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天命九皇子 > 第312章 诬陷

萧澈的脸上露出一丝奸笑,然后在梅姑娘的耳边轻声说着。

听到萧澈的话,此时梅姑娘也是觉得不可思议。

这个燕王,果然不是什么好人。

既然自己想要跟着他去边关,当然只能够听从他的安排。

这五天的时间之内,李嫣已经充分接手了二皇子在皇城之中的产业,然后在最快的时间之内转手出去。

本来可以卖出三千万两的银子,但是因为要以最快的速度转手,最后只卖出了两千八百万两。

但是萧澈对这个数字已经是非常的满意,至少接下来的这段时间,不要再为锦衣卫的昂贵花费发愁。

除了这些之外,能准备的一切东西已经全部都准备好,可以说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锦衣卫的将士们也已经全部告别了自己的家人。

这五天的时间,萧澈给整个部队放假,让他们跟自己的家人道个别。

要知道,这一别很多人已经可以算得上是永别。

萧澈虽然自问算不上什么好人,但是绝对不是没有人情味的人。

有的将士离开边关之前,甚至已经写好了遗书。

这一次一去不回,便一去不回。

五日之后,便是萧澈前往边关的日子。

景帝亲自率领着朝廷之中的所有大臣和皇子们给萧澈送行。

他们一直走到皇城的东门,景帝此时才驻足停下。

这一次跟往常不一样,平时的时候景帝都是最后的时间出场。

但是现在,景帝却是率领着一众大臣早早的来到了皇城的东门口,可以说是给足了燕王的排面。

在场的所有人包括景帝都在等待着萧澈和锦衣卫的来临。

如此之大的阵仗,此时也是吸引了很多大夏百姓的围观。

这么多的日子以来,皇城之中一直流传着九皇子萧澈的传说,如果不是现在景帝和文武百官就出现在他们的眼前。

他们之中的有些人恐怕还是不相信景帝会让自己的儿子到边关参战。

“想不到九皇子真的去边关参战,实在是我大夏的荣幸。”

“圣上圣明啊。连皇子都能去边关征战,我们这些百姓有什么理由不为大夏效命?”

“这一次九皇子去边关,一定会将楚国的那些贼寇打的落花流水。”

“希望九皇子能够为我死去的兄长报仇,让楚国的那些混蛋血债血偿!”

……

此时萧澈还没有达到现场,很多人已经开始议论纷纷。

他们没想到景帝居然真的这么深明大义,将自己的儿子送去边关这是在开创大夏皇帝的先例。

可以说景帝仅仅是这个做法,便足以将自己和九皇子的名字永远光荣的留在大夏的史册。

不过这些百姓,只能在远方默默的观看。

周围有很多的侍卫在前面拦着他们,现在是关键时期,若是百姓之中有什么敌国的杀手,刺杀景帝的话,所有人都担不起这个责任。

毕竟这样的事情不是没有发生过,大夏的第二任皇帝便是被藏身于百姓之中的侍卫刺杀。

百姓的情绪非常激动,但是此时景帝却是坐在銮驾之上,满面愁容。

如果不是必要的话,自己真的不会送九皇子去边关。

这个孩子若是在皇城继续这样发展下去的话,绝对有想不到的成就。

不管在哪个领域,景帝感觉萧澈都能带给人出乎意料的惊喜。

这么多年,自己实在是非常亏欠九皇子。

现在他刚刚为大夏立下了很多的汗马功劳,但是没想到又要出征边关。

作为一个父亲,他真的不想这样做。

但是作为大夏的皇帝,他没有选择,只能够这么做。

“你说,老九这一次到边关,能不能战胜楚国的士兵。”

景帝询问着身边的二皇子萧辰。

明显现在景帝已经将二皇子当作自己的接班人在培养。

“九弟聪明机灵,武艺高强,一定可以战胜楚国!”

二皇子即便对萧澈非常不爽,但还是装作非常不舍萧澈的样子,“上次在北苑的比武,父皇应该已经知道九弟的身边有不少厉害的人物,九弟本身也是武艺高强,我想应该不会有什么危险,若是九弟凯旋,儿臣愿意亲自出城迎接九弟。”

嘴上虽然是这么说,但是二皇子知道萧澈这一次是必死无疑。

这五天的时间,二皇子和司马南也没有闲着。

要知道萧澈一下子吃掉自己这么多的产业,自己肯定要让它加倍的换回来。

萧澈这个混蛋,不出意外的话应该是永久留在边关了。

现在二皇子得知司马南已经跟楚国的一名将领产生了联系。

到时候里应外合,可以直接将萧澈拿下。

现在萧澈就是他们心中最大的心结,若是萧澈不死掉的话,他们晚上根本就睡不着觉。

他们害怕太子谋反一案的真相从萧澈的手中泄露出来。

为了让这个秘密永远成为秘密,只能让萧澈永远的在这个世界上消失。

通过这么长时间跟萧澈这个混蛋的交往,二皇子知道萧澈之所以这么急切的想要去边关说不定是真的想搞点事情。

看来自己之前给这个混蛋安的罪名,根本就不是在诬陷他。

不过,这只是二皇子自己的直觉,根本就不敢跟景帝说。

现在自己根本就拿不出什么证据,若是跟景帝开口的话,二皇子此时丝毫不会怀疑,景帝一定会给自己一个非常响亮的耳光。

不说是景帝,在场的众人恐怕没人相信,甚至有人还会说自己是疯子。

要知道现在自己虽然被景帝口头立为太子,但是还没有举行册封大典。

自己还是低调一点比较好。

再说,就算自己真正的成为了太子,在景帝的面前还是太子而已!

废不废,只不过是景帝一念之间的事情。

“老二,你能有这样的胸襟,朕甚是宽慰。”

景帝道,“朕能在有生之年看到你们兄弟和睦,朕已经心满意足了。”

在景帝那个时代,可以说皇子之间的争斗要远比现在激烈得多,一个不小心,就是丢掉性命的事情……

(https://www.biquya.cc/id173619/56792841.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