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战神:秦王君临天下 > 第55章 朱樉的诗词5

第五十五章  朱樉的诗词5

朱标听着下人绘声绘色的解说,也是不由地大笑了起来:“这个西安二郎,真是厉害啊!”

朱标嘴上称赞着,对于西安二郎更是高看了几分。能把气人的话说的如此清新脱俗,让人看了还挑不出毛病来。

诗写的极好,这性格也是泼辣的。

心中越发的想要见到西安二郎了。

“你见到西安二郎了吗?他是什么模样。”朱标很想见西安二郎一面,恨不得立刻就让手下的去找。

找人就需要画像,朱标连画师是谁都想好了。

朱标的手下今天错过了西安二郎的比试,自然是没有见到西安二郎,现在让他描述,他也是道听途说,万一说的不对,将来太子找到的人和自己说的对不上,他就惨了。

欺君之罪,这可不是小事。

抄家灭族的大祸事,并且,太子是内定的未来皇帝的人选,就算太子仁厚不舍得处置他,朱元璋知道这个消息能不把他把皮塞草吗?

想到这里手下很是慌张,事情的真相他也不敢说,自己因为疏忽没有见到西安二郎,这件事说出来和找死没有两样。

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朱标的手下很是头疼。

突然他灵光一闪,道:“殿下,奴才有罪,没能见到西安二郎。”

“怎么会?”朱标疑惑地看向手下。

“殿下,是这样的,我是在人群里听的诗词,西安二郎在二楼,我实在没能见到他。西安二郎坐在雅间里,诗词都是青.楼的花魁杜九娘传出来的。”

“我只是听说,西安二郎长的很丑,脸上长满了麻子。这些都是道听途说来的,具体怎么样,我也不知道,不敢胡言论语,耽误了殿下的大事。”

朱标叹息一声:“西安二郎做事特例独行,确实想要找到他的踪影不容易。”

听到朱标这么说,朱标的手下明白自己这次是逃过一劫了。

朱标的手下继续道:“殿下,如果真的想知道西安二郎的模样,可以将千春楼的花魁杜九娘找来,杜九娘琴棋书画都精通,让她画出西安二郎的长相应该不是问题。”

听到这个提议,朱标着实是心动了,但想了想还是选择了放弃。如果让父皇知道他找一个千花楼的歌姬来太子府。

不用多想,这个歌姬一定会没命,为了太子的名声,也为了皇家的颜面。

朱标是个仁慈的人,实在不忍心害了别人。

“这件事就此作罢!事情你也不要再提了!”

朱标的手下知道太子的担忧,解释道:“殿下,不用您亲自出面,属下去找人就行,属下偷偷的去,让花魁杜九娘把西安二郎的画像画出来,一定不会让人知道的。”

听到属下的保证,朱标本来放弃的心,又开始活泛了。

“把这件事办好了,我有重赏!”朱标的一句话,让手下兴奋。

手下径直出了门,去找千花楼的花魁要西安二郎的画像。

当太子朱标在找西安二郎的时候,袁家却在这个时候炸了锅。

袁家的公子,袁兴业居然被人抬了回来,还吐了血。

袁兴业的父亲大怒,在应天府,天子脚下,居然有人敢打官家子弟,这是藐视袁家,藐视皇帝!

袁兴业的父亲大怒着要去应天府的府衙,责问知府,让知府给出一个说法,把犯人捉拿归案。

就在袁兴业父亲暴怒的时候,袁兴业的爷爷袁凯也得到了消息。

袁家书香门第,袁凯更是诗画双绝,在大明的文坛也是领军人物,自从刘基这些人死后,他袁凯是首脑。

在文坛的地位,袁凯算的上是皇帝。只可惜家里的子侄不争气,没有一个能接他班的人。

好不容易有了一个孙子,袁凯便将希望寄托在孙子的身上,并给他取名袁兴业,就是希望他能复兴袁家的家业。

袁凯已经老了,他肩头的担子总得分放下,现在他是右佥都御史,但他六十好几的人了,官职在往上,就只能是虚职荣耀了!

没有了实权,袁家也会慢慢败落。好在孙子袁兴业争气,比他的老子强,但想要接替他的位置还是不足,但支撑袁家一门还是没问题的,至少袁凯百年之后,袁家不会一落千丈。

自己这个心尖上的孙子,今天却被人抬了回来,还吐了血,他心里这个急啊!可是心里着急也有章法,而不是向袁兴业的父亲那样瞎急。

尤其是袁兴业父亲要报官的行为,更是被袁凯鄙夷。自己也是朝堂中人,孩子出了事,不问个清楚就去报官,一旦出了岔子,那笑话就大  。

以后袁家在朝堂上都没办法立足。

尤其是当今的陛下,眼里是揉不得沙子的人,在他的眼皮子底下以权压人,这件事传出去一家人都得被死。

袁凯一巴掌打在袁兴业的父亲脸上,呵斥道:“给我滚回屋子里去,没有我的命令你不准出来。”

袁兴业的父亲挨了一巴掌灰溜溜地走了。

袁凯向袁兴业手下的人询问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为什么回闹成功这个样子?”

袁兴业的手下哪里敢隐瞒,便将事情的来龙去脉都说了一个清楚。

袁凯听完之后,也知道了,这件事就是自家理亏,既然站不住,那就没必要再去找事,反而被人抓住把柄,难以脱身。

他也是庆幸自己老成持重,把袁兴业的父亲赶走了,这要是让他去应天府报官,传到朝堂上去,他的老脸都丢光了。

袁凯回到了书房,将宣纸铺开,拿起沾满墨汁的毛笔,开始写字。

他先是将自己的那首诗写了一遍,等待墨迹干了,才放到一边。

随后,他又将西安二郎的那首词写了下来。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口中不由喃喃自语地道:“好词啊!上下两阙交相呼应,真是难得的佳作。这个西安二郎居然有这样的诗才,以前怎么就没有听说过此人呢?”

(https://www.biquya.cc/id168055/56793098.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