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家父万历,请陛下称太子 > 第117章洗刷耻辱

  赵构杀一个岳飞,背上了千古骂名,整个南宋在后世修史中,都因此事而变得不光彩。
  前车之鉴,皇帝真的会如他们心愿杀朱泺吗?
  至少朱泺立功太大,就有了足够自保的能力了!
  朱泺可以立功,但是不能立令皇帝杀之都要忌惮的功劳!
  于慎行看着沈一贯的面色,心中不由冷笑。
  就在此时,陈矩走了出来,尖细的声音响起:“陛下有旨意,朝鲜首战告捷,普天同庆,陛下今日会在乾清宫宴请诸位朝臣!”
  哗!
  陈矩宣旨后就离开了。
  留下一群朝臣却在短暂的愣怔之后,顿时哗然。
  “陛下竟然要宴请我等?”
  “九年了,陛下终于肯见我等了,指挥使朱泺这份捷报来的实在是太是时候了,大明的列祖列宗,陛下终于肯见我等了!”
  有忠心大明的朝臣,激动的冲祖庙方向跪拜,嚎啕大哭。
  不过许多想让朱泺死的人,面色却变得更加难堪了。
  皇帝非但没有因此而更加猜忌朱泺,反而因朱泺送回的捷报,一改九年对臣子的冷漠,竟然要宴请群臣。
  足可见朱泺在皇帝心中的地位!
  恐怕都不亚于当初张居正受青睐时吧!
  沈一贯、叶向高等人,仿佛又看到了一个张居正正在大明的中枢快速崛起。
  沈一贯的面色极为难堪,在路上听闻消息,他还觉得,朱泺的捷报在此时就是催命符,可万万没有想到,这捷报,以及朱泺的战略,正在让朱泺在京畿的危险逐渐向好发展。
  更有甚者,一旦朱泺力图短时间内结束朝鲜战局的消息传出,百姓们对朱泺的印象会更好。
  若是朱泺成功……
  那朱泺真的就是贱民心中的岳武穆了!
  反观赵志皋等人,则不由的面露一丝轻松。
  群臣散开,三三两两的相互议论着。
  “陛下为何如此信赖朱泺此人!”
  “沈次辅,现在怎么办,一旦朱泺主导了朝鲜事变,并且他的新军担任主攻取胜,回朝之后,这个束冠年龄的黄口小儿,难不成还要骑在我们头上拉屎撒尿吗!”
  “张居正也就罢了,凭什么一个锦衣卫出身的军头,还是个黄口小儿,能够骑在我们这些为大明,忠心耿耿之人的头上!”
  ⋯⋯⋯
  一群阴暗龌龊的小人,围在沈一贯身边,一脸愤怒,满是担忧的议论着。
  皇帝对朱泺的态度。
  朱泺在民间百姓中的风评,都让他们感到害怕。
  就皇帝青睐而言,朱泺或许差一点张居正。
  但民间百姓中的风评,张居正明显已经差朱泺十万八千里了!
  张居正的改革,某种程度,损害了民间百姓的利益,加上他们的污名化,张居正活着的时候,民间百姓就暗骂张居正张扒皮!
  也正是因为这种百姓的抵触,在张居正改革的时候,他们可以利用百姓群体来对抗张居正。
  但现在,很明显,无法用相同的办法对付朱泺。
  一旦朱泺再次被皇帝启用,展开改革,恐怕首先就会得到底层贱民的支持!
  这是一个对他们而言,比张居正更加具有危险性的敌人!
  延禧宫。
  “娘,我们真的要放弃拉拢朱泺吗?”朱常洵看着自己母亲不甘的询问道:“朱泺这个人的能力很强,若是能为我所用,必然可以成为我手中最锋利的一把刀。”
  闻言,郑氏一笑,看着自己儿子,谆谆告诫道:“傻儿子,一个朱泺算得了什么,他现在已经彻底成为了辽东李氏父子以及朝中庞大保守派的死敌,已经不可能化解的死敌。”
  “当初娘送他十万银子,原本是想要招揽他,他若是答应,娘就会提点他,做人要知道分寸,同时帮他化解与辽东父子以及沈一贯为首保守派之间的矛盾。”
  “可惜这个竖子太不知进退了。”
  “不接受我们母子的好意,更是在朝鲜大出风头,甚至要左右辽东事态,彻底得罪了辽东父子。”
  “这种仇恨,娘是化解不开的,就算是陛下,现在也解不开朱泺与辽东父子之间的仇怨了。”
  “或许你父皇之所以在那则谣言尘嚣喧上泛滥之际,都没有对朱泺动手,就是因为朱泺与辽东父子之间不可化解的矛盾。”
  “留着朱泺,这个辽东父子的对手相互制衡!”
