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帝师 > 第四十七章 筹划未来

?

  结拜又叫做义结金兰,俗称结义、换帖、拜把子等,是民间同年人结为兄弟般关系的一种形式。它源于三国时代的“桃园三结义”,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结为生死与共兄弟的故事。后来,人们崇拜之、继而仿效之,即志趣、性格等相近、互相投缘的人,通过一定的形式,结为兄弟般的关系,生活上互相关心、支持帮助,遇事互相照应。

  久而久之,遂演变成一种具有人文色彩的礼仪习俗。这是友情的升华与社会关系的一种定格,贯穿着儒家“义”的思想,填充于亲情与友情之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人际关系。

  结义者不分男女老少,人数无限定,但古代必须是奇数,同年人同性结拜,男的称兄弟,女的称姐妹,一般青少年时期进行,多为志趣相投,或同病相怜或是各有所求。旧社会结拜礼节习俗较多:是宗亲者不结拜;是姻亲者不结拜;有辈份差别者不结拜;八字不合者不结拜;破族规者不结拜(以前族内如与别宗族结怨,立誓定规不与某族结好、婚娶等的族规)等等。随着社会进步和文明程度提高,人们认为只要彼此好相处,不必拘泥于某种形式。

  沈青和赵言均是无亲无故,除了一起相处的楚霖、杜淑云便少有亲近的人,现下楚霖离开,三人皆有戚戚之感,沈青一出“结拜”之言,便迅速得到了赵言的认可,而杜淑云知道了此事,非以“不奇数无以结拜”的理由要求一起结拜,赵言虽心中恋着杜淑云但却不敢反对她的决定。

  “只要能时时刻刻看到她,守护在她身旁也好。”莽汉看着月下准备祭品的杜淑云,心里默默祈求道。

  结义有规范性的礼仪程序,即以自愿为基础,通过协商、同意,选择吉日良辰,在一个大家都认为较适宜的地方,如祠堂等。

  而沈青三人商议以后便决定选在今日晚上在沈青的小宅院里举行,毕竟这个院落也是几人一起用心打造出来的。

  杜淑云上挂好关公神像,下摆好三牲祭品,即猪肉、鱼、蛋以及一只活鸡(男结拜为公鸡,女结拜为雌鸡),一碗酒和“金兰谱”。

  仪式便开始了。

  三人手里各拿一炷香和“金兰谱”。然后由赵言将把鸡宰了,把鸡血滴入酒中,每人)用针尖刺破中指,把血也滴入酒中,搅拌均匀,先洒三滴于地上,最后以按照杜淑云为大,接着赵言、沈青的顺序,每人喝了一口碗中的酒,剩下的,沈青轻轻放在关公神像前。

  出于自己的私心,他并没有将楚霖算在结拜范围之内,他早就在心里为她留好了一个位置。

  “老三,过来坐下一起吃吧。”赵言大大咧咧地没有注意到沈青的沉默,招呼他在桌子前坐好。这一顿,既是庆祝三人结拜之谊,也是给沈青送行,明天,沈青便要独自一人上路去府城了,因而格外丰盛。

  “盖闻室满琴书,乐知心之交集;床联风雨,常把臂以言欢。是以席地班荆,衷肠宜吐,他山攻玉,声气相通,每观有序之雁行,时切附光于骥尾。某某等编开砚北,烛剪窗西,或笔下纵横,或理窥堂奥。青年握手,雷陈之高谊共钦;白水旌心,管鲍之芳尘宜步。停云落月,隔河山而不爽斯盟,旧雨春风,历岁月而各坚其志。毋以名利相倾轧,毋以才德而骄矜。义结金兰,在今日既神明对誓,辉生竹林,愿他年当休戚相关。”由沈青亲自写的“金兰谱”静静地放在一旁,见证了后来声动大明的三人渐渐成长的情意。

  “青弟,我敬你一杯。此行你去府城怕是很久才能见面了。”杜淑云今日穿了一件紫红色织花褙子,整个人看上去明艳端庄,颇有几分丽色。

  沈青连连举起杯来看向对面的大姐,“淑云姐,此行离开,这两处还要靠你和二哥照料了。”他有些不好意思地拜托道,老是麻烦杜淑云和赵言,他心里既是感激又是惭愧,所幸大姐二哥都是大方的人,并不与他计较,不然他真不知道要怎么办了。

  再加上一直在赵家叨扰却没能好好回报,沈青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么来改善一下他们的生活。沈青看向二人的方向,发现杜淑云的衣物上织花甚为奇特,并不是市面上常见的花样,有一种别出心裁的美丽。

  “淑云姐,你这衣服上的花纹真是好看。”沈青夸赞道,若是可能让淑云姐从事商业也好,此时生产力的发展,使得商人的地位开始提高,倘若他二人能经营出一番事业,绝对是一件美事!

