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哦!八皇叔来了!宣皇叔进殿!”仁宗站起来说道。
骆公公拉开帘子,八贤王气宇轩昂地走进了殿内,包拯迎上去拜见:“王爷!”
“呵呵!包拯,好久不见啊!”八贤王看着包拯,快四年没见了,这小子还是那么黑,不过看上去又成熟了不少,没有了当初的稚气与傻气。“臣参见皇上,吾皇万岁晚上万万岁。“八贤王向仁宗跪拜。
“皇叔免礼。”仁宗说道。
“皇上派人跟我说包拯来了,特来相见。”八贤王起身说道。
“承王爷厚爱,上次进京,听闻王爷出使了辽国,未能与王爷见上一面。”包拯言辞恳切,八贤王和三廉王都是他最敬重的人。在官场上,一个教会了他进,一个教会了他退,在这进退之间,他学会了很多很多,看清了很多很多。
“我听说你又破了不少奇案?朝廷就需要你这样的人啊!”八贤王虽然人在辽国,但于朝中之事,一向都很关注。襄阳王篡位之事来得快去得也快,消息刚传到他耳朵里,就已经被包拯等人摆平了,八贤王感到很欣慰,也感到深深的后怕。
“王爷抬爱了!”包拯说。
“好了,我这次进宫来,就是想问问,你对这件案子有没有头绪?”贤王眉毛一挑,负手问道。
“王爷,在包拯看来,朱陈徐三位大人的死,从表面看都是死于自然,然而只有杜大人的死疑点重重。至于疑点在哪里,又能找到什么线索,还要等下官进一步查证。”包拯说。
“据朕所知,杜文宽家里人只是说,杜文宽因为得了怪病,不治身亡。但朕一直没有觉得他有什么病,他死前也是每天都来早朝,从未因病告过假。不过当时朕也没有多留意,说不定他真的有怪病也未可知啊!”仁宗说。
“其实其他三位大人的死也很奇怪,也都有很多疑点,看似自然,但感觉更像人为。不过具体还要仔细盘查。”包拯说。
“那么你觉得疑点在哪里呢?”贤王问。
“不好说,或许只因为他们都是知府,而且都是在上任不久出的事。正是因为这样的巧合,才让朝中大臣都相信那些歪门邪说。不过既然都觉得相士之说是无稽之谈,那么肯定就另有内情。”包拯说,“这件案子要查的话,入手点很多,可能会走的弯路也很多。不过皇上既然给了包拯权力,臣一定能面面俱到。”
“包拯啊!你任重道远啊!”贤王看着包拯,缓缓说道。
“下官自当竭尽全力。”包拯向贤王拱手答道,算是一个承诺。
“好了,朕会派骆公公和你一起去开封府衙,你们开始走马上任吧!”仁宗说,“开封府衙那边朕早已经派人过去打点过了,到了那里自然有人迎接你,你和展昭今天就可以上任了。”
“微臣谢过皇上,那臣告退了!”包拯和展昭跪谢,然后退出殿外。
“皇上,你相信他吗?”包拯走后,贤王向仁宗问道。
“经历了这么多事情,朕还有什么理由不相信他呢?虽然这个人如今仍然让朕忌惮。”仁宗说,脸上露出一丝无奈。
贤王微微吹了一口气,说道:“包拯之于官场,真不知是福还是祸。他或许能救民与水火,却随时可以把自己置于水深火热之中。这个人,永远都在风口浪尖上。”
“皇叔的意思,朕明白。”叔侄快三十年了,仁宗和贤王的之间的默契已经达到了一定程度,“朕不想永远都把包拯当成救命的稻草,或许在这件事请之后,朕会有新的想法。”
皇宫内院,紫湘宫内,暖暖的烛光摇曳在布满罗帐的房间里。妆台前,妃子对着铜镜端详着自己的容貌。片刻,她低下头来,双手轻轻覆在自己微微隆起的小腹上。
“启禀娘娘,皇上驾到!”一个太监在门外传话。妃子脸上立刻露出了笑容,在几个丫鬟的搀扶下,走到了院内。
“臣妾恭迎皇上。”妃子轻轻俯下身,对刚进院门的仁宗参拜道。
“你有孕在身,就不必多礼了吧!”仁宗轻轻扶起妃子,说道。
“谢皇上。”妃子小心地说,声音竟有些颤抖。
这个妃子正是庞妃,本名庞如燕,当朝太师庞吉的大女儿。她在十七岁那年就入了宫,一直深得仁宗的欢心,也是庞太师有力的后盾。然而就在几年前,狸猫换太子的事情被包拯揭露,虽然事情没有昭告天下,但仁宗心里对庞家已经产生了芥蒂,早有打压之心,进而就有些冷落了庞妃。
庞太师未尝不知道仁宗的心思,这样的情况他唯一能做的就是什么都不要做,与仁宗心照不宣,以免落得把柄,进而与宫中的女儿也疏远了很多。庞妃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个人忍受着皇宫里深深的寂寥。仁宗差不多一两个月才到她那里去一次,每日等待皇上的到来便是她生存的唯一寄托。
然而幸运的是,在两个月前,仁宗来她这里之后不久,经太医诊断,她居然有了龙种,不知道这个孩子又能给庞家带来怎样的境遇。
仁宗乏嗣,只有几个女儿,因此对有身孕的妃子特别关心,得知庞妃有孕之后,来看她的次数也就增多了。
“如燕!”寝宫里仁宗看着楚楚可怜的庞妃,说道,“这几年,朕对不起你。”
庞妃没有说话,只是低着头。
“朕知道你心里的苦,但朕也没有办法。”仁宗无奈地叹了一口气。
庞妃这才抬起头看着仁宗,说道:“听说陈妃妹妹生病了,她好些了吗?”
仁宗神色变了变,说:“她很好,你不必担心,她只是,只是小问题。”
“她没事就好了。”庞妃说。
两人默然,良久,仁宗说:“不早了,朕要回去了,你好好养胎吧!”
仁宗离开了,庞妃在宫女的搀扶下跪送,直到仁宗走到门口,庞妃说:“要是陈妹妹能为皇上诞下皇嗣,皇上一定要好好待她。”
仁宗在门口停了两步,慢慢地走了出去。仁宗走后,庞妃一个人走到院子里对着一株海棠树垂泪,这株海棠是名种,是当初仁宗所赐,现今比起当年繁密了不少。而海棠再好,该留不住的还是留不住。
(https://www.biquya.cc/id16742/9127383.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