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玄幻奇幻 > 天降领主 > 古代兵器大全 2

?

  剑:剑产生于商代,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特别是战国、秦汉战争史中,剑是步骑兵的重要武器。三国以后,剑退出了实战,逐渐由技击兵器演化为人们强身健体的器械。人们不断总结研究,创立了运剑之术,剑术也慢慢形成许多门户派别,各有所长,异彩纷呈,套路有太极剑、武当剑、醉剑、昆仑剑、七星剑、峨嵋剑、对练剑等。新中国成立以后,剑被列为武术竞赛项目。现代武术用剑的长度,规定为以运动员反手直臂持剑,剑尖达于耳垂为准。剑不开刃。剑的部位包括有:剑身、剑尖、剑锋、剑末、剑脊、剑刃、剑格、剑柄、剑首、剑鞘和穗。七星剑古代名剑。剑身近柄处饰有北斗七星文,故名。子午鸳鸯剑剑长三尺,剑身为扁平状,下部宽一寸半,上部宽八寸,剑身两侧为向上倾斜的尖剑,浑体如锯条,二剑之剑尖形式不一,一为半圆环形,如月牙状,月牙尖向外;另一虽也为月牙状,但其中部有一突出枪刺状枪头,剑把为扁平形,上扎布带,剑把上有圆盘铁护手,剑把一侧有月牙形护手刀,薄而锋利,剑把末有双棱形状枪刺,此器四面有刃,甚是锋利。龙泉剑古代名剑,亦称"龙渊剑"。出自河南西平县。取当地龙泉水淬剑而得名。逸龙剑剑身有龙形图案,因而得名。无剑穗,其剑术套路的主要击法劈、刺、扎、撩、点、崩、击、截、抹等。

  双剑:双兵器之一,两剑合拢似一剑,双剑的剑格(护手盘)各为一半,对合的一面为平面,使两剑合为一体。剑身与单剑不同之处为单剑两面有脊,而双剑仅一面有脊,对合面为平面,两剑柄首分别各配一根单剑穗。双剑同归一鞘。少林子母鸳鸯剑少林双兵器之一。全长三尺,为历代少林僧徒习武防身之用。龙凤双剑双兵器之一。浙江龙泉出此剑,在两剑有脊的一面分别配有龙(为右手所使之剑)、凤(为左手所使之剑)图案。两剑柄首各配一根双剑单穗,双剑同入一鞘。雌雄剑古代双兵之剑。舞练技法与其他双剑同。但制此剑之材料甚是高级。雌剑为左手使,雄剑乃右手使。拂尘剑古代异样双兵之一,为道家所使之兵械。由一把拂尘与一把单剑组成。

  软剑:软器械的种类很多,有些由于历史的变迁,逐渐难使世人所见,下面介绍两种鲜为人知的链子剑和剑鞭。链子剑明、清时代的一种软兵械。用一根长铁链将两把短剑相联,使用时能首尾相呼应。剑鞭软兵械的一种,由一把短剑与一根铁链相连接。剑长为3尺,有尖,两面有刃。链长为4尺,尾端一节连小锤加系彩绸,以作鞭用。

  枪:是一种在长柄上装有锐利尖头的兵械。枪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原始的长枪仅仅将木棒头削尖就是了。汉时的枪与矛的形制相似,多以长木杆或竹竿为杆,装上锐枪枪头,配以枪缨即制成。不同用途的长枪其长度各不相等。用于车战、骑战的枪显长,用于步战的枪显短,用于守城御寨的枪显长,用于进攻的枪则短。长枪可达八米之余,短枪可为一点三米之多。现代武术中枪术竞赛套路用的枪,其长度不能短于本人直立直臂上举时从脚至枪尖的长度。枪的种类很多。以宋、明两代为最盛,创造了式样繁多、用途各异的枪,广泛用于步兵和骑兵。新中国成立后,枪术被列为正式武术比赛项目。枪由枪头、枪缨、枪杆和枪镰等组成。

