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女频频道 > 快穿:开局砸了丞相的七星灯 > 第89章 劝农

转眼就到了220年的春天,这日诸葛亮去至东宫,言说明日他要去乡间劝农,邀请太子同往。

刘禅自然求之不得,“林先生也一起去吧!”林夕点头,原本,她就打算春耕时要带刘禅去体察民间疾苦的。

次日清晨,晨曦初露,洒在蜿蜒的乡道上,诸葛亮与刘禅身着朴素布衣,轻车简从,在林夕的护卫下,仅带着两名亲随,向着城外的村落缓缓行去。

不多时,村落已在眼前,袅袅炊烟正从土坯茅屋上升起,田间已有农夫挽着裤脚,弯腰侍弄庄稼。

远远让马车停下,诸葛亮牵着刘禅的手,与林夕一起来到田边,虽然都是微服,但田间佃户看着这三人立刻就知这绝不是普通黎庶,便都恭恭敬敬向他们行了个礼。

“不知是哪位贵人,来此是寻我们家主的么?小人这就去禀报!”

诸葛亮赶紧叫住了他,“不用去通传,我等就是前来看看庄稼的长势,与乡亲们唠唠农事。”

在农户们惊疑不定的目光中,三人走向田间,诸葛亮俯身细看已经插好的秧苗,转头向身旁一位壮年农夫问道:“今年雨水可还调匀?这田肥力可足?”农夫忙拱手答道:“回大人,入春后雨水倒还充沛,只是这地种了多年,肥料虽施着,收成却总不如前。”

诸葛亮微微点头,目光远眺,见田边水渠水流细缓,若有所思。他召集村民至一处开阔地,席地而坐,村民们虽拘谨,却难掩好奇。诸葛亮以枯枝为笔,在地上画起简易的水利图,讲解道:“诸位乡亲,田地肥力可借轮作之法改善,谷物、豆类交替播种,养地又增收。再看这水渠,需得疏通拓宽,引那山上清泉,保灌溉无忧,如此丰年可期。”

林夕与刘禅在一旁也仔细听着诸葛亮的讲解,刘禅对他的军师先生早已经佩服的五体投地,他根本没想到,能治理一国政务,经史子集张口便能讲解,同时又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军师将军,居然还对农耕之事如此精通。

林夕则是只顾着偷偷看诸葛亮,工作中的丞相别有魅力,在这阳光下,他的眼角眉梢都透着意气风发,儒雅帅气又闪着智慧光芒与自信神采,是让她总忍不住想要偷看的时刻。

感受到林夕又在偷偷看着自己,诸葛亮的嘴角弯的更高了一些。

村民们则是交头接耳,眼中渐露希望之光。一青年后生大胆问道:“大人,这修渠、换种,人力物力耗费巨大,我等小户恐难支撑。”诸葛亮微笑,目光坚定:“朝廷早有规划,会调配谷种、农具,派兵助乡亲们兴修水利,大家齐心协力,定能迎来更多的丰年。”

言罢,他起身,环顾四周,语重心长:“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农事兴则国安。吾虽不才,愿与诸位同耕陇亩,盼来日仓廪盈实,百姓富足。”

村民们都欢呼起来,但又不信,如此儒雅风流的大人,如何会这农耕之事?

诸葛亮则看向刘禅,“公嗣,要不要下田去试试?”

刘禅倒觉得农事颇有趣,“嗯,先生教我!”

他三人便都脱了鞋袜,挽起裤脚,手拉手的踩入田里。

初春的水田里,湿冷的泥巴还带着冰碴,瞬间让刘禅惊呼出声,“嗷!冰冰冰!”叫着就想抽脚上垄,无奈双脚已经深深陷入这水田,还没等他拔动脚,就被林夕一巴掌拍在原地。

“忍着!平日你吃的每一粒米,都是这样种出来的!”林夕没好气的教训道。

刘禅捂着脑袋,眼泪都快出来了,“先生,你不冷么?”

“冷啊!可你看这田里多少人,谁不冷?”

诸葛亮笑着安慰道:“公嗣,一会儿就好了,来,我教你耕田。”

说完向老农一拱手,接过他们手中的直辕犁以及一头老牛,诸葛亮与阿斗在后推犁,林夕则在前面赶牛。

水田里,每一步都难走,林夕从未耕过田,这也是头一遭,于是走不了两步就摔一个屁墩,看得诸葛亮和阿斗哈哈大笑。

“先生,还有你不会的事情呢?”

“你们有犁扶着能借力,我拔不出脚来啊!”林夕无奈的叫着。

诸葛亮慢慢走上前,将林夕从地上拽起来,牵着她的手,教她如何从泥里拔脚。林夕学着,还是会失去平衡,拉着诸葛亮一起往地上倒,但每次她都惊呼着使尽力气将诸葛亮撑住,宁愿自己摔成个泥巴人,也不愿意让丞相有半点狼狈。

阿斗也不觉得脚冷了,就这样倚着犁耙看他的两位先生在牛旁站起摔下,啧啧,林先生绝对故意的,看,又扑我诸葛叔怀里了。最后连老牛都不耐的哞哞叫了,林夕才终于能顺利的在水田里迈步,满脸崇拜地看着诸葛亮,“你怎么什么都会呀?”