  杜淑云有些疑惑诧异地看到自己身上的绣花,“哦,那是我闲暇时绣出的一副花样,若是你感兴趣,我今晚另外再画一副适合你们男子的花样替你绣上。”杜淑云想到楚霖离开了,便没人替沈青料理这些事情,便决定晚上多熬一会儿,替沈青制两件新衣裳。

  她哪能想到沈青是想着让她利用自己的才能去做一门营生。

  沈青果然兴奋地开口说道:“淑云姐,你的手艺这么好,完全可以自己开个铺子做点生意啊。”

  “开铺子?”杜淑云没料到沈青竟说出了这一番话,“我一个小妇人,无亲无故的,若是有两个银钱,开了铺子也恐怕遭人眼红开不下去。”

  赵言十分赞同沈青提出的意见,他觉得女子有钱傍身便不会被人看轻,“淑云,我觉得老三的主意挺不错的,你的手艺在苏州府也绝对是顶尖的,你上次给我缝补的衣裳,别人看了还以为是我特地找大铺子定制的,嘿嘿”说着赵言还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淑云姐,我有秀才功名在身,你我又是结拜情分,官府绝不会为难你。再加上你哪是无亲无故,我和二哥都是你的后盾!”沈青响当当的说道,他是下定了决心,一定要帮杜淑云和赵言赚出份家业。

  杜淑云听了沈青的保证,看着他二人坚决的态度,诺诺地说:“那,我试试?”

  赵言猛地将水杯摔在桌上,“你放心!若是有人敢找你麻烦,便先从我赵老二的头上踏过!”沈青“哈哈”一笑,说道:“我也是。”

  杜淑云看着眼前两个如此激动,心里也觉得十分欢喜,但她还是有点担心,“可是我从来没开过铺子,做的东西也只是按着自己喜好做的,能有人喜欢吗?”

  沈青将眼前的筷子稍稍移开一点,笑着对她说:“淑云姐,若是你愿意听,我这倒有些主意可以提供给你。”

  有人帮忙想办法,杜淑云哪不愿意,当场就听沈青细细分析开来。

  沈青的计划倒也简单,类似与后世的私人会所一样,比如今的订制更进一步的便是除了量身打造衣服之外还会提供形象设计方案,这样既满足了爱美女性的要求又能够提高收入打响名气。

  而针对于底层百姓,对于他们来说,衣服的要求不过是便宜好穿,在采用相同的材质上,他们的铺子将会在平价衣物上采取“保修”的手段,一件衣服缝补本用不了多少针线,只要愿意舍弃这一点小小的利润便可以挣来更多的回头客。

  更何况,沈青还建议杜淑云再专门成立一件洗衣服的作坊,将后世的肥皂和干洗以及分类的方法原理阐述开来,建议他们可以对本店售出的衣物采取两文钱三件的优惠,而别的衣服则是一文钱一件,若有别的要求如熨烫等再视情况而定,听得杜淑云连带赵言除了点头和惊讶便没有别的表情。

  “老三,你去当官绝对是种浪费啊!若是你来经商,保不齐就是另一个沈万三!”赵言望着眼前淡淡笑着的男子忍不住感慨道。

  杜淑云也赞同地点头,沈青倒是一脸云淡风轻的样子,“二哥,你还不了解我吗?若是出出主意,当个狗头军师还成,真让我一点点去做,我可是干不了的。”

  赵言想起当初设计惩罚殷子英时,这厮也是呆在家里,害得自己累死累活在北边和一群蒙古人大战,拼死拼活逃了回来,这个家伙摇身一变成了县城里炙手可热的书画大师,忍不住就有两滴冷汗留下,“也对,你这个家伙就爱动嘴皮子。”赵言调侃道。

  “嘿嘿,”沈青估计也想起了自己的劣迹,有些不好意思地冲赵言怒了努嘴,让他别放在心上,杜淑云看着这兄弟二人,一个是身高三尺,勇武有力,剑眉指向之处都有一股挡不住的煞气令人心惊,另一个言笑晏晏,风姿俊朗,风淡云轻地外表之下却是一颗比常人更坚毅果敢的心,不枉风流少年。

  三人再度坐下聊起所见所闻,每每有感同身受之处都忍不住大声叫好或是击掌而笑,也许是楚霖的离开让他们更深层地了解人士的无常和平凡人的渺小也或是沈青的即将远行让她们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友情。

  

(https://www.biquya.cc/id16646/9111843.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