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一统天下,从杀回前老丈人家开始 > 第260章

若是她跑去宫中跟父皇和母后闹,恐怕父皇和母后会因为面子上挂不住,主动将这些年轻貌美的侍女调回宫。

可如此一来,只怕夫君之后在朝中的处境会变得很是艰难,这绝不是她所愿意看到的。

因此,她宁可委屈自己一人。

就像她明明得到了一封来自关中的信,却得装作什么都不知道,以免信中的内容泄露出去,会让她的父皇对她的夫君生出猜忌之心。

就在丹阳公主杨翎和自己的姐姐南阳公主杨翙在齐国公府讨论秦昇之时,秦昇却已经悄无声息跟着鸿胪寺掌客裴世清回到了江都城。

他之所以回一趟江都都要搞得如此神神秘秘,完全是因为他很清楚,一旦李渊知道他人不在河北,很有可能会趁机大举出兵攻打刘武周,意图抢在他回河北之时夺回河东之地。

正因为如此,他才不得不假扮裴世清的随从跟他一起回江都,好让李渊因为忌惮他的存在而暂时不敢轻举妄动。

或许正是因为秦昇隐瞒行踪隐瞒得太好,因而当杨广听宫中的侍卫禀报说秦昇在宫门外候见之时,杨广一时间竟以为是自己听错了。

不过当他确定宫外候见之人确实就是秦昇之时,还是命人将他领到御书房来见自己。

而秦昇也不含糊,一走进御书房便立即下拜请罪道:

“臣未奉诏便擅自回京,望陛下责罚!”

杨广静静看着秦昇,眼神一时间有些捉摸不定。

若是秦昇未奉诏便率领大队兵马回京,或是偷偷回京之后便到处暗中联络其他朝中重臣,自己确实有理由怀疑他怀有不臣之心。

可如今秦昇虽说是未奉诏命便擅自回京,但他是只身一人回的江都,而且进城的第一件事便是立即进宫跟自己请罪,自己即使真要治他罪都不好找理由。

因此,他倒是很想听听秦昇到底有什么理由非要这么偷偷摸摸回江都不可。

“治罪的事待会儿再说,朕现在只想听到一个解释,解释一下你为何会选择此时回江都,还要回得这么偷偷摸摸。”

秦昇闻言再次躬身施了一礼:

“回禀陛下,臣之所以要隐匿行踪返回江都,目的就是瞒住李渊,让他因为心怀忌惮而不敢轻易出兵攻打河东。”

杨广听完轻轻点了点头,这个解释倒也合情合理。

但他并没有说话,只是等待着秦昇继续说下去。

因为秦昇返回江都的理由,才是他最想知道的事。

见杨广没有说话,秦昇便继续解释道:

“臣之所以要秘密回江都面圣,乃是为了跟陛下商讨治理河北和恢复河北民生的方略。”

听到秦昇说要跟自己商讨如何治理河北和恢复河北民生,杨广便猜到秦昇已经有了想法,只是需要得到自己的支持和准允,因而才冒险秘密回江都见自己。

虽然已经想通了其中的关节,但杨广并没有立即表态,只是不动声色淡淡问道:

“哦?不知秦卿家可有什么想法?”

秦昇再次躬身一拜,随即沉声说道:

“臣蒙陛下不弃,委以河北道大行台尚书令之职,执掌河北道军政大事。

臣窃以为,自从大业七年王薄在长白山起兵作乱,河北之地便盗匪丛生,反贼遍地,地方官员死的死,逃的逃,致使朝廷彻底失去了对河北的控制,任由这些乱匪在河北肆虐。

如今蒙陛下鸿福庇佑,臣奉诏率军北上讨贼,收复了河北之地。

既然河北之地已经光复,首要之事自然是要重新任命河北各个郡县的地方官,尽快恢复朝廷对这些郡县的统治秩序。”

听到秦昇说要重新任命河北各个郡县的地方官,杨广深以为然,却还是忍不住皱着眉头道:

“河北道有二十几个郡,一百多个县,这些郡县的官员加起来有二三百人,想要这么短时间内找到如此之多的合适官员,绝非是一件易事。”

秦昇自然早就想到了这一点,闻言当即笑了笑道:

“陛下,想要在朝中短时间内找出两三百名合适的官员确实不容易,但若是想从天下选拔出两三百名合适的人才,却并不是一件难事。”

“从天下选拔官员?”

杨广闻言不由再次皱起了眉头,显然是不太明白秦昇的意思。

秦昇笑了笑,继续解释道:

“陛下难道忘了大业二年的秀才、明经和进士科吗?”

听秦昇提到“秀才”、“明经”和“进士”,杨广恍惚间似乎想起了什么。

那时候他刚即位不久,踌躇满志,一心想要将天下之才收为己用,便在即位的第二年下旨增设了秀才、进士和明经三科,秀才试方略,进士时务策,明经试经术。

三科中以明经最为高级,进士试次之,只有秀才试是选士的。

只是当时只有五品官员推荐上去的士人才有资格参加科举考试,很多读书人因为门路,连科举考试都参加不了。

如此一来,最后考中的士人不是世家子弟就是他们的门生,跟汉时的察举制并没有任何区别。

正因为如此,杨广便觉得以科举考试选拔人才的道路走不通,从此便放弃了这个想法,可没想到秦昇如今却又就是重提。

(https://www.biquya.cc/id170654/30197833.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