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吾为天命 > 第121章 预料

第一百二十一章  预料

一旦下一步进行了,就会有被有人之人窥破的风险,所以常威一直在纠结,但是这次流民事件给常威提了醒,常威一狠心决定实施下一步。

他让人将崔湛、秦少保找来,这两个人是他现有明面上仅有的牌,作为皇帝,作为一个要征伐天下的皇帝,这两个人是远远不够的,短期内只能应付。

他告诉二人,他要将蓝田纳入到自己的管辖,这大大出乎了崔湛的预料。

崔湛的想法和常威最初的想法一样,他担心这样冒进会惹来不必要的麻烦。

秦少保倒是无所谓,他是个将军,对政治不感兴趣,只要常威说,他就会照做。

“你们看见了,现在朕手头没人,就你们这两个货,实在是不够,所以朕需要你们发动自己人脉,挑选可用之才推荐给朕。”

崔湛听了这话,感到一阵阵郁闷袭来,他看向秦少保,人家倒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

“瞎看什么,赶紧滚回去,该做准备的做准备,该想办法的想办法。”常威将二人撵出去了。

当天,常威行文京都,再次以自己修炼为由,向京都要钱,不出所料,这次外庭内府意见难得的一致,没钱!

常威倒是好商量,不给钱,给地也行,蓝田、万年、户县三个地方划给他,作为他修炼的资金来源地。

这次内府倒是没有太大阻力,外庭的人不干了,京畿道一共就这么点地方,你一下划出去三个,大家还干什么,不行!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常威最终只能“委屈”地接受蓝田一个财源地。

常威在得到蓝田的第一时间并没有采取任何行动,似乎一切都是按照以前的模式,蓝田的士绅百姓担心的常威横征暴敛并没有出现,但是还是有些人嗅到一丝不安。

这段时间,禁军完成的第二阶段的训练,常威看过之后很满意,现在他名正言顺的将蓝田划归名下,蓝田的赋税足以供养一支万人的部队了。

但是常威并没有招那么多兵,他追求的是精兵路线,所以他将有限的财源,投入到对现有禁军的装备上。

他也并没有按照原计划,划分军种,而是派出三千大军,以军事训练的名义,秘密地对蓝田境内的土地重新丈量,对蓝田的土地情况有了一个详细的了解之后,他安排崔湛将蓝田土地登记情况进行排查,做好准备,等秋粮收割完毕,他就要开始对蓝田进行大修!

如果现在常威对蓝田进行改革,势必会影响秋收,他现在需要的是稳定,所以,他安排崔湛放话给蓝田的士绅,他暂时不会改动蓝田的现状。

很快崔湛就将蓝田的土地情况排查完毕,抄录到常威交给他的表格之后,崔湛对常威的敬畏更深了一层。常威交给他的表格,很简单就是姓名、土地数量、位置、汇总,虽然简单,但是让人能迅速看清土地所属情况,比之前公文那些文字罗列更加一目了然。

“张道长,赵捷安此人如何?"这段时间,常威以帮张泉灵制作炼丹工具为由,让赵捷安带着一些工匠到丹房,也是让张泉灵帮自己试探一下赵捷安此人,虽然根据他的了解,赵捷安为人老实又无钱无势,应该比较可靠的人,

但为了稳妥起见,他还是让张泉灵从侧面了解一下。

“皇上,此人就是个纯粹的工匠,对制造意外的事情一点都不关心,据我了解,此人应该可以信任。”

“其他人呢?”

“郑三庆也不错。皇上,您先别走啊。"常威得到答案转身就要走,张泉灵立马不愿意了,这位皇上这段时间除了和自己要粮食就是要人,再么就是打探消息,严重影响了他炸药的研究进度。

“还有事?”

“皇上,微臣见皇上这些日子劳累,特意炼得一一炉大补丹药,皇上带回去每日一颗。"说着张泉灵拿出一个瓷瓶。

常威很警惕地拿过来,从瓶子里到处一颗放在手心,他举起手掌对着阳光看了半天,确定没有金属光泽,放在鼻子下闻了一会儿,应该没有重金属。看的一旁的张泉灵郁闷无比,也不管什么规矩,从常威手中拿过丹药扔嘴里了。

“拿来。”常威向着张泉灵伸出手。

“什么?"张泉灵不知道常威要什么。

“配方!”

张泉灵有郁闷地从衣袖里拿出药方递给常威,常威和张泉灵说过,配方只需要写明白丹药的构成就行,不需要配比,他就是想确定丹药里是否有重金属,毕竟那些炼丹师就喜欢把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放进丹药里。

常威拿着配方看了看,见全是些药材,这才满意地揣着丹药走了。

“皇上,昨日张国师说出了一炉绝顶丹药,不知皇上是否进服。"小六子等在丹房外,见常威兴致不错,赶紧过来献媚道。

“小六子,你这段时间差事办的不错,朕会重重赏你。”常威倒不完全是应付小六子,据薛康回复的消息,自从小六子负责为张泉灵采购,京都城内忠耿之士无不对常威沉迷修仙痛心疾首。

马丕冲等一众人等则是欣喜万分,

能有如此好的效果,这个小六子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常威一边翻看着薛康送来的情报,一边思考这如何能从在京都这个局中抽身。

平心而论,吴贺和狄青都是很不错的得力助手,尤其是吴贺,充满了孔家子弟的博学,为人正直,能文能武,一切都为大局着想,只是现在自己如果回到京都,束手束脚不说,没有足够的力量,难免不会重演历史的悲剧。

京都他肯定要回去,只是在没有积攒足够的经验和自保的力量之前,常威选择在蓝田韬光养晦。

他先将崔湛找来,做了安排,并且给他留下一千禁军,常威的要求很简单,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只要能顺利度过秋收,他回来之后,再做安排。

然后他找来秦少保,让他在流民当中,挑选一一千有当兵经历的人,然后从禁军中抽调两百人掺杂其中。

(https://www.biquya.cc/id168054/56793032.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