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一统天下,从杀回前老丈人家开始 > 第276章

一些偏远地方的读书人,为了凑够前往河北的盘缠,甚至不惜变卖祖上留下的房屋和几亩薄田,可谓是孤注一掷。

也不怪他们如此看重此次科举考试,虽说杨广曾经在大业二年举行过进士科考试,但那次考试要求他们这些读书人得到朝中五品以上官员的推举,才有资格去参加考试。

光这一个要求,便已经彻底堵死了很多寒门士子的科举之路。

如今在河北举行的科举考试,不再有什么需要朝中五品官员推举的狗屁要求,所有人都是仅凭一张名牒便可以报名参加。

这意味着不管你之前是世家子弟还是寒门士子,哪怕是农夫、工匠、商人,甚至是优伶和奴隶,都有资格去参加本次科举考试。

一旦高中,便可以实现“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人生理想,对每一位读书人的诱惑可想而知。

更何况,此次科举考试,河北道大行台尚书令秦昇还特意规定他们这些出身寒微之人至少可以有一百个录取名额,意味着他们不必去跟那些家学渊源又有名师指点的世家子弟竞争,高中进士的机会一下子大增。

正是因为种种利好,才让这些出身寒微的读书人哪怕变卖祖产泪别家人也要不远万里奔赴河北赶考。

而相对于这些孤注一掷放手一搏的寒门士子,世家大族的态度则微妙得多。

正如秦昇之前预判的那般,很多世家大族对于科举考试并没有多少抵触情绪,因为除了关陇集团这种以军功起家的权贵之外,很多世家大族本身就是以经学传家,对于他们而言,学问和土地就是他们家族最宝贵的两项财富。

凭借他们渊源深厚的家学,那些寒门士子怎么可能考得过他们。

因此,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对于这些世家大族来说并没有多大的区别,只是跻身仕途的方式不一样罢了。

但不少世家大族尤其是关中和南方的世家大族却对此次科举考试持观望态度,因为一旦明目张胆派自家子弟去河北去参加科举考试,无疑是在变相表达自己对大隋和秦昇的支持,必然会引起自己如今支持势力的不满,从而给整个家族带来不可预料的灾难。

但这些世家大族也不会自己这条路给彻底堵死,他们并不反对族中子弟以个人身份前往河北赶考,至于他们最终能考出一个什么成绩,可就全看他们自己个人的造化和学问了。

反正他们若是高中了,便能作为家族和秦昇之间的桥梁,也让自己家族将来多了一条退路。

但河北的不少世家大族对此次科举考试的态度可就没有这么洒脱了,他们不反对科举考试,但他们反对秦昇分左右榜录取考生。

自从秦昇决定在此次科举考试实行分榜取士之后,每天都有不少所谓的河北名士登门造访大行台府,劝说秦昇放弃分榜录取,让全部考生一起公平竞争,让本次科举考试实现真正公正取士。

对于这些名士冠冕堂皇义正言辞的劝说,秦昇一开始还见见他们,随便敷衍几句。

可之后劝的人多了,他连见都懒得见了,气得这些名士在外面大骂他跟自己的岳父杨广一样刚愎自用,不听人言。

(https://www.biquya.cc/id170654/29881824.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