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重男轻女的时代烙印
佟晓梅收到了远在城里的父母的来信,但看完了信上的内容后,她就陷入了沉默。
因为她的父母在信里说,佟晓梅身为知青,去下乡也有好几年了,期间一直也没见有能回城里的机会,所以她的父母在信中明确表示,以后家里的城市户口和房子将留给她的弟弟,而非她这个下乡多年的知青女儿。
这不仅仅是财产分配的问题,更是对佟晓梅身份和价值的否定。
在这个年代,社会风气尚未如今日般开放与平等,重男轻女的观念在一些家庭中仍然根深蒂固。
受传统儒家思想和封建残余思想的影响,重男轻女的观念在当时的社会中普遍存在。
许多家庭认为儿子能够传承家族血脉、延续香火,并承担赡养父母的责任;
而女儿则迟早要嫁为人妇,成为别人家的人。
因此,在户口分配等家庭事务中,女儿往往处于不利地位。
这个时候的户籍制度严格区分了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即城市户口,且户口迁移受到严格限制。
这种制度使得户口成为一种稀缺资源,尤其是在城市地区。
在计划经济时代,家庭资源相对有限,包括粮食、布匹等生活必需品以及教育、就业等机会。
而家庭户口往往意味着更多的资源和机会,它不仅仅是一个身份的象征,更是关乎着个人的教育、就业乃至未来生活的方方面面。
为了最大化家庭利益,许多父母会选择将有限的资源倾斜给儿子,以确保他们能够获得更好的成长和发展机会。
因此,对于许多家庭而言,在家庭内部进行户口分配时,往往会出现优先考虑儿子的情况。
儿子通常被视为家庭血脉的延续和未来的经济支柱,所以宝贵的资源往往被优先考虑留给儿子,女儿则往往被忽视或置于次要地位。
佟晓梅的家庭也不例外。
尽管她从小聪明伶俐,勤奋好学,但在父母眼中,她始终是个女儿,是那个终将嫁作他人妇、成为别人家的人的存在,无法与家中的儿子相提并论。
而佟晓梅的弟弟作为家中的独子,自然承载了父母更多的期望和寄托。
因此,当家庭面临财产分配时,她的弟弟成为了不二之选,而下乡知青、归期未定的她,则成了被“抛弃”的那一位。
收到信的那一刻,佟晓梅的心如刀绞。
她并非不明白父母的用意,只是这份明白让她更加痛苦。
她曾无数次幻想过,如果自己是个儿子,或许就能得到父母更多的关爱和重视。
但现实总是那么残酷,她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梦想和希望一点点破灭。
泪水在眼眶里打转,但她强忍着不让它们落下。
佟晓梅的故事并非个例。
在这个年代,许多女性都面临着类似的困境和挑战,往往要承受更多的不公与偏见。
她们或因为性别而受到歧视和排斥,或因为家庭背景而失去平等竞争的机会。
这封信,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了这个时代背景下家庭财产分配的不公与偏见。
对于佟晓梅来说,这封信无疑是一次沉重的打击。
她的心情连续低沉了好几天,任凭陈凡从镇上搜罗了不少新奇的小玩意儿,都没能唤起佟晓梅脸上的笑容。
久而久之,陈凡也觉得累了。
这天他推着一板车的猎物来到皮货行换好钱后,就在皮货行外静静地坐着,一动不动,仿佛所有的喧嚣都与他无关。
这几天佟晓梅的心情连续低沉,仿佛整个世界都失去了色彩。
她的脸上失去了往日的笑容,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忧郁和沉默。
陈凡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他试图用自己的方式去安慰佟晓梅,从镇上搜罗了不少新奇的小玩意儿,希望能唤起她的笑容。
然而,这一切努力似乎都徒劳无功。
佟晓梅始终笑不出来,心情低落导致她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
陈凡感到前所未有的挫败。
他渴望能为她分担一些压力,却发现自己帮不上什么。
这种感觉,让他感到无比的疲惫和无力。
这天,陈凡像往常一样,推着一板车的猎物来到皮货行。
他熟练地与老板谈好价格,将猎物换成了一笔不小的收入。
然而与往常不同的是,他没有像往常一样急着回家与佟晓梅分享这份喜悦。
而是选择在皮货行外坐着,一动不动,消耗闷气。
夕阳的余晖洒在他的身上,为他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却无法照亮他心中的阴霾。
陈凡的思绪在脑海中翻涌着,也不知道该如何去安慰佟晓梅那颗受伤的心。
他只能默默地坐在那里,任由时间一点点流逝。
就在这时,一阵风吹过,带来了李婉清的气息。
这天李婉清特意挑选了一件颜色鲜艳、款式新颖的碎花裙,显得温婉大方,质朴纯真。
除了衣服,李婉清还特意在发间插了一朵刚摘下的野花,手腕上戴着一串用彩色丝线编织的手链。
这些看似简单却充满心思的装饰,让她在人群中顺利脱颖而出。
打扮完毕后,她像往常一样,在皮货行附近徘徊等待。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李婉清的心情也变得越来越紧张。
她不时地看向皮货行的门口,期待着陈凡的出现。
然而,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却始终不见陈凡的身影。
她开始有些焦急起来,担心自己的计划会落空。
就在这时,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了皮货行的门口。
那个人正是陈凡!
他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但情绪并不高。
李婉清立刻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保持镇定,然后缓缓地向陈凡走去。
当李婉清走到陈凡面前时,她假装惊讶地喊道:“哎呀!真是巧啊!又在这里遇到你了。”
陈凡听到李婉清的声音,眼中闪过一丝惊讶,本想唤她一句,但又不知道该怎么称呼李婉清,于是只能复制粘贴式的方式开口:
“哦?真是巧,你是来皮货看货的吗?”
李婉清微笑着摇了摇头,说道:“不是。我是刚好路过这里,看到你来了就过来打个招呼……你最近怎么样?打猎还顺利吗?”
(https://www.biquya.cc/id173643/56793082.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