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诩将圣贤书读透了的杨镐却忘记了一句话,多行不义必自毙!
正在朝鲜北面海域追缴倭寇水军残敌的大明朝鲜水军联合舰队,也在第一时间收到消息。
陈璘的旗舰上。
“哈哈,干的漂亮啊!这位朱指挥使的新军,果然了得!”
“现在好了,攻克忠州,德川家康已经是瓮中之鳖了!”
“还是跟着副经略打仗痛快!”
“当初大都督选择支持副经略的决定实在是太正确了!”
⋯⋯
陈璘看着水军将领们热切的议论着朱泺,笑了笑的同时,心中也不免感慨。
忠州的胜利,让杨镐彻底失去了影响力。
水军如此,恐怕朝鲜方面也差不多。
朱泺从汉成军事会议确立了对朝鲜事务的领导地位后,如今彻底的赢得了朝鲜除辽东军之外,各方讨倭势力的人心!
这是用胜利,以及堂堂正正,以身作则的行事风格、恢弘气度,征服的人心!
是一种比利益纽带更为坚固的关系!
也更具有影响力!
而此刻的朱泺,才不过束冠之年!
这个年轻人的未来,到底要走到什么高度?
通过与朱泺接触,通过水军对朱泺态度的逐渐转变。
陈璘敏锐的察觉到,朱泺正在以其为圆点,以其身上独有的人格魅力,影响着周围的人事物。
进而影响改变着周围的环境!
环境的改变,又让身处这个环境中的许多人被局部环境所感染影响!
尽管这种影响还十分的微弱,但陈璘却觉得,与朱泺共事十分的舒服。
朱泺身边的团体,有一种强烈的,令人热血膨胀的活力!
这种还微弱的影响,已经让朱泺周围的人事物,隐隐约约有一种如同春般,欣欣向荣的生机。
与大明压抑的陈腐死气沉沉有着十分强烈,格格不入的冲突!
陈璘敏锐察觉到了变化。
但陈璘还没有意识到,这就是朱常洛已经默默砥砺践行的改革!
以己身影响周围人,用周围人影响周围环境,以达到改良环境风气的目的。
以周围环境,最终影响身处环境内的所有人!
朱常洛始终坚信,这才是真正的改革!
他始终坚信,尽管他个人的力量是卑微弱小的,但是只要能够坚持不懈,一直砥砺前行。
他就可以把自己这一个点,变成一个圆面,圆面扩张到整个大明天下,辐射万里!
“不好了,不好了!”
“经略、总兵,前锋受到倭寇德川家康的埋伏,陷入包围之中!”
哗啦!
刚刚派出传令兵,转而后军率先开始拔营,准备后撤的时候,一名辽东将士浑身染血策马冲来。
拔营后撤,本就乱糟糟的场面,随着这名前锋士兵的呼喊瞬间变得更加乱了。
“前锋受到埋伏,怎么办?”
“倭寇有准备!我们周围是不是也有埋伏?”
辽东兵都是清一色的老兵。
辽东集团正是因为大量老兵的存在,所以保持着较为强大的战斗力。
但老兵多也有其他的弊端。
那就是对危险的敏锐性,以及领兵将领很多时候无法糊弄这些战场厮杀幸存下来的老油子。
而能够约束老卒的,就只有严苛的军法军纪。
对于一支存在大量老卒的军队,军律的严明就变得更加尤为重要了。
但这恰恰是辽东军的缺点。
或者说,这是大明所有军队的通病。
一支军队成立的时间越久,最初保证战斗力的严明军律就越发难以持续,随着将领的松懈而形同虚设。
戚家军就是这样慢慢的堕落。
而随着李氏父子功成名就,将辽东军视为自己的私产,视为他们与朝廷讨价还价的筹码开始,这支军队同样在重复着戚家军,以及大明许多强军曾经的经历。
“传令下去,不许慌!不许慌!”
李如松看着周遭的士兵眼神闪烁,交头接耳骚乱议论,也第一时间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顾不得思考前锋被围的事情,连忙大声喝令。
“不许慌!”
“总兵大人有令,所有人不许慌!”
