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逍遥小县令:公主找上门 > 第45章 天命已到

“放心吧,许大人,给我一年,不,半年的时间。”

“我保证给您一支强大的骑兵军队。”

“到时候,别说是咱们这太平县的周围,就是大江南北,哪里都可去得。”

闻言,许清点点头,“好,你有这番豪情,那我就心满意足了。”

“你准备要多少钱来招兵?”

“大概先拨三十万两用。”他抱拳说道,“这样应该够他们今年明年的花销了。”

“汤师爷,记录一下,先拨他们五十两的银子,务必要培养精锐,这方面,不要省钱知道么?”许清说道。

“毕竟,接下来我们可能面对的,是那一伙黄氏乱军的南下,据消息称这些人有将近十五万人之巨,简直如同蝗虫一般。”

“走到哪里,吃到哪里,现在多半已经听闻我们太平县的名字了。”

“因此,很可能就要过来,这是一场恶战,必须全力好生应对。”

“是,许大人,您放心吧,那姓黄的要是敢来,老子拿大炮轰的他屁股碎成八瓣儿!”他激动的两眼放出金光来。

“去办吧。”

“是。”

“许大人,卑职也有话斗胆要说。”

“许大人,我也有。”

“许大人,不能厚此薄彼啊。”

“就是,就是许大人。”

此时,汤师爷看在座的诸多军部以及商部的成员,都趁机提了机会扩建。

而许清也都一一满足了。

他也是立即说道:“许大人,我们这太平县的建设,还是不能松懈啊。”

“不管是周围的水利,还是电路,工厂区,以及服务区,加油站的建设,都要加油提速了。”

“您之前答应安排那么多的工程队去国外工作,那我们太平县本地的建设怎么办?”

“这个很简单,就从我们太平县本地招人就可以了,马上就有饥饿的流民,大规模侵袭我们这里。”

“所以,我们也可以安排流民,进入工程队,进行培训,优者录取进行工作。”

“这,这些流民是否值得可信?”

“这个简单,建立一个干部培训加上评审制度就可以了,到时候我来亲自安排制定。”

许清说完,对汤师爷点点头,同时,伸出一只手来,表示不必再议。

“就是,汤师爷,许大人都已经发话了,你还磨叽个什么。”

汤师爷此时,还想要说些什么。

“难不成,你还要质疑我们许大人的英明决策么?”

“许大人做的事情,不用你来考虑对错。”

“读了几本酸臭儒书的秀才,也敢来这里论起长短了,真是不识好歹。”

“哎。”汤师爷闻言,顿时也是十分无奈。

秀才遇见兵,是有理说不清。

此时,他看向了一旁另外一位军师,贾羽。

贾羽是个文化人,总能听懂吧?

他可是号称跟卧龙齐名的谋士。

当初他看了许清研发的坦克之后,毛遂自荐而来。

由此。

和另外一位水镜先生、汤师爷他们三个人一起,合为许清手下的三大军师长。

“贾羽,你就没有什么话说么?”

“我有什么话?”贾羽闻言,老神在在地坐着,眼睛都快闭上了。

汤师爷有些急了,说道:“贾羽,你装糊涂是吧。”

“我们这样扩军下去,哪里能没有隐患?朝廷怎么可能容忍我们一个地方小县,坐大至如此地步。”

闻言,贾羽轻轻摇了摇羽扇,说道:“那你就叫朝廷来管呗,怕了他是怎的。”

闻言,汤师爷气笑了,“你这叫说的什么话,还叫朝廷来,真要是来了,是降是叛?”

“如今我们摊子铺的这么大,你以为好收场?”

“怎么不好收场,现在明眼人已经知道我们是多大势力。”贾羽再摇一把羽扇,眯着眼睛看一眼许清。

越看,越觉得,这就是妥妥一个天降英主啊。

绝对有高祖之风,光武姿容。

如果有机会的话,说不定能够兴复汉业,重振荣光也说……

此时的贾羽,心里边,是有一番宏图伟业。

他并不知道,许清的心里,一门心思的就想着挣钱,就想着怎么发展科学技术。

对于出去征战四方,平定动乱,那是一点兴趣都没有的。

“你的意思是?”此时,汤师爷也反应过来了。

“要让我们许大人……”

“当然,妙也!妙,妙妙妙!”贾羽连说了三个妙字,脸上也是笑开了花。

“对,对极了。”汤师爷也露出一个极其猥琐的笑容。

“就是如此。”

两人都没有说出来到底是什么,但他们仿佛已经在无形之中统一了意见。

“这件事,你同许大人讲过了吗?”

“哎,低了。”贾羽用扇子指了指汤师爷。

“这种事,若还要商量的话,岂不是显的你我这些个做谋士的,太没有眼力谋略?”

“此乃是半推半就,天命神授之事,岂有许大人自己来说之理?”

“说的也是,是我落了下乘。”汤师爷聊着,又问一句,“有武将吗?”

“当然有,全部一致通过这个意见,不然今日为何那刘世安要增兵?那就是怕兵力不够啊。”

“好好好,此事甚好,我也觉得应该如此,毕竟,我们已经如此壮大了。”

“我起个头。”贾羽说完,直接站起身来。

许清看见了,问道:“贾羽,你有什么事?”

“许大人,太平县有今日之盛壮气象,乃拜大人一人所赐,大燕国乱,而我不乱,大燕国荒,而我不荒,此乃天意天数啊。”

“我观大人乃是器格神具,天生神人,行事有高祖之风,光武之姿,所行乃大事,所思乃大谋。”

“处处彰显不凡。”

“而当今大燕,国主昏庸,奸臣祸国,致使社稷混乱,民不聊生,是谓国政无道,天亦哀怒,地生天灾,水生洪涝。”

“蝗虫飞东南境千里而食,过境后饿殍遍野,乱军四起,盗匪横生。”

“如此之势,须有一位天命之主,克定祸乱,制衡四方也。”

听见这话,刘世安站起来说道:“是啊!许大人,您听听,这就是天命啊。”

“您看看,这一次,可谓是万国来朝,每一个都拜服,不知道的还以为我们太平县自成一大国呢。”

“天明在身,天命在身,不得不从也。”

“什么?”许清一听

(https://www.biquya.cc/id173666/56793108.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