的元宵,卓闻便顿时饥饿感又涌入脑中,嚷嚷着要吃元宵。

  “行,行,我的小少爷,随你,…”看着卓闻垂涎欲滴的模样,爷爷感到一阵好笑,随后,爷孙俩便朝卖元宵的走去。

  “您二位,请座!”小贩看到有客人来到,兴冲冲的连忙上去招呼。

  “吃元宵,吃元宵!”卓闻着急的招呼小二,感觉口水好像马上就又要流出来了。“呵呵…”管家爷爷和小贩看到卓闻的可爱馋样,不约而同的笑了出来。

  “请问二位您吃什么馅呢?我这里什么种类都有,有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为馅的元宵,不知二位喜欢什么?”小贩颇有些得意的说道。

  “豆沙,豆沙…”

  “呵呵…那就来两碗豆沙馅的吧!”

  没过多久,元宵就煮好了,小馋鬼卓闻早已是迫不及待,胡吞海塞的场面那是相当壮观,一个成语形容,霸气侧漏!

  俗话说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东方大陆也由来已久,是民间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

  这种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后称“元宵”,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元宵也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因地区而异。

  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元宵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同时,还要吃些应节食物,在10几万年之前时,浇上肉或便汤汁的米粥,豆粥的吃法便已存在。但当时这项食品主要用来祭祀,还谈不上是节日食品。到了一两万年之后郑望之的《膳夫录》才记载了:“汴中节食,上元油锤”。

  油锤的制法,据《太平广记》引《卢氏杂说》中一则“尚食令”的记载,类似后代的炸元宵。”

  而后王仁裕的《开元天宝遗事》记载:“每岁上元,都人造面蚕的习俗到数万年前仍有遗留,但不同的应节食品则较当今更为丰”。吕原明的《岁时杂记》就提到:“落日(注:指现在三大帝国之一,落日帝国)人,以绿豆粉为科斗羹,煮糯为丸,糖为臛,谓之圆子盐豉。捻头杂肉煮汤,谓之盐豉汤,又如人日造蚕,皆上元节食也”。

  “嗯…嗯,好吃,好吃”小卓闻边吃边模糊不清的发表自己的评价。

  “呵呵…别着急,慢慢吃”管家爷爷看着卓闻的吃法,感到十分好笑,又有些担心便叮嘱卓闻慢慢吃。

  “听说前面,举行一年一度的灯谜大赛,大家都去猜灯谜了,二位客官,可一定要去瞧瞧,听说还有不小的奖励呢!只可惜我还得照看生意,不能去瞧瞧”这小贩还真有意思,还给前面的灯谜大赛作起了广告

  嗯…嗯,我和爷爷马上就去”卓闻毕竟是小孩子心性,一听前面有好玩的,便马上就又要去看看,这不,马上的加快了吃元宵的速度,眼看就要吃完了。

(https://www.biquya.cc/id18712/1129704.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