“我们周围没有伏兵,如果这周围有倭寇的伏兵,倭寇早发起攻击了!”
在各级将领策马弹压之下,骚乱终于暂时被弹压下来了。
帅帐都已经拆除了。
商讨也没办法在营中进行。
在辽东士卒惊疑不定的注视下,杨镐领着众人来到旁边不远处的林中商量。
一副朝鲜地图挂在树上。
李如松看着众人都不说话,心中猜出了众人的想法,冷冷说道:“前锋有着近万我辽东精锐,虽然不是你们直辖的本部兵马,但也是我辽东能否在朝鲜立足的本钱!”
“我们与前锋的兄弟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
诸将的神色凛然。
他们的确有些不愿去增援前锋的祖大寿。
希望祖大寿能够自己突围。
别看他们刚才弹压士兵时,信誓旦旦的保证周围没有伏兵。
其实在场的每一个人心中都在打鼓。
倭寇埋伏了前锋,很明显就是早有准备。
那么问题来了,倭寇只是想吃掉前锋,还是胃口更大,对准了整个辽东入朝集团呢?
若是后者,那么他们周围一定有伏兵埋伏!
可总兵的告诫,也不得不重视,虽然说什么损失前锋无法在朝鲜立足。
实则实则隐晦的提醒大家。
无法在朝中立足!
辽东集团早已成为皇帝忌惮的庞然大物。
正是因为辽东集团始终保持着强大的军事实力,所以才让皇帝一直不敢肢解辽东集团。
才得以让他们凭借这个强大的武力集团,不断的在与中枢的斗争中,攫取个人好处!
集团的实力受到严重打击。
大家都要遭殃。
“总兵,营救前锋我们愿意,可是我们周围有没有伏兵呢?”
“是啊总兵,兄弟们犹豫,其实就是担忧这个问题。”
“如果有伏兵,壮士断腕是最合适的选择!”
有人开口带头,其他人也放开了,乱糟糟的议论着,说出心中担心。
杨镐坐不住了。
辽东将领说来说去,都不愿意去解救前锋。
可前锋若是被围歼,他杨镐本就雪上加霜的处境就更加恶劣了。
甚至他连这个徒有虚名的经略头衔在大败之下,也保不住!
“诸位,这才是最可怕的,你们想着壮士断腕,可你们有没有想过,一旦我们不去救援前锋,而是直接下令后退,军中那些打了多年仗的老兵会怎么想?”
“他们就会认定了我们已经处于倭寇的埋伏之中,军心就会变得更加惶恐不安。”
“军中首先就会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后退中一旦真的有伏兵,或许只需要少量的伏兵袭扰,大军就会如同雪崩一样哗变溃散!”
“那才是最可怕的事情!”
诸将听闻后,面色不由变白。
“经略说的你们都听到了吧!”李如松不再以商量的口吻说话,神色冷冽说道:“本将决定了,马上率领大军救援前锋被围的兄弟!”
“告诉兄弟们,前锋被围根本就不是倭寇的阴谋,而是我们给倭寇设计的圈套!”
“前锋大军这是为了引诱倭寇上当!现在时机成熟了,我辽东军要一战灭德川家康右路大军,打出我辽东军的雄风!”
“告诉天下人,在大明,辽东军才是真正的第一等精锐,什么新军,不过是机缘巧合运气好罢了!”
杨镐惊讶看着李如松。
他没有想到,李如松竟然能想到这么一个缓减士兵恐慌,提振士气的办法。
不得不说,现在这个办法是最好的。
“本经略支持总兵的决定!”为了自己,杨镐也必须支持李如松。
辽东军此战必须胜!
若是在各个战场都不断传出胜利消息的背景下,他这个署理朝鲜事物总经略指挥的一路大军反而惨败。
不但他经略使的头衔保不住,甚至还得下昭狱!
“遵命!”
辽东诸将硬着头皮,心中打鼓领命。
眼神余光却闪烁着,往两边山上的密林中飘去。
自从收到前锋被伏击围困的消息后,他们总觉得山上的密林中,有无数双眼睛暗中死死盯着大家。
“塔子叽叽!”
