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威廉下令陆军放弃从波罗的海方向向彼得堡进军的时候就已经意识到法国必然参战因为德军快速的突进并没有迫使斯摩棱斯克的俄军采取任何救援的行动,既然彼得堡已经不是“必救”之地,那么这也说明了亚历山大沙皇战斗到底的决心
而且当时德国方面曾提出一个十分宽松的方案:首先,俄国交还俄属“华沙大公国”领地,主要是华沙周边的波兰核心省份;其次,交换最后一次瓜分波兰时获得的领地,包括立陶宛西白俄罗斯和小部分西乌克兰;第三,以上所有土地上的俄国人拥有的土地矿产和房产等不动产由波兰政府以不低于市场价收买
但该方案被俄方毫不犹豫的回绝
既然俄国人的决心如此坚定,那么战争自然是短期内无法结束的,法国人自然会拥有更多的机会
所以,威廉果断下令放弃沿波罗的海方向的攻击,向后收缩兵力现在看来也算有点先见之明了
和法国开战早就在总参谋部的预料之中,因此军队调动依然有条不紊的进行
目前,德军全面动员后已经集结起70个步兵师,其中在东线仅仅濒了7个师协助奥军和波兰独立军对俄作战剩余63个师将全部投入西线作战,其中在阿尔萨斯和洛林前线集结了20个师,在斯特拉斯堡和莱茵河右岸的巴登和普法尔茨共集结了20个师,从东线撤下来的13个师则正在分别从西里西亚和东普鲁士乘坐火车向西转移
法国人的动员速度也十分迅速,普法战争结束后,法国陆军对动员制度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仅专门用于军事用途的铁路就修建了近千公里,如今战端再开之时终于见到了成效东线战斗打响后,法国进行部分动员,仅用一个月时间便将全部60个步兵师中有50个调集到前线,大部分炮兵和全部骑兵也已经完成集结剩余的10个步兵师中有5个正在巴黎转车,另外5个则负责守卫南部的法意边境一带,防止意大利人的偷袭,毕竟德奥意的三国同盟关系早已不再是秘密
宣战后的两天内,法德两国边境地区居民被大规莫移到后方,双方均派出大股骑兵部队越过边境展开侦查
“德国人在莱茵河以西的前线地带总计建立了三个大型要塞和七个中型要塞,这些要塞的防御工事和我们预想的基本一致,那就是密集的铁丝网和壕堑并配以大量的永固型掩体和炮台如果我们强攻必然会遇到比东线俄国战场更为困难的情况此外,这些要塞都建于交通要道,以洛林高原的地形,要想全部绕过这些要塞是十分困难的所以我认为三号方案依然是我们当前的最优选择”在9月4日的作战决策会议上,尼克劳斯将军和包括总理在内的众人分析道
这已经是五天来的第三次会议,争论的焦点依然是采取第几号作战计划
针对德军强有力的要塞防御,部分法军将领建议采用早先制订的三号作战方案:从瑞士边境的米卢斯一带攻入阿尔萨斯,然后一路向前推进到莱茵河,之后沿着莱茵河向下游推进,如此以来,在战事初期可以有效避开德军在莱茵河以西最强大的三个要塞:梅斯萨尔堡和斯特拉斯堡
此种情况下,由于战场狭窄,德军将拥有很多的机动兵力从两国边境地带的宽广地区攻入法国,而这正是法军梦寐以求的多年来,法国人为了防御德国的进攻在边境地带修建了复杂的防御工事,纵深40公里,远远比德国的防御工事要复杂的多在己方的预设战场作战,法国总参谋部还是有把握重挫德军的
不过三号作战方案还是有不小的毛铂那就是法军的突破后固然不的背后和侧翼,因为背后是瑞士,侧翼便是莱茵河,但进攻的线路也被死死的限制赚只要德军回过头来重新在后方拉起一条防线,法军依然毫无办法最多就是切断莱茵河的航运,但战略意义不大而要想进一步打过莱茵河,那么萨尔堡和斯特拉斯堡要塞还是无法绕过的坎
可以说,三号方案的精髓在于“引蛇出洞”,假如德国人不上当,老老实实的原地防御,那么这个方案就没有太多可取之处了因为从边境地区发动进攻会对后勤造成巨大的压力,而德军将享有内线作战的优势
“现在俄军急切的盼望我们发起全面进攻,以吸引德军更多的兵力但是这种边路突破的办法,德国人只要收缩防线,我们还是毫无办法的,根本就无法大量歼灭敌军的有生力量最主要的是我们的40个师无法展开,而他们只用20个师便可以牵制我们的攻势”一位长相十分干净而有些清瘦的将军柔声说道,此人便是法国陆军总司令让科勒尔上将
让科勒尔将军继续补充说道:“诸位请不要忘记我们当前的最大优势是什么?那就是兵力按照我们预先的估计,德军动员后的总兵力比我们高出10个师左右,那就是70个师,根据俄国人的判断,他们在东线投入了不下于30个师的兵力,其中一线和二线各有15个师如此,他们在西线最多能够动用的兵力是40个师,考虑到两线作战的弊端,他们无法在短时间内把人力物资和运力全部投入到西线因此,开战后的第一个月是我们发动进攻的最佳时间,一旦俄国人的波兰突出部被消灭,德军便可以抽调更多的东线部队投入到西线战超我们的优势也将不复存在要知道,德国人在历次战争中能够击败我们全是靠人数上的优势,无论是在1816还是在1870年,在局部战场上,他们用于攻击的兵力总是我们的两倍以上甚至五倍之多现在既然兵力的优势在我们一方,那我们自然要坚决的抓住这转瞬即逝的机会,以二号方案为蓝本,对德国人发动暴风骤雨般的雷霆攻势,一举将他们打垮,可以说接下来一个月的战局将决定本次战争的最终结果”
