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至陶明熙跟邢天泽之间的关系熟悉起来之后,他才跟着王妃出去逛过一天的京城,除此之外他活动最多的地方就是刑昭国京城外的校场了。
无痕虽然见多识广可是他过去的那些年中,绝大多数都是在何处游历地方,就算是待在京城除开拜访那些有帮助他们价值的老人以外,就是待在王府中以下棋为乐。
此时听着陶明熙的话宛如一条长江之水滔滔不绝的样子,邢天泽跟无痕都感觉两人这么多年在京城当真是白活了。
可是邢天泽并不后悔自己过往的生活,因为倘若是他不努力图强的话,会有很多人因为他的懈怠从而命丧黄泉怎么都不可能回到又大大今天这副情况。
陶明熙并不知道两人心中的想法,喝了一口茶水润了一下自己的嗓子,就在他的茶杯刚刚放在桌子上之时,一名侍卫急忙忙的就跑了过来,将一封竹简放在了邢天泽的跟前后便恭恭敬敬的退了出去。
只是略微的扫视了一眼这上面的内容,邢天泽就直接皱起了眉头将竹简交给了无痕,两到两人的脸色都逐渐阴沉下来的陶明熙,眼中浮现出了一抹好奇的神色。
邢天泽没有任何隐瞒陶明熙的意思,直接说明竹简中的内容居然是在几天前从京城发出了。
六天之前的早朝过后刑昭国的皇帝回到御书房,便让人把尹天虎跟公孙衍同时请到了书房之中,旁人只是猜测其三人是在讨论什么国家大事说不知道居然是立储之位的国之根本。
随着这盘博弈走到今天这样的局面,朝中无非就只有两种人,一是贪慕一时富贵荣华有眼无珠支持皇帝的臣子,另外一种就是有长远的眼光力举邢天泽的大臣,至于保持中立的墙头草在离开京城的时候无痕已经派人处理的一干二净。
立储夺嫡的事情无论是发生在什么朝代,只要是涉嫌其中的人无一不是要面对无比危险的处境。
公孙衍如今可以说是支持皇帝的臣子中最为有权势的一人了,跟尹天虎比起来虽然还差了那么几个层次,不过有皇帝在背后推波助澜已经让他跟尹元帅变成平衡京城局面的支点。
今后一旦发生任何事情两人绝对是首当其冲的人物,可是让人不解的是皇帝为何要让两个已经明确站队的人,来推荐自己心中最为合适的人选呢?
无痕的脸上微微浮现出了一抹笑容,让人想不明白难道他还不清楚这其中的事情嘛?
“看来王爷在前线取得的胜利已经让皇上感觉到了深深的压迫感啊。”无痕笑着的喝了一口杯中的茶水。
“他若是真的那么蠢也不配做本王的皇兄了。”邢天泽的脸色显得有些阴沉,眉宇之间甚至还有几分阴霾之色。
“你们两个到底在说什么啊?我怎么一个字都听不明白啊?”陶明熙的脸色显得有些懵懂,她简直是从心底深处不喜欢这两人的说话方式,明明可以好好说的为什么还非要拐弯抹角的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陶明熙真的很想问问无痕跟邢天泽,使故意考验人家的智商还是装作自己的文化水平很高啊?
邢天泽依旧沉默不言,无痕在向陶明熙投放之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之后缓缓的开口解释着。
他们得胜的战报从时间来计算已经送到了京城,在没有任何圣旨的情况下邢天泽就贸然出兵,虽然取得如此大的胜利让支持他的南哥大臣们感到分外欣喜之外,皇上定然会有一股如坐针毡般的功高震主。
他虽然不会直接表露出来,可是心中清楚的看到拥有兵权在手的邢天泽,已经不是任何人能够轻易制衡他的了。
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的道理任何人心中都非常的清楚,邢天泽更不是将军而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王爷。
所以皇帝做出了最为聪明的做法,此时提出想要确定储君想法,如此一来就能够将所有大臣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京城里面。
况且邢天泽此时正身在千里之外的北方前线,根本就无暇抽出时间来返回京城,如此一来他就算是想要争夺储君的位置也不会有任何的办法。
只要储君之位确定,朝中的大臣就算再如何的支持邢天泽也并不会改变什么,相反五王爷若是在皇帝百年之后做出任何不轨的事情,他就会变成以下犯上起兵造反的罪人。
无论是从此时还是从长远考虑,皇上这样的举动都可以称得上是上上之策。
另外公孙家在江南之地苦心经营了许久,就算王家再如何的手眼通天也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之内就将其吞并。
虽然公孙衍此时身在京城,可是王家最为主要的实力都在东洲并不在江南,所以这些时日他们两个也可谓是斗的如火如荼。
不过聪明一点儿的人都明白,这不过是邢天泽跟皇帝的得力下属之间的斗争,最多只是会影响大局进展的速度。
眼下最为主要的是让邢天泽得到储君的位置,等到了那种时候无痕就不介意让皇上提前驾崩了。
“看来皇帝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听明白的陶明熙悻悻的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一抹恍然大悟的神情。
“皇上这是打了我们知道措手不及的釜底抽薪。”无痕微微的点了点头。
他的心中也不禁出现了一抹担忧,若是皇帝加强确定储君的人选,那么无论尹家跟司徒家有多大的影响力,恐怕都很难以支撑邢天泽率军返回京城的那天。
只要邢天泽没有成为未来刑昭国皇帝的资格,那么他们这么多年所做的一切变失去了意义,朝中也会有很多的大臣改变对邢天泽的看法。
想要彻底杜绝陷入之后完全被动的处境,眼下最好的方法就是邢天泽利用他手中的兵权……
千里之外的京城之中的皇帝,狠狠的将手中的竹简给扔在了地上,他想要确定储君的想法只不过是刚刚才颁布出去没多久,朝中就接近一半的大臣上奏了推荐邢天泽的奏折。
公孙衍就站在皇帝的正对面,将竹简从地上很是随意的就捡了起来,瞥了一眼上面的内容脸上不仅仅没有任何的担忧,反而露出一抹早有意料的笑容。
自从他的伤情好就之后,公孙衍就一直都待在皇宫之中为皇帝分忧朝中的事情。
(https://www.biquya.cc/id171092/56792827.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