  “而我们母子,在选择朱泺,还是辽东父子以及沈一贯等人,你是成年人,不需要娘为你分析了吧?真正能送你坐上那个位置的,是这些人,绝非孑然一身,单打独斗的军头朱泺。”
  “这种人树敌太多,虽有才华,下场却一定会十分惨。”
  “咱们母子现在要做的,就是冷眼看着那个不知好歹的狗奴才,是怎么死在这诡异波澜的政治权利斗争中!”
  郑氏最后这句话几乎是咬着牙挤出来的。
  指甲紧紧地掐着手中秀帕。
  朱泺的不识抬举,令郑氏十分不爽!
  ⋯⋯⋯
  又一日日落时分。
  围绕稷山的战斗已经快接近一天了。
  午后休整后,新军发起总攻,与倭寇已经就第二道防线展开了更为激烈残酷的缠斗。
  新军伤亡的人数直线攀升。
  已经有五百多伤亡的兄弟被抬下来了。
  几乎是之前第一道防线的两倍。
  而立花宗茂的第二道防线,木栅栏虽然已经摇摇欲坠了,可倭寇依旧凭借立着的栅栏死死坚持着。
  当然倭寇的损失更大。
  沟壕的防御性,远超过木质的栅栏。
  “朱指挥使,新军已经进攻一天十分疲惫了,我看不如趁现在,最好收兵,巩固我们今天取得的成果。”朱泺拿着望远镜观看战局之际,旁边的杨镐放下望远镜建议道。
  海中砥、熊廷弼相互对视一眼,不由微微皱眉。
  这种话,自从下午开始,杨镐已经说了不知多少遍了。
  杨镐的目的,他们都很清楚。
  分明就是掣肘新军的进攻速度。
  继而破坏指挥使解决朝鲜事态的这个战略构想。
  稷山必须在德川家康收到消息之前攻克,只有如此,才可以让德川家康不敢进逼汉成。
  一旦在稷山下达成僵持。
  那么德川家康收到消息,必然趁着汉城兵力空虚进攻。
  到时候朱泺提出的战略就会彻底流产。
  这个战略能否执行的首要要求,就是在德川家康知晓之前的时间差之内,能否攻克稷山。
  打的就是这个时间差!
  朱常洛没有接话茬,他仔细的观察着山坡上的形势,一遍遍的观察。
  直到杨镐忍不住,唇角再次动了动,准备开口之际,朱泺忽然点头沉凝说道:“经略使的提醒是正确的。”
  “派上去的兄弟们打了一天,的确已经十分累了!”
  熊廷弼、海中砥着急了。
  他们跟随在朱泺身边也有些时日了。
  对朱泺一些性格已经十分了解。
  这位指挥使胆大冒险的时候,令人心惊胆战。
  可越是这种胜利的时候,反而又谨小慎微的令人发指。
  “指挥使,现在不能停下来!”熊廷弼着急劝说道:“倭军的第二道防线已经岌岌可危了!”
  “兄弟们只要努力一把,就能直接将倭军的第二道防线推倒!明日一天之间就可以攻克稷山,一旦停下来,让倭军有时间修补第二道防线,我们整整一个下午的死伤就全都白费了!”
  海中砥也急着提醒:“指挥使,此战打的就是时间差,一旦稷山方面达成僵持战,德川家康必定无所顾忌,兵临汉城,指挥使关于解决朝鲜事变的全盘战略都会受到影响。”
  “你们懂什么!”杨镐扭头怒叱海中砥、熊廷弼:“打仗不是你们纸上谈兵!”
  “杨经略,你什么目的,大家心里都清楚!”海中砥急的大声反驳道。
  “放肆!”
  朱泺扭头叱责一声,狠狠地瞪了眼海中砥。
  然后才对杨镐歉疚道:“经略使,别与海中砥一般见识,他也是太关心战事了。”
  “海中砥,马上滚去后军传令,让后军的兄弟,放下燧发枪,仅携带足够的弹丸火药带上铁锹,装作替换挖掘的兄弟,陆陆续续徒手山上。”
  “熊廷弼,你也一起上山,告诉朱钰,让鏖战了一天的兄弟们将手中的武器交给山上接替他们的兄弟,他们撤下来休息!”
