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言与杜淑云看到气派的“云来居”客栈都惊叹不已,尤其是赵言,看到富丽堂皇的后院眼珠子都快凸出来了:“三弟,你这院子花了多少银两?只怕是得数十万两吧,我看你的家具装饰都是用的上好木料价值不菲,估计连那些深宅大院都比不上你这般奢华。”
沈青不无得意的卖了个关子:“二哥觉得拿下这座院子需要多少银两呢。”
赵言思索了一下:“至少也得十万两吧?难道三弟你又卖出去几幅画。”
“二哥说笑了,我的画何时变得如此值钱了。实话告诉你吧,算上雇佣人手重新装修,这间客栈一共也才花了将近两万两。”
“两万两?怎么可能?”连一旁的杜淑云都不怎么相信沈青所说的话。
沈青当下便把来苏州府以后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说与赵言二人,两人听后无不击节叫好,赵言称赞道:“哈哈,三弟你这一手真称得上是沈万三转世,如此好的客栈再加宅院就让你捡了便宜。”
听赵言说道沈万三,沈青不由得想到了那件将自己带到这个时代的聚宝盆,虽不知道聚宝盆现在身在何处,但他总觉得自己跟这件宝贝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至于会发生什么事情他倒是全然不会在乎了,甚至也渐渐淡忘了回到现代的想法。
“二哥,你这是在取笑我。快别站着了,找个地方坐下,尝尝大厨的手艺,可比我做的强多了。”
沈青在苏州府没有多少熟识的人,所以开业仪式做的很简单,一挂鞭炮而已,但府尹却派人送了一块招牌过来,让沈青感动不已,派人给府尹府送去精致的点心,便带上一众伙计一起吃了一顿饭,还喝了点小酒,众人都是有点醉意朦胧。
“二弟,我看你这客栈位置偏僻,恐怕前景不是太好。”三杯酒下肚赵言已是有些醉意,说话也不由得有些口无遮拦,当然这与他并未对沈青有防备也是息息相关的。
杜淑云听到了急忙在一旁扯了扯赵言的衣服,暗暗提醒他不要说大煞风景的话,不想这个小动作正好落到了沈青的眼里。
沈青笑笑说道:“淑云姐,你别怪二哥,我知道二哥说的是实话。但我有信心,一个月内就能让云来居的名头响彻苏州府。”
“叔叔最厉害了,嘿嘿,我支持叔叔。”憨态可掬的王可可从一旁钻了出来一脸认真的说道,她跟父亲在沈青这里的生活不知比在乡下强了多少倍,王富贵这几日一直在她的耳边唠叨沈青是他们父女二人的大恩人之类的话,故而王可可已经是沈青忠实的铁杆小粉丝。
沈青轻轻捏着王可可粉嫩的小脸道:“可可,越来越会说话了,谁教你的?”
“可可不用别人教,因为可可说的是实话,嘿嘿。”王可可身穿一件夹皮小红袄,这是沈青前日送她的生日礼物,红彤彤的小袄搭配上她晶莹剔透如瓷娃娃一般的脸庞,倒是有几分富家小姐的的风范让杜淑云看了都忍不住欢喜。
“王大哥家的闺女可真会说话,长大了可不得了。”杜淑云也被王可可毫不掩饰的马屁给逗乐了,笑着打趣道。
王可可吹破可弹的肌肤上浮上了一抹嫣红,似乎是有点害羞,眨巴着两只大眼睛说道:“杜婶婶好漂亮,可可看了都嫉妒呢,不知道我什么时候能长得跟杜婶婶一样漂亮。”
哈哈哈,王可可稚气的话语让众人都忍不住开怀大笑,真是个小活宝。
赵言也觉得自己刚才有些失言,遂歉意道:“三弟,我刚刚并不是那个意思,只是……”
“二哥不必介怀。”沈青干净利落的打断了赵言道:“你我兄弟患难相交,贵乎知心二字,二哥的话句句在理,沈青怎会介怀。况且你我兄弟二人,还拘泥于什么小节,沈青又不是小肚鸡肠之人。”
杜淑云看了忍俊不禁:“你们俩可真有意思,要我说你们兄弟二人应当干一大碗。”
“好,我跟二哥就一起敬淑云姐一杯。”
杜淑云也是巾帼不让须眉,端起身前的大碗就一饮而尽:“好,干!”
