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吾为天命 > 第136章 难度

第一百三十六章  难度

“接下来,你就做好准备,朕这边随时会调动人手,随时安排这件事。”

“这次的行动,你这边只需要如何安排就可以了,具体人手的话,朕这边亲自给你安排。”

常威严肃道。

其实,他这样安排,目的很简单,那就是刘福那边毕竟是商人,下面的人也是龙蛇混杂,因此,要想保密的话,这还是有很大难度。

因此,他打算利用自己亲信的人手,比如狄青部下的人,这样的话,他们长期对狄青将军信任,并且又没利益纠葛,做事的话肯定纯粹很多。

其次来说,刘福的身份,要想一下子召集几千上万的人手,那绝对会有人泄露出去,这对他们来说也是相当不利的。

常威这次要打造的兵工厂,那可是重型兵工厂,最终的话,最起码需要上万人在里面工作,可想而知,这个规模有多大。

虽然前期的话,规模可能没那么大,但是也得有上千人同时工作,这在整个大梁来说,也是相当庞大的规模了。

在这种生产力低下的时代,除了大型的朝廷工程外,很少有上千人规模的作坊之类的。

其实,按照常威的预计,最终规模的话,估计在兵工厂研究和生产人员,最起码得破十万。

这还只是鉴于大梁人口有限,若是把周围地区都纳入自己领土的话,兵工厂还要扩大规模,甚至还要在其他地方一起建造。

到时候,那些先进的飞机、坦克和机关枪之类的,也就会陆续出现。

刘福听到常威这么一说,心里略微咯噔一下,知道皇上多少还是防范着他。

可是转思一想,常威毕竟是皇上,打造兵工厂,这已经是天大的机密了,要他一个商人召集人手去操作,这也不太现实。

所以,他很快释怀了,笑着说道:“是,皇上,小的完全配合皇上这边的操作。”

常威继续问道:“刘福,你可知道民间借贷的业务?”

忽然如此一问,刘福吓了一跳,要知道,虽然在大梁民间有许多房贷业务,也有很多的房贷机构,可是这些都是见不得光的。

因此,早在大梁建国的时候,开国皇帝就下过明确的指令,那就是在大梁不允许民间借贷,一旦查到就要砍头。

可见,民间借贷这一块,朝廷管得多严格。

其实,这也是有原因的,因为开国皇帝也仔细调查过民间借贷这块,过去朝廷,民间借贷机构利用信贷关系,往往把底层农民逼到绝路,不断出现利滚利的结果,最终无力偿还,不得不变卖土地,甚至变卖儿女。

土地可是底层农民唯一的生产资料,一旦变卖,马上就跟流民没什么区别。

有一些农民给别人当佃户,勉强维持生计,虽然可以活下去,但是那也是煎熬,毕竟没有自己的土地,他们的所有努力,大多都被地主压榨掉了,真正留在他们手里的并没有多少。

一旦遇到家里困难,比如疾病,还有房屋倒塌,火灾等等,就会让这些农民彻底没法过下去,就容易引起民变。

这也是社会不稳定的因素。

其次,一旦把土地全部变卖的农民,还有很多人直接变成流民,也就是不再从事劳动生产,直接在社会上浪,荡。

一些人成为地痞地霸,欺压其他百姓,这群人胆子大,心狠毒,往往容易被其他人利用,一旦有人造反,这些人很容易收编,毕竟来说,他们已经没法活下去了,当兵可以让他们活下去,甚至还有翻身的可能,他们肯定愿意去干。

但是这对朝廷来说,那可是莫大的威胁。

因此开过皇帝严令禁止民间借贷。

当然,虽然朝廷规定不允许民间借贷,可是这本身来说,就很难实现,毕竟民间对信贷有很大的依赖。

比如农民一旦遇到灾荒年月,完全吃不上饭了,要是不向信贷机构借钱的话,那么就得活活饿死。

在生死面前,他们还有什么选择的余地,因此,只能硬着头皮,也只能去借贷。

他们也知道,一旦跟信贷机构扯上关系,那么就是一辈子的关系,以后,就算卖土地,买二卖女,也无法偿还。

可是,他们有什么选择余地。

因此,朝廷不管怎么严令禁止,可是民间的需求太大,还是催生许多信贷机构。

当然,这些都只是私下底的活,没有明着做。

常威突然询问刘福民间信贷的事情,刘福自然紧张,因为刘福也做信贷业务,皇上如此一问,他担心皇上知道这件事。

一旦知道的话,那可是杀头之罪的。

虽然皇上现在需要他,或许暂时可以免除对他的追责,可是这只是现在而已,未来呢?

因此,他十分担心。

刘福挤出一丝笑容,心中也十分矛盾,说不知道,那是欺君之罪,要说知道的话,那皇上继续询问的话,自己如何知道,到时候自己都不知道如何回答了。

可是,略微犹豫一下,他还是坦白说道:“了解一些。”

他这样说,算是相当勉强了,没办法,他还是不敢欺骗常威。

毕竟来说,常威最近一段时间的犀利操作,他还是彻底害怕了。

常威看到他如实回答,淡淡一笑。

其实,虽然他很少到民间走动,之前也很少跟大臣沟通,完全是昏君一个。

可是,他毕竟是皇上,每天大臣呈递上来的奏章都有不少,这已经包含民间百态了。

经过两百年的发展,大梁现在的经济已经处于比较繁荣的状态,信贷业务也已经相当猖獗了。

除了没有直接开店营业外,私底下的交易比比皆是。

因此,也有不少大臣发现这样的事情,因此,之前也跟常威呈递过奏章,专门写过这件事。

以前的常威自然也知道这件事,但是也只是听听,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毕竟,这要是管理的话,那牵扯面可就太大了,影响自己的娱乐,因此,他选择宁愿不管,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https://www.biquya.cc/id168054/56793017.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