  枪头:也称枪尖。枪头为钢或铁制,古时以铜制。现代武术所用的枪头,式样为单个菱形,脊高刃薄头尖。

  枪杆:枪的组成部分。枪杆多用木制之,椆木最佳,合木软轻次之,白蜡杆更次之。枪杆后端要粗及盈地,愈向枪头愈细,枪杆要直而不曲,细而不软。枪缨:枪头下的装饰物。枪缨用犀牛尾、牦牛尾、马尾等制之,现常以纱、丝制之,多为红色。其用途在于,搏刺时枪缨抖动可以迷乱对方,并能挡血。平时演练时则可壮声势。长枪此种枪属明代兵器,枪头长三寸三分,重一两三钱,枪杆状盈。古矛枪明代铁兵器,枪头长七寸,重四两。其方棱扁如荞麦,前头尖锐,用于透刺。梨花枪是长矛和火器的结合型兵器。采用无缨的普通长枪,在原枪缨部位缚一喷火筒,同时点燃,用火药烧灼而杀伤敌人。药尽有可用枪头刺杀。药筒中喷出之药,如梨花飘落而得名。宋代李全之妻杨妙贞所创此枪套路,世称她"二十年梨花枪,天下无敌手"。钩镰枪枪长七尺二寸,其中枪头为八寸。枪头上尖锐,其下部有侧向突出之倒钩,钩尖内曲。枪杆长六尺,粗圆径为四寸,以木制成,杆尾有铁鐏,长四寸。九曲枪枪长一丈一,枪头如蛇形,顶尖而锋利,两侧薄刀,整个枪头长一尺余。明代马战的主要兵器。主要用法有:拦、拿、扎、刺、搭、缠、圈、扑、点、拨、舞花等。太宁笔枪枪头锐利,枪头刃下数寸装一小铁盘,上面有刃。因其枪头如笔状,故得此名。花枪枪杆长五尺,梭形枪头,枪头下红缨,枪杆粗不攻把。由于枪杆较细,抖动时枪头颤抖不停,使人难以捉摸枪尖戳处,使人眼花缭乱,故得此名。雁翎枪清代兵器。通体长七尺二寸,其中枪头为八寸,枪杆长六尺,粗约三寸余,硬木制成。枪头为炼铁所制,其式样与双钩镰枪相似。惟枪尖为扁平梭形状。杆尾有铁鐏,长为四寸。

  双枪:这里将双枪和双棍合并为长双械介绍。双棍两棍长度一样,一般与持棍者的身高差不多,使双棍要比使单棍难度大很多,初练时两棍匀调,容易互相碰撞,久练后方能掌握。双棍练舞花两手应错开方位,若左手在前,右手必在后,左上则右下,如此双棍才不致相碰。双棍与单棍材料一样,多以木蜡杆为主,但棍根与棍稍粗细比例不能相差太多。单头双枪采用白蜡杆为枪杆,钢制梭形枪头,枪头和枪杆相接处系扎红缨。单枪的长度,等于使枪者身高的一人一手高。双枪则稍短一些。双头双枪在白蜡杆的两头均装上枪头,双枪共有四个枪头皆配有红硬。双枪的长度与单头双枪同。

  矛:古代长兵器,起源于原始社会的狩猎工具。秦汉和三国时,多以长矛为主,用于马战。至两晋南北朝时,矛开始向枪的方面过渡及演变。蛇矛通体铁制,由矛头、矛柄、矛鐏三部分组成。矛头长二尺余,扁平,弯曲如蛇形,两面有刃,故称蛇矛。长矛矛头长七八寸,形如枪头,呈棱形。其下与柄相接,矛柄也可硬木制,粗如盈把,长一丈六余有余。矛鐏是柄的饰物,也有铜制者,呈锥尖形,可使矛插地而不倒。丈八蛇矛矛曲如蛇,长一丈八尺,故名。

  殳:古代长兵器。是一种直而长的打击兵械。由竹、木制成。殳长约一丈二尺,两端以铜、铁箍之。头顶端有圆筒形、多棱尖角形等。随着车战消逝而减弱了殳的实战价值和攻击作用,后逐渐将殳演变成棍、棒的技击器械。少林殳长一丈二尺,八棱形又作杵棒,约五尺,两端粗头各有铁刺百余,旁皆铁齿。