让科勒尔将军说到激动之处,双手握拳做出斩钉截铁之状,由于语速极快,他细细的脖子上,喉结飞速的上下翻动着,十分的惹眼
“我同意科勒尔司令官的看法”法军总参谋部作战处长韦维尔上校说道:“三号方案的逻辑出发点是建立在持久战对我们有利的基础上,只有这样德国人才不得不对我们的筑垒地区发动进攻但现在的情况是,俄军的表现极其糟糕,被德军击败是迟早的事情,所以与其等待俄军主力被歼灭后,德国集中力量对付我们,倒不如我们主动出击去争取胜利,虽然萨尔堡是一个坚强的要塞,但战争不可能没有牺牲,必要的牺牲是值得的退一步说,即便我们采取三号方案占领了阿尔萨斯地区,可是下一步无论渡过过莱茵河还是攻击洛林,都必须攻克萨尔堡或者斯德拉斯堡其中的一个此外,我还要补充一点,当我军攻克了萨尔堡并歼灭德军主力之一部,那么我们就掌握了战略的主动权,届时我们大可以向西攻击洛林地区以优势兵力将梅斯的德军困在要塞中,然后占领洛林全境如此,当德军调回东线兵力之时,就只有和我军在洛林展开决战,否则德**工生产会因为失去洛林的铁矿供应而陷入瘫痪”
二号方案在战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总参谋部内部认为最佳的进攻方案其要点在于:首先,洛林数百年以来一直法国人的固有地盘,当地的法语居民占大多数,法**队在这里作战将有主场之利;其次,洛林还是德国最主要的铁矿石产地,德国钢厂90%铁矿石都来自洛林,拿下洛林会对德国工业造成严重的影响
当然,攻击洛林也有一个无法回避的困难,那就是梅斯要塞掌握在德军的手中
梅斯是洛林地区的首府,坐落在摩泽尔与塞尔河的交汇处,邻近比利时,是法国通向西欧诸国重要的交通枢纽,位置十分重要,在军事和商运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梅斯在历史上就是重要的防御据点,其城市名来源于古拉丁文起初,罗马人为了加强他们北部边界和部队转移中的安全,出兵攻占了梅斯,并在此修筑了防御工事,从此,围绕着梅斯开始了连绵不断的战争公元6世纪左右,梅斯又被匈奴人攻占,此后,梅斯接连被日耳曼人高卢人以及神圣罗马帝国占据,1552年,亨利二世在领土吞并的过程中成了“三教区”的统治者,从此,该城市从神圣罗马帝国中解放出来自此,梅斯开始成为法国的军事重镇,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1500年来,梅斯城不断的进行着翻修老城区和建设新城区的工作,伴随城市的规模的扩大,其在军事上的意义愈来愈突出,以至于梅斯作为一个巨大的要塞的名声压倒了其作为一个城市的名声不论是在战争或者是和平时期,梅斯都在不停的建设,有时是法国人来建设,有时则是德国人或者别的,但是不论梅斯如何发展,重视防御这个主题总是贯穿其中
17世纪,法国的国王们把梅斯变成了一个大堡垒,挡住德国通往法国心脏地带的大路,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它就是马奇诺防线的祖先“联合行省”在梅斯的后面修筑了碉堡与河道,阻挡了西班牙的入侵长达八年之久,其坚固程度可见一斑年普法战争期间,法军在马斯拉图尔圣普里瓦特和格拉沃格特等战役中连遭惨败,色当战役结束两个月后,巴赞将军所部17万人最终在梅斯投降
毛奇曾说,一个梅斯要塞可以抵得上五个师的兵力,对此法国人也是心知肚明的按照二号方案,法国必须保证前线的总兵力要多于德军,只有这样才能对梅斯要塞围而不攻,从而牢固控制莱茵河以西的全部地区诚如普法战争中,普军所采取的策略
“在德军的全部要塞中,梅斯萨尔堡和斯特拉斯堡是最为坚固的三个大型要塞这其中梅斯要塞最是易守难攻,因此二号方案才要求对梅斯围而不攻,但是必须强行攻下萨尔堡拿下萨尔堡后,我们就打通了进军斯特拉斯堡的大路,同时还可以把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德军分隔开来根据最新的侦查情报显示,萨尔堡在开战以来并未增派更多的驻军,或许是因为要塞已经无法再容纳更多的军队,这是一个好消息相比较而言,无论梅斯还是其他中型要塞,最近两个月守军人数都增加了不少尤其是米卢斯和科尔马这两个三号方案中必须攻破的要塞,驻军人数更是增加了一倍以上虽然还没有特别确切的情报,但每个要塞的驻军估计不会少于三万人”让科勒尔将军一边说,一边指出地图上要塞的位置,因为参加这次会议的还有总统和数位内阁官员
“诸位不必因为俄国人的糟糕表现而过高估计德国人机枪的威力,俄**队从来都没有足够的火炮,就算有火炮炮弹也总是不够,至于炮手的准头更是差的太远只有在没有火炮支援的情况下,机枪才会是变成无敌般的存在其实这**克沁机枪并不是什么新式武器,英国人早在十多年前的祖鲁战争中便用过这种武器”
末了,让科勒尔将军特意对总统和内阁成员解释了一句:“就是拿破仑四世阵亡的那次”
a
手机用户请到阅读
a
(https://www.biquya.cc/id18393/1054658.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