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榜次日,秦昇便以大隋尚书令的身份在河北道大行台府大宴三百一十名新科进士,取《诗经·小雅》中的“呦呦鹿鸣,食野之苹”之意,谓之“鹿鸣宴”。
鹿鸣宴之后,秦昇又安排这三百一十名新科进士跨马游街三日,引得城中百姓和落榜的士子纷纷前来围观,可谓是风头出尽。
跨马游街之后,秦昇又下令将三百一十名新科进士的姓名、籍贯和及第时间题于蓟城最有名的天宁寺塔上。
至于题写姓名之人,三百多名新科进士一致推举新科状元褚遂良,毕竟他的书法在本届新科进士中被公认为第一。
眼看这些新科进士如此风光,不少落榜士子当即打消了打道回府的念头,决定留在蓟城,只待下届春闱再搏功名。
秦昇也深知得人才者得天下的道理,为了留住这些读书人,不惜三顾茅庐最终说服褚亮留在蓟城,做了河北道的国子学祭酒。
至于三百一十名新科进士的去处,除了状元褚遂良、榜眼马周和探花薛收留在蓟城做他的记室参军之外,另外三百零七名都依照名次高低被任命为河北道各郡县的太守、长史和县令。
只是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在各郡的太守和长史任命上,秦昇的安排很是微妙。
若是哪一个郡的太守是左榜出身,则长史必是右榜出身。
反过来,若哪一个郡的太守是右榜出身,则长史必是左榜出身。
在这些新科进士即将赴任之时,秦昇又再一次在河北道大行台府设宴为他们饯行,以示勉励。
不过在酒过三巡之后,他也对这些即将赴任的地方官提出了一个要求,那就是要他们在半年时间内理清自己治下郡县的人口,造好本郡县的户籍簿。
半年后,他将派官员去各个郡县巡视核查,以此作为他们的政绩,绩优者提拔重用,不合格者降职罢官。
眼看秦昇如此看重此事,不少新科进士心中都暗暗憋着一股劲儿,誓要在这半年时间内做出一番亮眼的政绩,定要叫大行台尚书令和其他同年刮目相看。
饯行宴后,秦昇刚要回自己卧房歇息,一名亲兵却匆匆来报,说他的新任记室参军薛收府外求见。
听说是薛收要见自己,秦昇不由微微一怔,显然是一时之间也猜不到他的来意。
他虽是穿越者,但对这个薛收知之甚少,只知道他是隋朝三大文坛领袖之一的薛道衡之子,李世民的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
历史上的李世民很器重薛收,可惜薛收在武德七年就因病去世了,李世民在即位之后,曾经不无遗憾对房玄龄表示若是薛收还在世,他一定让薛收做自己的中书令,不过最后他还是让薛收陪葬于自己的昭陵,也算是弥补了自己生前的遗憾。
不过,对于薛收竟然跑来蓟城参加春闱,秦昇倒很是意外。
因为在他父亲薛道衡被杨广冤杀之后,薛收曾经当众立下重誓,说此生绝不仕于隋,此事可谓是人尽皆知。
可如今,薛收不仅跑来河北道参加了春闱,还高中了探花,做了自己的记室参军,这已经算是严重违背了自己当初立下的重誓。
秦昇倒是很想知道,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竟然让薛收改变了心意,不惜违背了自己当初的誓言。
(https://www.biquya.cc/id170654/29586481.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