  棍:武术长器械。棍有木制和金属制两种。木制的棍有齐眉棍、三节棍、二节棍等。金属制的棍有铁头棍、浑铁棍、浑铜棍等。还有铁制的带齿带钩棍,如爪子棍、狼牙棒、钩棒等。棍是原始人类最普遍使用的兵械之一。各朝各代无论是军中武术还是民间武艺,都对棍尤为重视。新中国成立以后,棍列为武术竞赛项目之一。多用白蜡杆制。根据《武术竞赛规则》规定棍长不得低于本人身高。故有"棒齐胸、棍齐眉"之说。棍的部位可以分为棍身、棍根、棍梢三部分。棍头是棍杆较细的一端的顶部。棍根是棍杆较粗一端的底部,棍梢是棍杆中细的一头。棍术的技击特点是勇猛、快速、多变。其流派很多,仅明代就有少林棍、张家棍等十几种著名棍术。少林棍棍的一种。木制,长八尺至八尺五寸,通体一般粗细。相传为明代少林寺武僧习武所用。齐眉棍棍的一种。常以白蜡杆制成,粗有盈把,棍竖直与人眉高度齐,故得此名。盘花棍因其棍身刻有花纹,故得其名。盘花棍的用法主要有劈、崩、抡、扫、缠、绕、绞、云、拦、点、拨、挑、撩、挂、戳等。拐棍木制。在棍身中间有一突出横拐,长约七八寸,故名。其主要击法有劈、拦、挑、挂、戳、点、拨、撩、绞等。连珠棍由一根长棍和两根短棍组成。每根棍的两端各有一铁箍,箍上有铁环,互相连接。用时双手挥动长棍,同时带动二短棍。其主要用法有劈、拦、挂、甩、绞、绕、点、拨、等。水火棍古时供差役使用之棍。形如短棍。棍的一半涂红色,一半涂黑色。红为火之色,黑为水之色,故名。长梢子棍棍的一种。由长短不同的两根木棍以铁环相连接而成。短棍的长度是长棍的一半,练时单手握住长棍的端部,舞动时以长棍带动短棍。梢子棍的击法有劈、扫、挂、甩等,亦可双手持棍。两头梢子棍一根长棍,两头各一根短棍,以三个铁环与长棍相连接,三环的中间一环两侧也可以另加两环为响环,配有响声,舞动起来首尾相顾。连珠双棍由一根长棍和两根短棍相互连接而成。棍头之间三个铁环扣连。

  棍棒软械:二节棍传说宋太祖赵匡胤所创。原称大盘龙棍和小盘龙棍,但当时的大盘龙棍一端较短,一端较长,后来演变成现在的样子,即全长约三尺,棍身每节约一尺,与普通常见的三节棍粗细相同,中间有一铁链连接,也有一尺左右长。二节棍短小精悍,可以折叠,是防身御敌的重要武器。其威力很大。它可长可短,可以将二节棍叠在一起拿在手中使用,亦可以拿着任何一端使用。招式有点、削、抽、弹、扫、缠、拉、圈、提、敲、打等,还可以绞夺敌方之兵器。二节棍携带方便,使用灵活,是年轻武术爱好者最想学的器械。三节棍是以铁环串连三条等长短棒制成的兵器,也称"三节鞭"。三节棍全长等于练者直立直臂上举至手指头的高度。铁环直径约一寸,短棍间衔接处的棍端,各装牢一半圆环。棍质以白蜡杆为优。练三节棍时,可持中节用两梢节,也可两手持两梢节,用两梢短和中节。或者一手持一梢节,另一手持中节;用游离节。还可以只持一梢节,使用游离的中节和梢节。梢子棍是用铁环串连一长一短两节木棍制成的兵械。以棍的长短区分为"大梢子棍"、"小梢子棍""两头梢子棍"三种。小梢子棍有称"手梢子",由大梢子棍缩短而成。其梢子约长一尺,棍身约长二尺。后来出现的两节长度相等的"二节棍"和"手梢子"相似,既可单棍练习,亦可两手各持一棍运使。若双梢子同使,则威力无穷,是防身御敌的重要软兵器。少林手梢子少林长软双械之一。把长二尺,梢长八寸,三环套在一起,用时两把同使。铁链夹棒形似大梢子棍和鞭类二节铁鞭,由一根长棒以铁链与一根小棒头相连接,但此间连接之链比大梢子所连之环要长的多。