诸葛亮哈哈大笑,“吾也曾做过很多年的农夫呢!”

嘿,躬耕于南阳,原来真的是字面意思啊,他真的是亲自躬耕!林夕一直以为就算诸葛家家道中落,荆州黄家也不会让他带着黄月英过苦日子的,所谓躬耕,应该是佃农帮着干才是。

看着林夕那张沾满泥巴仍掩不住灿若桃李的笑脸,诸葛亮伸手又在她脸上划了一道,直接将她的鼻子也裹上泥巴,然后哈哈笑着转身就逃,回到阿斗身旁扶着犁。

林夕惊呼一声,佯装羞怒一跺脚,噘嘴对诸葛亮看着,引得阿斗都笑,“两位先生顾念一下孩子,快耕吧,我的脚都冻僵了!”

三人正式开始耕田,直辕犁没有曲辕犁省力,三人一牛吭哧吭哧好半天,才翻完了这一垄田。

以为自己如此辛苦,应该成果卓著呢,结果阿斗回头一看,不过才走了五十步的距离。阿斗忍不住说:“先生,原来耕地是这样辛苦啊,比学射箭要辛苦多了。”

诸葛亮轻笑,“这还只是春耕的第一步而已,要先将这些田翻松,再插秧,还要灌溉、施肥,除去杂草,每天忙碌,赶上天时好,才能在秋天收获。”

“啊?那我以后一定不会浪费一粒粮食!”

林夕回头,给阿斗比了一个大拇哥,“给你点赞!”

诸葛亮也一脸欣慰的看着阿斗,点头微笑。

这时就听田埂上一阵乱,然后就见一个穿着蜀锦青袍的中年男子步履急促的前来,看清田中情形后,吓得跪地大呼:“微臣不知太子殿下与军师将军前来,死罪!死罪!”

诸葛亮回头一看,原来是议曹从事杜琼。

阿斗一挥手,“杜大人免礼!孤原本就是微服出来,并未通知,卿何罪之有?”

这太子的气度,比以前更加威严,诸葛亮愈发满意起来。

周围农夫们都傻了,他们虽然知道这三人绝对不是普通人,却万万没想到,那个满脸是泥的少年竟然是他们的王太子?

扑通扑通跪了一地,齐声高呼,阿斗立刻让他们起身。

“孤今日方知农耕之辛苦,要感谢你们啊!以后若是耕种有困难,皆可告知朝廷,吾大汉之税收、之生计,皆有赖各位了!”说完,阿斗冲农民们一拱手。

“大汉万年!”一个农夫带头喊起,其他人立刻跟上,一时间,“大汉万年”的呼声响彻天地。

阿斗第一次感受到身为人君的责任感,这都是他大汉的子民啊,他现在的所学、所练,皆是为了让子民能安居乐业,能以作为一名大汉人而荣啊!

三人坐在田埂上,略用水洗了洗脚,穿上鞋袜,拒绝了杜琼的邀请,并未去他的庄上休息。诸葛亮只是问道:“杜大人,这些都是你的田亩?”

杜琼战战兢兢地回道:“回军师将军,正是。”

“这些也都是你家的佃农喽?”

“是。”

“那每年杜大人家的田产当纳税不少呀!”

杜琼擦汗了,“这个,这个,下官保证,以后一定会为国家多耕种,多纳粮!”

诸葛亮笑得意味深长,“好,好,亮相信杜大人。劝农之事,望杜大人与其他大人、族长们多费心了!”

“是是是!”杜琼简直汗透衣背了。

见敲打的差不多了,三人上了马车,回宫。

“军师先生,刚才你和杜琼说的话是什么意思?”阿斗有点不理解。

“殿下,你可知,豪右的佃农们都是隐匿不报的人口?隐匿不报,就意味着朝廷收不了这些人口的税,于是就会出现忙了一年,国家税收很少,而豪右世家极富的现状。”诸葛亮给阿斗解释道。

“什么?那咱们刚才是给杜琼耕的地?岂有此理!我还以为是为了黎庶百姓呢!”阿斗气急。

诸葛亮拍拍阿斗的肩,“会解决的,太子莫急,给微臣几年时间。”

林夕却是心中叹息,哪那么容易解决啊,胤禛都快被骂死了,摊丁入亩也推行的困难无比,又何况现在的天下乃世家的天下呢?

不过今天带阿斗体察民间疾苦的任务完成的不错,还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从空间里拿出冻伤膏和外伤膏递给诸葛亮和阿斗,“回去洗完脚后将药擦上,你们的脚肯定都冻伤了。”

阿斗这才觉出脚疼,苦着脸接过去,“先生,明天能不练功么?”

林夕与诸葛亮都笑起来。

(https://www.biquya.cc/id166199/33740714.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