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吾为天命 > 第123章 搬迁

第一百二十三章  搬迁

他翻检了自高祖皇帝以来的起居注,只是浏览一下就觉得受益匪浅。自高祖常渊开始,历任唐皇起居注中都有大量丰富的为政、观人、御下等帝王心术。

只是,常威现在还不能全部都拿走,第一,他没时间慢慢研究。第二,这些东西指导意义大于应用。第三,拿多了难免不会被有心之人察觉。所以只是是挑选了一些,带回寝宫研读。

“皇上都拿了些什么?”出人意料的是第一一个知道详细信息的竟然是西门重遂。

“回义父,皇上拿了太宗、宪宗、穆宗、武宗、宣宗几位先帝的起居注。”

“哦?没听说高祖皇帝修仙啊?起居注有副本吗?”

“原是有的,只是多次搬迁,不知流落到哪里了。’

“行了,知道了。"西门重遂敲着桌子,思考常威到底是什么意思。起居注是记录皇帝言行举止的皇家档案,一般只是定期移送国史馆供撰写国史之用,除此之外,任何人不得阅看。

当然这种事只限于当朝皇帝,至于后世皇帝向从先帝处汲取经验,阅看还是可以的,只是很少有人愿意看罢了。

西门重遂能做到皇宫四大太监之一,肯定不想表面一样,懦弱无能,他虽然没有外藩的强援,但是他有自己独特的一套生存法则,那就谋定而后动。

现在表面上看着他和刘景宣走的很近,甚至有结盟对抗杨复恭的意思,实际上,就连杨复恭自己都承认,他对西门重遂没有丝毫恶意,甚至规劝他不要和刘景宣走得过近,刘季述也多次派人试探西门重遂的口风,只是西门重遂都一一挡回去了。他一直说,自己就是想要自保而已。

很快,整个京都城的官场就传开了,常威回到皇宫第一一件事,就是去表章库去寻找历代有名几位修仙皇帝的起居注!

“哎,看来大梁没救了。”京都城的百姓都纷纷传言,常威又是一位修道天子。

吴贺则已经见怪不怪了,他和杜让能、刘崇望等人勉力支撑着大梁这艘即将沉默的巨轮。在常威登基之初,他们多么希望,常威一如既往,尊儒重道,重振朝纲。

只是,常威之后的种种行为完全不仅与其在潜邸之时大相径庭,反而躲到蓝田对朝政不闻不问,更是沉迷修道,枉顾大家对其期盼已久。

吴贺甚至为当初没有据理力争让吉王继位而懊恼。

吉王常保,自从常威登基以来,一直闭门谢客,他知道自己现在做多错多,身份敏,感,如果引起常威的猜忌,

那将士灭顶之灾,就算常威远在蓝田,不问朝政,杨复恭这些推举常威上位的人,也不会给自己任何机会,现在自己只有隐忍,伺机看能否脱离京都这个苦海。

其实常保内心里对常威继承皇位还是颇有微词的,尤其是常威继位就跑到蓝田不问朝政,据说还沉迷修仙,可是常保也知道,大梁这艘船沉没是早晚的事。

此时,常威则是认真研究起拿回来的那些起居注。

第二天一早,常威穿戴整齐,早早来到太极殿。这是他登记之后的第二次临朝。

辰时一到,就有宦官召集百官入殿。

“有本早奏,无本退朝!“此时,小六子充当了常威身旁贴身太监的职位。

“臣有本奏。”说话间,吴贺出班。

“皇上,四月八日,河南尹张全义趁伪河阳节度使常罕之出兵河东之际,出兵攻占河阳,常罕之占据泽州。魏博镇衙军于龙兴寺叛杀主帅乐彦祯,败乐从训。”

“十五日,蔡贼秦宗权遣孙儒进攻扬州,扬州准南行军司马杨行密不敌,突围宣州,孙儒自称准南节度使,派兵围攻宣州。五月初一,宣武节度使朱全忠率兵攻蔡贼时溥,克之。”

“初六蔡贼将伪署荆襄节度使赵德語遺使言归顺,自愿归属朱全忠部。六月初一,利州刺史王建率众叛乱,围攻西川,西川节度使陈敬煊快马报急。”

听着吴贺的奏报,常威是一个头两个大,虽然知道现在中央朝廷式微,各地藩镇攻伐不断,但是如此密集混乱

确实超出了他的预计。

“微臣愧对皇上重托,以致内乱纷争不断,民不聊生,恳请……”

“此非吴相之过,实乃朕不善理国所致,朕自当于先帝陵前忏悔。”

常威生怕吴贺继续说下去,说出离职归隐之类的话,赶紧接过话头。

吴贺见常威支开话头,只好作罢。

“退朝!"常威生怕还有人蹦出来跟他说教,赶紧示意小六子退朝。

吴贺等人摇着头,一脸失望地带着百官走出大殿。

“我就说不能去早朝,看看一上来就是那些烂事,杨金吾你就不能让朕省点心!”回到御书房,常威有些不满地抱怨道。

“都是老奴不好,辜负了皇上的嘱托。”

“行了行了,也不是怪你,早知道还不如待在蓝田呢。”

看着一脸不耐烦的常威,杨复恭心中说不出的欣慰,不错,这次自己算是赚到了,当时只是觉得常威和自己关系比常保好,就选了他,没想到常威登基之后,就当起甩手掌柜,对朝政是听之任之,还创造性地发明了内府外庭共管,给内府干政扫出了最后的障碍。

“吴相,不必气恼了,皇上想是有什么难言之隐,不便在朝堂之上明说。”回到中书省,杜让能开始劝解这位宰辅。

“哎,总之都是吴某愧对大梁历代先王,如此下去,国将不国了。”

“殿下,你看,咱们这位皇上现在除了对他的修仙感兴趣之外,完全是置大梁江山于不顾啊。”柳璨义愤填膺地说道。

“皇上想必也是无奈之举,如果是我,面对如此局面,想必也如皇上一样。”

“不,如果是殿下执掌乾坤,定不会出现如此批破败局面。沛郡王让微臣转告殿下,他很支持殿下,只是鞭长莫及而已。”

“哎,感谢郡王一片苦心,只是本王无心政事。”

(https://www.biquya.cc/id168054/56793030.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