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别人争霸我种田,各路诸侯皆跪舔 > 第191章 发现硝酸石!

第一百九十一章  发现硝酸石!

“额,这个,这个也不是肯定的,不过我李元要是做不成这事儿,整个县就没有人能做了。”

李元不好意思的点头。

“好,那我就把十六个自然村中,一半的良田都分拨给你,由你作为粮田队的管理者,如何?”

昨天晚上,小云托人捎来口讯,说小李村的李元是种植大家,必须留下,李子墨这才生出了重用之心。

“啊!

你让我种粮食?

可是,这么多的田产,我一个人怎么能行呢?”

之前,李元一直都羡慕刘有才的产布技术,痛恨自家祖宗只会与破地为舞。

好不容易巴结上了李子墨,又让他回归老本行,心里多少有点不是滋味。

再者,粮食乃体力劳动,十六个村子一半的田产,至少数万亩,没人怎么能行?

“人员不是问题,到时候,各队挑选完毕,我会特意安排人带你,在各村遗留下来的人员中挑选。

你想要多少,都行,只要你能把粮食给种活了。”

李子墨正视着李元,在这个粮比人命贵的年代,粮食也是不可却的一部分。

乱世之间,有钱没粮,一切都是扯淡。

“额,好吧,那先生准备让我种什么?”

李元为难苦笑,好歹自己也算是个种田队的管理者,也不算太屈才。

“淹没地种水稻,黄土地种小麦,泥沙地种止血草。”

李子墨将心中所想给说了出来。

有小云的领导能力,再加李元的技术辅导,不愁干不成此事儿。

李元诧异开口:

“止血草我知道,后山有的是。

可是,这水稻……小麦?

又是什么东西?”

李子墨抬手挠头,苦想着两种植物,最原始的形态。

小麦起源于伊朗高原,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小亚细亚半岛,水稻更是盛产于长江流域……

关键是,他现在所处的大陈,从未在国内历史上出现过,去哪确定现在所处的精确位置?

沉凝片刻,李子墨突然想到了一个可进化的终级方法。

“你们之前所种植的豆麦出自何处?”

根据李子墨对于历史的了解,豆麦跟荞麦以及后世的小麦,统属麦科。

既然我们尊敬的袁爷爷可以杂交小麦增产,那么豆麦应该也是可以的。

“额,我们的豆麦种子都出自于后山的八仙洞。

乡里也有外卖种子的,只是他们那些种子,不仅发芽率底,且成活率也不高。”

“后山,八仙洞?

带我一起过去看看。”

冬末春来,正是小麦高产爆根的季节,这时候进行大规模的移植,就可以避免催芽环节,直接坐收其成。

待来年花开之时,再辨别公母进行杂交,足亦。

后山,八仙洞,是一处天然的水冲洞穴,里面黑土肥沃,各类野菜足足比外面高了半尺,就连豆麦苗,也十分壮硕,绿油油的一大片。

“你看,我们就是在这里收集的种子,然后按斤卖给村民们的。”

李元喘着粗气,指着一大片豆麦苗。

“不错,你现在尽快回去叫人,拿着锄头,把这些豆麦苗,全部移植到村子里土地最肥沃的地方栽培。”

李子墨刨出一颗,根系发达,且嫩芽初现,正是载培的好时候。

“栽培?

你是说,把这些豆麦苗,都挖出来,然后拿回去栽田地里?

那样,能活吗?”

李元被惊到了,移苗栽培,还真是天下之滑稽。

“试试不就知道了,要是活了,我们岂不是能在不费种苗的情况下,在降低催芽率的基础上,白捡一年的口粮?”

李子墨摊手解释。

“额,那我现在就去叫人过来移植。”

十分钟后,李元带着三十多个老弱,扛着锄头抵达了八仙洞口。

“咔嚓!”

李子墨蹲下身子,沿着壮苗外扩十公分,挖了出来,叮嘱道:

“都按这个标准,待三日以后,栽培成活的,按一苗一文钱,给大家伙发奖金!”

村民们原本不想跟着李子墨发疯,可看在钱的份上,都小心翼翼的照做了。

众人负责移植,李子墨则独自进入了八仙洞。

此洞上有山水下流,外有植被遮阴,里面说不定还有硝酸生成。

进入洞穴数十米,越往里面,越是潮湿,两侧植被也随光照晦暗起来。

李子墨点燃火折子,刚准备转身,不远处的溶壁上,一大片如雪晶般的白色颗粒,顿时吸引住了他全部的注意力。

“呵呵,天然的硝酸颗粒!”

李子墨大喜,赶忙出洞叫人来剥落取回。

一下午的时间,村民们都去载苗浇水了,李子墨则蹲在房间里,小心翼翼的将采回来的硝晶平铺在油纸上阴干。

“墨哥,这……又是什么东西?”

从来没见过李子墨如此认真的二牛,也诧异的询问了起来。

“硝酸呀,制造好东西用的。

这两天吩咐下去,让闲着的人,全部出去寻找。

每公斤,我们按照五十文收购。”

待硝酸积攒够量,再加上木炭,硫磺,黑火药就可以造出来了。

冷兵器时代,火药的威力,可是逆天的。

如今,硝酸有戏了,木炭更是好制,至于硫磺石,看来还得另外想办法。

“一公斤五十文,这么多?”

二牛木讷站在原地。

“等你看到这东西的威力之后,再谈价格吧。”

李子墨淡淡一笑,让二牛在这里着手硝石收购,以及栽种麦苗之后,便赶回了乡里。

——————————

夜里。

乡里,贵宾楼的包房里,李子跟黄青山,相对而坐。

“黄掌柜,我想请你帮个忙!”

李子墨开门见山,通过几次的合作,他发现黄掌柜这个人,虽是经商的,却并不滑头,还是值得相信的。

“哗啦!”

黄青山并没有回应李子墨,而是顺手将五千两银子,推给了李子墨:

“先把这个收了,我们再谈其它。

我黄青山虽是一阶商人,却也懂得些道理。

上一次的事儿,我并没有帮上什么忙,子墨兄弟还是把钱收回去吧。”

上一次李子墨让李青送礼之前,他就已经跟姐夫李布衣打过招呼了。

可结果却是那李布衣敬畏李子墨的才华,这才圆了陈家的案子。

他黄青山还没有傻到,自断胳膊的地步。

李子墨可是他的制盐大户,五千两,压根就不算钱。

搬石头砸自己脚的事儿,他还做不出来。

“钱我就不拿了,要是黄掌柜觉得收下为难的话,不妨帮我置办一点硫磺石,以作抵扣如何?”

(https://www.biquya.cc/id168020/56792962.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