  “告诉兄弟们,这是军令,任何人不得违抗军令!”杨镐听到朱泺的命令愣怔了。
  急切询问道:“朱指挥使你这是什么安排,天色已经黑了,现在应该停下来休整了!”
  “遵命!”
  “卑职遵命!”
  海中砥、熊廷弼二人则激动捶胸行礼。
  他们全都明白朱泺的意思了。
  在胜利关头,朱泺的确一如以往,变得更加谨慎了。
  但这种谨慎并非如杨镐所愿停下来休整。
  而是让山下没有参战的兄弟,上山替换鏖战一天十分疲惫的兄弟!
  只携带弹药徒手上山,是做给倭寇看的。
  如今两军正处于交战状态。
  正常的轮换,难保倭寇不会趁着交接防务的空档发起凶猛反击,造成阵线的崩溃。
  这种秘密伪装交接,可以很好的欺骗倭寇的双眼。
  替换下山的兄弟也是徒手下山,再加上天色渐黑的帮助之下,倭寇很难发现,其实交战线上的大明新军将士,已经悄悄的进行了一次换防!
  朱泺扭头笑着对杨镐说道:“经略使,稍安勿躁,稍安勿躁,先让换防的兄弟们试一试,如果进展不顺利,今晚就休整如何?”
  杨镐愤怒的瞪了眼朱泺,却也只能如此。
  新军中,没有一个人会听他杨镐的。
  在新军中,他这个经略使,说白了屁都不是!
  若是朱泺不给他面子,他甚至连发火的机会都没有。
  也就朱泺顾忌他经略使的职衔,还想着让他配合其战略构想,不想与他闹僵了,给他些面子。
  杨镐的心情愈发的糟糕了。
  新军换防后,恐怕攻势会更加迅猛,倭军第二道防线不保了。
  甚至第三道防线……
  杨镐只能希望立花宗茂能够在第三道防线挡住朱泺,不要堕了其战国老狐狸的名头!
  ⋯⋯
  天色已经漆黑。
  山顶上的佛郎机炮再次开始炮击。
  倭国的将领看着大量的明军徒手以某种小队散乱却不失秩序的冲向山坡的沟壕。
  其中一名立花家家臣面色凝重说道:“家宰,明军恐怕不会因天黑而停止进攻,他们在替换负责挖掘的将士,这已经是一天内,第二次轮换了。”
  明军在攻破他们第一道防线的时候,就进行了一次土工作业士兵的轮换。。
  所以眼前的一幕,山顶上的倭军将领们一点儿都不陌生。
  正是那批有生力量的轮换,导致整个下午明军的挖掘进度,在他们英勇武士不断投掷火雷阻止的过程中,依旧抵近第二道防线。
  致使一天之内,付出惨重代价后,依旧无法阻止明军攻势,第二道防线也摇摇欲坠。
  所有的倭将都在猜测判断,明军这是要在第二道防线被攻克之后,以养精蓄锐的士卒,迅速挖掘推进到第三条战线~!
  要在一天之内,拔除他们精-心准备的三条防线!明军表现出的这种进攻态势,让一群倭将倍感羞辱,明军太狂妄了,这种举动根本就是不把他们放在眼里。
  “立花大名,明军与我方激战一天,已经到了十分疲惫的时候,我建议,趁着明军攻克第二道防线,高兴放松的时候,第三道防线发起一次反击!”
  小早川忽然开口建言:“只要我们趁着他们极端疲惫,欢呼胜利的松懈中,一举将这股明军冲垮撵下去,明军至少需要一夜的时间整顿恢复士气。”
  “而明军无法再度发起进攻的一夜宝贵时间,刚好足够我们分配兵力,重现修缮防线。”
  小早川的提议,立花宗茂没有立即答应,只是举起望远镜反复的观察山坡的战局。
  仔细观察沟壕中明军的一举一动。
  他身后的家臣们相互对视一眼,纵使对小早川有些不喜,但小早川的提议还是让这些人纷纷点头。
  “家宰,这是个难得的机会!”
  “家宰,我愿意亲自领兵发起反击!”
  ⋯⋯
  家臣们纷纷开始请战。
  一天的被动挨打,早让倭军上下心中憋着一口怨气了。
  小早川郑重鞠躬,恳切说道:“请立花大名能够让第一军团参战,洗刷耻辱!”
  立花宗茂连忙转身扶起小早川,小早川在倭国的地位,可不比他立花宗茂差。
  若非战败了,小早川虽然只是左路军的先锋,但是在左路军中,也是可以与他立花宗茂平起平坐的。

(https://www.biquya.cc/id173495/31264638.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