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陈说李总前两次创业都失败了。
这一次,由于他母亲的关系,省城物华文化传播公司给李总投了一千万元。
互联网时代的“风口”就是机会和暴利,谁抓住了似乎就能成就一番事业。
或许是这个原因,在获得新的创业机会后,李总才会拼命渴望数据,他认为数据好看,才能引发更多关注。
小陈继续说道:“据我所知,在万副总之前,公司还有一个副总,也是因为决策上的冲突,后来这个副总被李总开除了。”
龙妙芙想不明白,作为公司老板,特别是创业的时候,李总却总是这么小气量。龙妙芙好奇地问道:“这些消息,你都是从哪里知道的?”
小陈笑道:“互联网创业公司根本没有什么秘密,再说省城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打听这样的事情还是很容易的。”
某天下午,龙妙芙请到访的作者喝咖啡。
在公司旁边的咖啡馆里,她看到万副总和李总似乎在争论着什么,万副总面色诚恳,李总神情不屑,看向一边。
周一的部门会议上,万副总告诉大家:“我们有了一笔不小的稿费预算,可以大胆地把各种计划提上日程。”他满面倦容,但也如释重负,不常笑的他还露出了难得一见的笑容。
有了经费,大家确实引进了一批不错的作品和一些有固定读者群的作者,各条产品线也渐渐变得丰富起来。
第二年,新的“风口”来了。
在那一年,小说影视改编权爆火,影视公司争相购买畅销小说的改编权,先后推出电影和电视剧。
每次圈内聚会,大家都在讨论影视IP的行情,认为对外输出小说的影视改版权,是一条新的变现之路。
公司里最兴奋的就是李总。
在公司例会上、在公司群邮件里,他都在强调目前影视剧改编成功了多少案例,哪家公司卖出了多少作品。
最后,他还特别要求我们内容部:“每周,每条产品线的负责人必须提交一部具备影视剧改编潜质的作品。”
接下来的两周时间里,龙妙芙一直紧张地筛选着这样的作品。
到了周末,龙妙芙却在市场总监的朋友圈里看到,李总在和某剧组拍摄宣传照,但是她对被改编的小说一无所知。
周一,李总在大群里宣布:他带着市场部打算独立拍一部网剧,我们内容部无需参与。
龙妙芙心想:“市场部的人做内容部的工作,本是两个领域,完全是外行做内行的事,真的合适吗?”
后来,龙妙芙才知道,李总曾找万副总商量,趁着行情好,赶紧拍一部网剧,只是万副总没有同意。
万副总觉得现在行情看起来火爆,但不明朗,公司没有拍网剧的经验,也没有特别适合改编的作品,现阶段应该潜心打造内容,静观其变。
于是两人再次不欢而散。
不久之后,龙妙芙想签约一部内容和文笔均不错的作品,需要一笔预算,公司的财务人员却不愿盖章。
她去问万副总,万副总的态度很含糊:“花钱的签不下来,就先签不花钱的吧。”
李总和万副总不和,此时在公司里已经是公开的秘密。
两个人在公司遇见,彼此都板着脸把对方当路人,但每次开会或团建,两人看起来依旧一团和气。
李总虽然看万副总不爽,但万副总在行业内有着较高的知名度,他不得不忌讳,不敢象开除上个副总那样直接开除万副总。
龙妙芙入职半年后,公司没钱的消息开始传播。
有人明确说道:“每月花一百多万元找用户,拍网剧一下扔进去两百多万元,这种花法能维持多久?另外,好像又没有做出什么成绩来。”
虽然包括龙妙芙在内的许多人都不清楚钱的具体流向,但公司没有产生经济效益是有目共睹的。
公司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融资。
(https://www.biquya.cc/id166181/34310218.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