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一统天下,从杀回前老丈人家开始 > 第318章

在安排好魏徵出使漠北去见突利可汗阿史那什钵苾之后,秦昇便命人收拾好自己的行李,准备南下洛阳。

毕竟如今已经是四月初了,按照宫中御医的推算,丹阳公主杨翎即将在这个月底或者下个月初临盆。

爱妻临盆在即,他这个做夫君的无论如何都要回洛阳一趟,跟丹阳公主一起迎接一个新生命的到来。

只不过他回洛阳是肯定要回的,但他不在蓟城期间,河北道的公务如何处置却是大难题。

毕竟当初他回江都成婚之时,只是空挂着一个河南道大行台尚书令的名头,并未掌控有尺寸之地,因而要处置的公务并不多,内事不决问郭嘉,外事不决问李靖就好了。

可如今他执掌河北道,决定着河北道上百万百姓的生死,他必须要对自己治下的每一位百姓负责。

更何况如今河北道百废待兴,要处理的事情千头万绪,根本就不是一两个人能够处置得过来的。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秦昇最终决定任命更精通政务的温彦博为行台右仆射,代他批示来往公文。

同时,他还任命郭嘉为行台兵部尚书,张亮为行台工部尚书,张公谨为行台吏部尚书,褚遂良为代行台刑部尚书,薛收为代行台礼部尚书,马周为代行台民部尚书。

一般的公务,只需由温彦博这个行台右仆射代为处置,可若是大事,便由他们七人投票表决,以多数人的意见为准。

军务方面,李靖、张辽、高顺、裴仁基、徐世勣、秦琼、罗士信、程咬金、裴行俨、罗成十一位大将皆为行台将军,李靖为诸将之首。

(PS:我知道有人想提醒我漏了沈光、麦孟才和钱杰,但他们三人是十二卫的将军,跟秦昇是上下级关系,不是秦昇的部将,跟河北道大行台也不是一个系统。)

就在秦昇安排好一切,准备启程南下洛阳之时,却有一名亲兵匆匆来报,说府外有一个名叫杜如晦的人求见。

听到是杜如晦来了,秦昇不由莞尔一笑。

自己正为文官方面人才不足而发愁呢,“房谋杜断”中的“杜断”就来了,还真是瞌睡遇上枕头了。

他并没有命亲兵去将杜如晦领来见自己,而是亲自出府去迎接他。

……

此时的大行台府门外,杜如晦心情很是忐忑,心情较之当初去彭城投奔秦昇的李靖有过之而无不及。

毕竟秦昇好歹将李靖从监牢救出来过,还请他吃过一顿饭压压惊,多少算得上是有些交集。

可杜如晦甚至都没见过秦昇,只是凭着秦昇派人送来的一封亲笔书信,便义无反顾跑来蓟城投奔他。

只是当他真的站到大行台府大门外时,他的内心突然变得有些迷茫……

他不知道秦昇当真是如此看重自己,还是看重自己京兆杜氏子弟的身份,想要起用自己来拉拢他们杜家……

就在杜如晦心中不住在胡思乱想之际,秦昇已经在一众亲兵的簇拥下从大行台府走了出来。

杜如晦虽然没见过秦昇,但从来人的装束和其身后的一众亲兵,已然猜到对方就是河北道大行台尚书令秦昇,心中一时感动莫名,眼眶也有些红了,一股士为知己者死的信念油然而生……

自己只不过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前滏阳县尉,何德何能敢让威震天下的秦昇亲自出府相迎。

秦昇却不管这些,直接上前握住杜如晦的手,语气很是激动道:

“有你杜克明相助,我秦昇何愁大事不成!”

当亲耳听到秦昇果真如此看重自己,杜克明心情也不由一阵激荡,知道自己没有投效错人。

但他还是躬身拱手向秦昇施了一礼,语气很是受宠若惊道:

“我杜如晦何德何能,敢得齐国公如此青睐。”

秦昇扶起杜如晦,随后忍不住哈哈一笑,语气有些意味深长道:

“我想李渊很快就会知道,没有将先生强行绑去做官,绝对是他那个所谓的唐朝的损失。”

杜如晦闻言心中越发感动,随后再次躬身施了一礼道:

“齐国公说笑了,在下才德浅薄,恐怕天下间唯有齐国公一人如此看重在下了。”

“先生不必如此多礼。”

秦昇再次扶起杜如晦,又戏谑一笑道:

“不过说真的,还好先生来得及时,若是来得再晚些……”

说到这里,秦昇故意止住话头不往下说,只是面上的笑容变得越发戏谑。

杜如晦心中一时莫名有些紧张,忍不住追问道:

“若是在下来得再晚些,又当如何?”

秦昇哈哈一笑:

“若是先生来得再晚些,只能再次上路去洛阳见我了。”

听了秦昇的冷笑话,杜如晦一时有些哭笑不得。

他在见到秦昇之前,一直在心中不住揣测秦昇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会不会当真跟李家和关陇贵族宣扬的那样,飞扬跋扈,目中无人。

可如今真见到了秦昇,他发现秦昇不仅为人随和,平易近人,说话也很是风趣,想来跟这样的主公打交道会轻松愉悦得多。

想到此处,他也忍不住跟着笑了笑道:

“早知如此,在下当初途径洛阳之时,就该停住不走了,就在洛阳城等待齐国公就好了,也省得走这么多冤枉路。”

秦昇听完不由莞尔一笑。

果然是刻板印象害死人呀,自己还以为像杜如晦这种行事果决之人,为人会很古板无趣呢!

可如今看来,杜如晦身上也并不缺乏幽默细胞呀!

不过说笑归说笑,在正式起用杜如晦之前,有些话秦昇还是得跟他说清楚的。

“我知道先生有宰相之才,做一个小小的行台左仆射是绰绰有余。

只是如今先生初来乍到,若是我直接任命先生做行台左仆射,其他人难免会以为是因为先生出身京兆杜氏的缘故,对先生的风评反而不利。

因此,我打算让先生先做代行台御史,监察河北道诸官,待做出功绩,我再正式任命先生为行台左仆射,不知先生意下如何?”

要不怎么说真诚才是永远的必杀技呢!

秦昇话已经说到这个份上了,杜如晦还能说什么呢!

况且,放眼整个天下,恐怕也只有秦昇敢相信自己一个只做过几个月滏阳县尉的人有宰相之才了。

“承蒙齐国公不弃,愿为齐国公效力!”

(回答一下某些粉丝的问题,秦昇的尚书令和大行台尚书令是两个不同的官职,有时候真不是我写错了。

尚书令是中央尚书省的长官,而大行台是行尚书台的意思,最高长官同样叫尚书令。

隋朝的道跟唐朝的道也有点不同,唐朝的道是监察道,隋朝的道是行军道,可以理解为后世的军区,大行台尚书令就是最高军政长官。)

(https://www.biquya.cc/id170654/28773093.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