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都市言情 > 重回七零:知青媳妇送上门,我打猎养家 > 第121章 先找村长拍板,把山地弄到手

第一百二十一章  先找村长拍板,把山地弄到手

任小波忍不住指着任老三的鼻子骂道,“你怎么可以拿着自家的东西去杀人?那岂不是很容易被人给发现吗?”

他的语气中充满了恨铁不成钢的无奈和愤怒。

任大海也忍不住跟着骂了一句:“真他娘的蠢货!”

任老三低着头,不敢直视任大海的眼睛。

他捧着血刀呆立在任大海面前,遥望着院子里厨房的方向。

厨房里,褪色的灶王爷画像被蒸汽熏得卷边,画像下压着张泛黄的《生猪屠宰许可证》。

他忽然想起去年腊月,也是在那口铁锅前,任大海教他如何把病死的猪崽混进年货里。

那时锅里的血沫子,和现在刀上的颜色一模一样。

任小波看着这把菜刀就觉得闹心。

他叮嘱任老三:“这把刀沾了人血,以后怕也是不能用来继续杀猪了。”

“你赶紧把这刀给洗一洗,然后找个没人的地儿扔了去。记住,一定要处理得干干净净的,不能留下任何痕迹。”

“明白,”任老三点头,“那老王家里那边该咋办呀?也一并给做了吗?”

他说这话时,墙外恰好滚过闷雷,惊得院里拴着的看门狗狂吠不止。

“你当杀人是杀鸡呢?说杀就杀!”

任小波差点被任老三的愚蠢给气到。

他瞪大了眼睛,狠狠地盯着任老三看了一会儿,才继续说道:

“你小子给我听好了!杀人这种事情可不是闹着玩的!一旦被发现了后果不堪设想!我们必须做得天衣无缝才行!”

说到这里,任小波摸出两斤粮票拍在桌上,嘱咐任老三说:

“明天你去找刘会计,跟他说老王偷了储备粮,畏罪潜逃不见r  了……记住要说得自然点,不要露出破绽。”

“然后你再去供销社扯块红布,给老王媳妇送抚恤,就说这是村里对她的补偿。”

说完,他从裤腰暗袋摸出三张布票塞到任老三手里,其中一张盖着“军用特供”的蓝章,那是去年倒卖民兵训练物资时截留的。

“行。”

任老三点了点头,收下了那粮票和布票,转身去忙活了。

任小波扒着窗缝往外看,暴雨中隐约见着任老三把菜刀按在磨刀石上来回拖动。

混着血水的锈水顺着沟槽流进韭菜地,那些本该在五月收割的蔬菜,此刻在闪电中显出紫黑的异色。

任小波看着他的背影,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寒意。

任老三这小子干活只有一根筋,不是直接莽上去,就是动手解决人,迟早是个祸端。

任大海坐在昏黄的煤油灯下抽着旱烟陷入了沉思。

他也在思考着如何善后如何摆脱这个麻烦。

惊雷再起时,任老三已经拿起那把杀猪刀,消失在雨幕里。

外头雨势越来越大,屋里的光线暗了不少。

任小波点起了蜡烛,火光照亮他扭曲的脸:“等雨停了,先去公社开证明。”

“我记得陈凡那木屋在卧牛岭东麓,六三年划界时归生产三队……然后我再去跟村长打声招呼,让他行个方便,直接拍板把那木屋和地都卖给咱们。”

任大海默默地回到炕上,继续嘬着他的旱烟,“这雨看来一时半会儿停不下来,要不你还是等明天再去吧。”

任小波看着渐大的雨势,对着雨幕啐了一口:“妈的,这雨下得像天要漏了似的,看来今天是出不去了,等看这雨啥时候才能停吧。”

阴雨绵绵下个不停,招待所二楼的房间里逐渐蔓延出点点霉味,霉斑在石灰墙上爬出诡异纹路。

但被安置在这里暂住的陈凡和佟晓梅毫不在意,因为俩人正和方书记一起享用着早饭。

相比于外面的世界来说,这里已经算得上是一个避风的港湾了。

虽然这顿早餐也只是清单的咸菜瘦肉,比不得早已经天天吃肉的陈凡自己家,但这点菜也已经比不少百姓家里吃得好了。

在这个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能够吃上一顿有肉的早饭,已经足以让很多人羡慕不已。

而这一切都是方书记为了照顾他们而特意安排的。

陈凡看着眼前的饭菜,神色淡然。

佟晓梅则显得更为兴奋一些。

相比于平时慢条斯理的吃饭,她早早就吃完了自己的那份早饭,看着眼前的方书记,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方书记,凡哥他每天除了在山上打猎之外,天天都在学习中央文件。咱们家卧室床下可堆了整摞看过的《红旗》杂志。”

她的语气急切而诚恳,仿佛要急于证明陈凡的清白与无辜。

“总之,凡哥是绝不可能做出偷猎珍稀动物和投机倒把的事情的……”

说到激动处,佟晓梅的声音微微颤抖起来。

她的手不自觉地伸进了挎包,那里藏着一本红色塑料封皮的《主席语录》。

在这个特殊的年代里,《主席语录》几乎成了人们行为的唯一准则和判断是非的标准。

印着“备战备荒”红字的搪瓷盆里,咸菜汤浮着星点油花,倒映出佟晓梅攥着《主席语录》发白的指节。

陈凡看到佟晓梅的动作,心里不禁暗暗叫苦。

这个傻姑娘,莫不是还想着用最高指示跟人理论?

陈凡轻轻地拍了拍佟晓梅的肩膀,示意她冷静下来。

但佟晓梅却像是没有听到一样,她突然挺直脊背,目光直视着方书记。

“方书记,凡哥猎到的动物,都是生产队批准的名单上的野物。关于猎杀东北虎、银狐皮和紫貂的事情肯定是任家的人栽赃!”

“如果您还是不信的话……”

说到这里,她突然扯开自己的棉袄,露出里面缝着暗袋的里衬。

她从陈旧的棉絮暗袋里掏出一叠盖着供销社蓝印的供应券票据,递给了方书记:

“这些是陈凡每次去供销社的换购记录,上头还盖着公章的!”

她的语气坚定而有力,仿佛这些供应券就是她最有力的证据。

有张“野兔换煤油两斤”的凭证飘到方书记碗边,油渍在“为人民服务”的字样上晕开

方书记接过供应券,一张张地仔细查看起来。

他的眼神微眯,仿佛在思考着什么。

料峭的春风卷起散落的纸页,其中一张印着“凭此券可购煤油两斤”的供应券随风飘落,陈凡眼疾手快地捡起它。

(https://www.biquya.cc/id173643/56793032.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