沈青二人俱是瞠目结舌,看着杜淑云眼前的空碗隐隐从心底升起一股豪气,也是干净利落的一饮而尽。
喝下一大碗白酒杜淑云眼神渐渐迷离,白皙的肌肤上也泛起点点桃红,双腮之上更是飞上两朵粉霞,配之眉宇间点点哀愁,当真是绝色佳人,赵言都看呆了。
“不知楚霖妹子现在过的怎么样了?”杜淑云喃喃自语,却是不经意想起了远在京城的楚霖。
赵言皱眉道:“淑云你喝醉了吧?”纵然赵言素喜棍棒,为人大大咧咧却也觉得杜淑云的话有些不合时宜,自己刚才说的话还好不过是逆耳忠言,可杜淑云此时提起楚霖无疑会刺痛沈青的神经,想到沈青前几月消沉的模样赵言的心头还隐隐作痛。
“二哥,我没事。”沈青笑着摆手道:“我沈青不是矫情之人,既然已得知楚霖安好的消息我便已经安心了,现今最大的心愿不过是入府学博个功名,以求与楚霖能够再相见,我却是不会因此而消沉,反倒觉得现在浑身都充满了无穷的精力。”
“如此便好。”
接下来三人又回忆了一番这段时间经历的事情,无不唏嘘感慨,一日时间转瞬即逝。
次日清晨,沈青一大早起来便开始晨练。冬日的寒冷渐渐散去,春天的脚步逐渐逼近,院子池塘里的荷花也渐渐探出了头。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沈青不觉想起了诗人杨万里描绘初夏荷花的一句诗,此时拿来也有八分的应景,不过是时节不同罢了。
“好诗。”赵言拍着手走过来:“三弟博学多闻,我看他日定能金榜题名,博个状元郎。”
沈青叹气道:“二哥说笑了,如今的状元却不是那么容易的。”
沈青说这话不是自谦,却是事实。如今科考取士,正是八股横行。纵然沈青自问学识比同时代的人不知强了多少,可让他作八股文却是无从下手。
八股文就是明清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也称制义、制艺、时文、八比文。文体有固定格式,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每篇文章包括从起股到束股四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两股互相排比对偶的文字,共为八股,所以叫八股文。且观点必须与“朱圣人”朱熹相同,极大地制约了丰富内容的出现。若有与之不同的观点则无法通过考试。
尤其是文章的每个段落死守在固定的格式里面,连字数都有一定的限制,尤其是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的部分要求严格对仗,类似于骈文,故而书写难度甚高。
前世沈青每每阅读八股文时都不禁感慨古代士子的出色,能够将一个观点,用一片锦绣华文前后对仗的表达出来,端地是厉害。
当然这说的是一届科考中偶尔出现的那么几个出色的人物,大部分士子所做的文章还是通篇废话,不知所云。毕竟对题材跟格式限制的太过苛刻,严重影响了士子们发挥的空间。
赵言听后不以为然:“我观那官学弟子也无三弟这般才思横溢,三弟何必自谦。”
沈青苦笑道:“二哥当真抬举了,我连官学能否进去尚未可知,走的不过都是些邪魔歪道罢了。”
沈家尚未落魄时,沈青倒也读过几年的官学,不过那也是好多年前的事情了,后来沈家家道中落加之沈青病情不断的恶化,只得退学,能够凭借着几年的学识博个秀才,原来的沈青也算得上才思敏捷了。
但显然仅凭那些知识想要在进士及第却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沈青才到苏州府求学。可入官学哪有那么容易,不说别的单就士林学子举荐这一项就让沈青大感头痛。
“三弟,二哥对你很有信心,你放心有什么需要二哥做的尽管开口。”
沈青心头一热,这才是兄弟:“二哥,你放心,有需要二哥帮忙的我绝不会心软开不了口的。”
“哈哈,我就喜欢直言快语。”
沈青笑道:“现下就有一件,不知二哥能不能帮到我。”
“三弟你尽管开口。”
沈青不再客套,直说道:“我这几日寻思着只是读书还不够,三弟我还想练习骑射弓马的功夫,先贤传下的六艺却是不能荒废掉。所以,我想请二哥做我的师傅,教我一些骑射弓马,我也好强身健体,不做那只知摇头读书的书呆子。”
沈青近来一直再思考着这个问题,科考制度越往后越是只注重文章,反而忽略了其他的方面,尤其是读书人的身体素质越来越下降。尤其是到了后世的高考制度,青少年的体质下降的一塌糊涂,真真正正成了手无缚鸡之力的读书人。
正是目睹了这样的场景,沈青才下定决心要学习弓马骑射,从自身改变“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错误认知。
“好,三弟有此想法,二哥自然会不遗余力的助你。可是,你年纪已大,错过了最佳的练武年龄,如今半路出家……”
(https://www.biquya.cc/id16646/9111847.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