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两天做不出保命的东西,那可就玩脱了。
面对晋国的那些狼崽子,李孝承没有任何胜算。
他现在的武力值确实还行,可也仅限于单打独斗。
两国开战,哪怕不是大规模的战役,只是一场战斗,也足以让他灰飞烟灭。
个人武力的强弱,真的可以忽略不计。
一支强大的军队,强的是协同作战的能力。
就如同一台巨大的机器,每个人都是这个机器的零部件,只有零部件正常运转,机器才能无往而不利。
很多武林高手自认为实力很强,到了战场上,很可能最先死掉。
两军对垒,首先远距离进行弓箭射击,箭矢用的差不多了,或是用骑兵冲锋,冲乱敌军的阵型,或是直接用长矛兵,一步步的压过去。
你想想,四五米长的长矛,你就算会轻功,也躲不过去呀。
一排排的人,会被长矛直接戳死。
这种大军团作战,考验的是主将的谋略,以及兵器铠甲是否精良。
主将的谋略暂时不必考虑。
因为李孝承在前世还是看过很多兵书的,而且,他有超脱这个时代的战争理解。
单兵作战能力就更不用提了。
大黎王朝的这些兵,一个个瘦的跟小鸡崽子似的,浑身上下散发着一股书卷气,根本就没有杀气。
短时间内,根本无法把他们练成一支虎狼之师。
这样一来,想取得战争的胜利,最关键的就在兵器上了。
所谓,兵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兵器对于战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哪怕双方都是冷兵器作战,如果你的长刀更加锋利,韧性更强,更加符合力学,完全可以弥补士兵力量和经验上的不足。
你一刀砍过去,对面的长刀直接被砍断了。
这仗还打个屁呀。
一支几万人的军队,如果有一千人看不到胜利的希望,首先慌了阵脚或者临阵脱逃,就如瘟疫般蔓延,几万人瞬间树倒猢狲散。
李孝承这里,确实有打造精良冷兵器的配方,但留给他的时间实在是太少了,满打满算两天而已。
就算让工部的所有工匠加班加点的打制,又能打造出多少呢?
所以,威力巨大,且具有十足震慑效果的热武器,比如神武大炮,就自然而然成为李孝承完成任务的首选。
“三皇子殿下,如果你需要工匠的话,或许我能帮上忙。”
小兰小声说道。
正在沉思的李孝承猛然抬起头,眼睛一亮。
没想到啊,万万没想到。
同小妮子倾诉一下心声,竟然还有意外之喜。
他不认为小兰撒了个善意的谎言安慰他。
因为人家之前的家势摆在那儿呢,武将之后,家里可是养着很多工匠的。
因为这个年代,武将家中都是有私兵的,而这些私兵的武器自然由主家打造。
朝廷也会派发一些,但是这些武器质量参差不齐,用起来还不趁手。
哪有自己打造的用起来踏实。
小兰家的男眷虽然被斩头了,但是那些工匠却不是直系亲属,可免杀身之祸。
“小兰,你可真是我的福星啊!”
李孝承站起身,激动的抓住小兰的肩膀摇晃着。
把小姑娘弄得有些头晕,但也没制止。
她能看得出来,此时的李孝承真的很兴奋,她不能扫兴。
而且,她并不排斥和李孝承有亲密接触。
“三皇子殿下,您冷静一点儿,以前我家里的那些工匠,现在都在京城讨生活,加起来有几十人,应该能满足三皇子殿下的需求吧?”
小兰询问道。
几十个成熟的老工匠,两天时间,差不多能够制作出十门神武大炮了。
当然,其中必然有些残次品。
不过,剩下五六门质量合格的,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有这五六门神武大炮,李孝承的底气瞬间就足了。
“小兰,你先等等哈,我画个图纸,然后咱们立刻出宫,去找那些老工匠。”
李孝承很兴奋的说道。
画图对他来说,没有半点难度,而且为了让工匠们看得懂,把新鲜的事物具象化,李孝承还在旁边进行了文字标注。
前前后后忙活了一个时辰,终于把神武大炮的图纸搞定了。
不是李孝承动作慢,而是毛笔这玩意,他真用不习惯。
画图纸是个细活,毛笔笔迹太粗,李孝承必须得把图纸等比例放大,这也耽误了不少时间。
李孝承有点怀念以前用铅笔和圆珠笔的时候了。
圆珠笔,这个时代铁定是做不出来的,即使在后世,圆珠笔里边的那个小钢珠,制作工艺都是极高的。
很多发展中国家只能从别国进口。
但是,铅笔的制作相对简单。
这几天,李孝承准备把铅笔给搞出来,写字也就方便很多了。
他现在写了一手烂字,也跟不习惯用毛笔有很大的关系。
“搞定了,小兰,咱们走吧。”
李孝承看图纸上的墨迹已经干了,便工工整整的叠了起来,贴身放置。
然后,拉着小兰的手,便出了皇宫。
皇宫位于整个京城的最中央,到京城各处,都是很方便的。
步行差不多半个时辰,两人来到了西街。
京城的铁匠铺几乎都在这儿。
李孝承自己过来,还是有些不放心的。
一来,他制作神武大炮是瞒着父皇的,想给对方一个惊喜。
而且,制作方法,他只想掌握在自己手里,不想贡献给兵部和工部。
这两个部门的大领导,和李孝承的关系都不怎么样。
给了他们,就相当于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了。
还有就是,这个秘法,以后可能成为李孝承的保命符,甚至大黎的镇国神器。
当然,父皇对这件事的态度尤为重要,所以李孝承只会给对方一个惊喜,而绝不是惊吓。
这种国之利器,一旦大规模生产,就是你造反的本钱。
李孝承可不想造反。
综上所述,小兰这个中间人还是让李孝承很满意的。
有她在,这些老工匠应该不会泄密,而且,李孝承准备用后世的制作工艺来要求他们。
那便是流水线作业法。
(https://www.biquya.cc/id173614/56793114.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