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夏,烟柳江南,西子湖上,荷花早开。
一片片映日之荷,随风摇曳,景虽美;却比不上湖畔赏荷人中,婷婷玉立的一抹鹅黄的倩影。
“小姐,不早了,回吧!怕晚了妈妈又骂得难听。”
一个十三四岁丫鬟装束的乖巧女孩向身前的黄衣女子轻声提醒着。
“嗯,回吧!”
黄衣女子轻声应着,那声音犹如出谷黄莺,又似珠落玉盘,清脆委婉,却不带半点矫揉造作。
“那我们是乘船回去,还是从那断桥而过,走回去。”
小丫鬟看看湖中的游船,又看看不远处的断桥,依旧是问着小姐的意思。
“走那断桥吧!怕不怕累?”
黄衣女子向身边的小丫鬟嫣然一笑,语气里也是满满的关切之意;只是那一副绝美的面容、那倾城的一笑,让身侧湖中的荷花都黯然失色,水中的游鱼也轻沉湖底。
“小姐不累,小莹不累。”
叫做小莹的丫鬟上前轻轻搀扶起小姐的手臂,另一只手在头上撑起了一把纸伞,主仆二人相携着向那断桥走去。
刚到桥中,湖心吹来一阵疾风,小莹一手撑伞,把持不稳,那伞猛的向黄衣女子这边斜了过去,遮住了她大半边的头脸。
与此同时,对面一个长身玉立的白衣男子也正走到桥中,被这疾风一吹,恐迷了双眼,忙用衣袖挡在了身前,匆匆而过,只是忙于拉扯袍袖的时候,没有注意一页宣纸从衣袖中滑落出来。
“哎呀,这风。小姐,你没事吧!”
待小莹重新撑好了伞,扶稳了黄衣女子,那白衣男子已经匆匆走下了断桥。
“没事。咦?”
黄衣女子刚一迈步,却发现脚前有一张折叠的整整齐齐的雪白宣纸,弯腰拾了起来,轻轻展开。
“春未老,风细柳斜针。试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这是宋朝苏轼的一首《望江南·超然台作》,既是写景,亦是抒情;既是感怀故人,难脱愁苦;又是超然忘我,想要借茶酒调适。
那字写的更是笔酣墨饱,颜筋柳骨;鸾飘凤泊,矫若游龙。
“好诗!好字!喂,公子留步!”
黄衣女子回头向断桥下望去时,只见那修长飘逸的雪白身影已经转入了行行翠柳之间,寻不见了。
“小姐,走吧!他听不到了,只是一首诗,也不见名人的款子,想也不是要紧的东西。”
“嗯。”
黄衣女子点头答应着,却听到小莹提到了落款,又向那宣纸看了看,果然见到最后面两个小字“江南”,只是不知道是他的名字还是别号。
“哎呀,我的姑奶奶,你可回来了!赶紧梳洗一下,换件衣服,陈公子等你好久了。”
一栋华美精致的大宅门口,一个浓妆艳抹的妇人插着腰、甩着手里鲜红的帕子,向那黄衣的美人数落着。
“妈妈,今日我累了,不见客。”
(https://www.biquya.cc/id16949/9158588.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