  棒:同属棍种。棒长约五尺,以坚韧白蜡木制之。棒身两端粗细不一,一端粗可盈把,此端是握手处。往上愈细,顶端粗为八寸。棒的种类较多,仅《武经》记载即有钩棒、抓子棒、狼牙棒、杵棒、杆棒、大棒、夹链棒七种。丈二棒其长度为一丈二尺,粗可盈把。棍术的特点是活动范围大,攻防意识强。主要用法有:出、归、起、落、吞、吐、沉、浮等。要求势势相连,一气呵成。杆棒长约六尺,粗可盈把,以白蜡杆或带有韧性之木制成。盛行于元宋时代。杵棒长五尺,尖长一寸二分。棒头的两端各长一尺五寸,上端植有小刺48个,下端植有小刺50个,小刺长五分,状如狼牙。杵棒具有刺、枪、劈、戳、撩、锯、扫等用法。狼牙棒长约六尺。棒头为蛋形圆木,上植许多铁钉,形如狼牙,故名。狼牙棒重而笨,一般为马上骑战所用。盛行于宋代军旅中。铁链棒又称"梢子棒""二节棍"。由两根长短不一的木棍连接而成。长棍约四尺,短棍一尺五寸。长短棍每段各有一铁箍,箍上带环。二棍以尺长铁链相连。用时双手握住长棍带住短棍。铁链棒动作灵活,可长可短。主要用法有劈、扫、挂、甩等。金箍棒也属棍的一种。棍长八尺左右,棍梢和棍根处均套有尺余长的铁箍或铜箍。金箍棒的主要击法有劈、崩、抡、把、扫、缠、绕、绞、点、拨、云、拦、挑、撩、挂、戳等。(另外,在《西游记》神话中的孙悟空所使之"金箍棒",主要用于降妖除怪,此乃神话不作为据)。

  铲:武术器械之一。是薄体阔刃的长兵器。铲是由生产工具演变而成为古代战争的兵器和武术器械。铲也是古代百姓和僧侣随行的武器。铲头一般是铁制,但杆有木或铁制两种。铲长六七尺。其中头长一尺二寸,扁平的呈弯月形,月牙朝上,忍薄而锐,向后渐丰厚,底部有一套筒与柄连接。铲柄尾部装有钻,可作刺点用。有的铲头,底部两角各凿一孔,上套粗大铁环,舞动声声作响,以增威势。主要击法有推、压、拍、支、滚、铲、截、挑、拨、劈、冲、摇等。月牙铲因其铲头如月牙而得名。金钟铲铲头外形似钟,铲刃朝上。铲柄长六尺。日月方便铲禅杖佛教僧人多持之。长约五尺,通体铁制。两头有刀。一头为新月牙形,月考处有四个小孔,分穿四个铁环,另一头形如倒挂之种,长约7寸。尾端两侧各凿一孔,穿有铁环,柄粗寸余。禅杖两头均可使用。宋代《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鲁智深擅此械。斧:古代兵器的一种。斧因其式样和用途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但大体式样基本相似,均为一面呈扇形刃,一面为长方形,下部装有木柄。斧的用法有:挑、拦、格、砍、抹、刺等。现代斧作为武术的器械之一,由于演练起来比较笨重,有的套路已经失传了,故而使用斧者已不多见。练习斧时,要求吞吐起落,粗犷豪爽的风格,舞动起来,姿态优美,是项很好的锻炼身体的武术器械。三板斧古代长兵器的一种,又名“马战斧”。相传为程咬金所用。斧阔五寸,柄长七尺。用法有劈、砍、剁、搂、截、撩、云、片、推、支等。大斧斧重柄长,斧头有铜制和铁制两种。斧头一面有刃,刃阔八寸左右,尾部厚而窄,并带有突出往下弯曲的尖角。柄长丈余。大斧用于仪仗之兵,也用于骑兵作攻城斩关或先锋拔寨之用。鱼尾斧斧头形似鱼故得其名。其主要用法有劈、砍、剁、搂、抹、刺、云、片、钩、挂等。宣花斧斧头刃的一面特别大,斧端之刺较一般长。其用法与斧同

(https://www.biquya.cc/id18497/1103774.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