“全歼明军前锋,全歼明军前锋,家宰领大家南下回家!”
辽东前锋被围困之地。
祖大寿与几名高级将领站在一个小山包上,看着周围跌跌撞撞起起伏伏山林中间,不断冲出的倭寇,射出密集的弹幕和箭雨后,就迅速后退。
一波撤回去,另一波又从中冲出。
整个前锋大军被四面围困在方圆不足三里的狭长战场上。
后路几次冲击,想要打出一条通道,让大军向后撤。
可堵在他们撤退路上的倭寇利用地形,用火攻、滚木,以及火器死死的挡住他们,几次进攻都以失败告终。
前面更传来糟糕的消息,德川家康领兵抵达。
战场南北两侧的山上林中,人影闪烁。
祖大寿等人都十分清楚,这是倭寇大军折返后,在加强包围圈。
不出意外,倭寇得到援兵,兵力充足,又有着地形优势,彻底包围他们已成定局。
祖大寿唯一庆幸的是他在倭寇伏兵发起攻击之初,当机立断集结了所有将领身边的扈从,猛攻脚下的小山头。
前锋大军的将士们得以背靠这个小山头,进行抵抗。
他给前锋大军争取了等待总兵救援的机会!
至于凭借自己的力量突围?
祖大寿已经不抱希望了。
“副总兵,总兵会不会救援我们”?”吴襄忽然低声询问道。
祖大寿暗道一句糟糕,狠狠瞪吴襄的时候,周围的其他将领也终于忍不住开口了。
“副总兵,总兵应该不会抛弃大家吧?”
“副总兵,如果趁现在倭寇还没有完全布置好防线,率领我们手中的扈从精锐,是有机会打出去的。”
“闭嘴!”祖大寿怒叱一声,眼神犀利的扫过众人:“亏你们说得出来,我们是能够用扈从在倭寇防御薄弱的地方打出一条逃生通道,山下正在苦战的近万兄弟怎么办?”
“保命,保命,就想着保命,丢掉了你们本部直属的兄弟,灰溜溜回去,你们以为还能够在辽东集团内立足吗!”
“朝廷问罪下来,谁都没好果子吃!”
想着丢掉大军逃命的辽东将领们纷纷闭嘴。
祖大寿说的再明白不过了。
失去兵权,大败的情况下,就一定要有人承担责任。
这个责任只能是他们来承担,难不成还能让辽东集团内,那些本部直属兵马没有任何损失的同僚来替他们承担责任吗?
或许祖大寿这种辽东高层可以,伯爷父子会保祖大寿。
但绝对保不了所有人!
祖大寿又瞪了眼身边这个心志不坚的妹夫,冷冷扫视所有人,告诫道:“现在的情况,唯有死战!”
“援兵到了,我们大家一起活着离开,若是没有援兵,那就战死在这里,如此至少可以保证我们家人的荣华富贵!”
诸将听闻后面色惨白。
他们实在对后路大军是否会增援没有信心。
“都怪杨镐!要不是他让我们做出一副紧追倭寇的样子给朱泺看,我们岂会落得这个下场!”
“对,姓杨的就是个废物!害人害己!”
“要是咱们认认真真的追击,真的把这次追击当成与德川家康要打一场决战来看待,我们就不会这么大意!”
前锋大军的高级将领在突围无望的情况下,很快把矛头对准了杨镐。
就是杨镐反复说什么,德川家康也看出了他们无意交手的意图。
说什么双方会心领神会,默契配合,给忠州的朱泺沿一场你追我赶的精彩大戏。
正是在杨镐这种不断反复的提醒下,他们才放松了警惕。
才会陷入险境!
祖大寿听闻后,不由叹了口气,满嘴苦涩的看向南边忠州方向。
虽然眼前的局面,也不能完全怪杨镐,他们辽东方面也存了龌龊之心。
但是杨镐这个害人精的确起到了十分恶劣的影响。
原本想要坐观倭寇南北对进,与朱泺新军血拼。
现在倒好,德川家康这只恶狼首先将锋利的獠牙对准了辽东军!
(https://www.biquya.cc/id173495/31264624.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