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女频频道 > 问道商途 > 第413章反腐新课题

  第二天上班,专职秘书前来通报,说是有省纪委的同志来找,厉元朗心里有些意外,但还是让专职秘书带他们进来。

  厉元朗发现进来的是省纪委第十审查调查室主任林绍元、主任科员鲁宏扬。

  这两个人不会平白无故来找自已,不过,他们不说,厉元朗也不问。

  反正好久不见了,三个人便聊起分开之后的一些事情。

  最明显的变化是省纪委进来了三个人特殊人员。

  一个是省公安厅常务副厅长的儿子萧阳旭。

  一个是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的儿子林永望。

  还有一个是杭湖市纪委副书记舒天华。

  “杭湖市?舒天华?”厉元朗似乎有印象,但一时记不起来。

  鲁宏扬提醒道:“厉书记,就是当年举报市长的那个舒明。舒明是舒天华在举报时使用过的假名。”

  厉元朗笑道:“我记起来了,我还向他落实过举报的内容。他为什么会来省纪委工作?”

  林绍元进行解释:“一方面可能被老大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原来听说厉书记你被列入重点培养对象,后来发现你还是外放任职最合适。”

  “另一方面是他在杭湖市遭到了排挤。”

  林绍元是厉元朗离开省纪委后,特意推荐的任职人选,为此说话比较随意。

  厉元朗点了点头:“这样的现象还是比较普遍。即便你举报的那个人被绳之以法,有些秘密根本瞒不住,有些情况可以猜测到,有些情况是各级纪委工作人员泄露的。”

  “我们不能保证每个纪委工作人员保密意识非常强。同在体制内的人员进行举报,就算不会受到打击报复,也会受到同僚以及市长剩余势力的排挤。”

  “他们都不愿意身边有这样的人员存在,担心什么时候这个人对他们进行举报。”

  林绍元点了点头:“厉书记,你说得太对了,好多人就是因为举报成本太高而选择沉默。这些年来的办案我是深有体会。”

  “有时候就是当事人迟迟不肯正面会见我们,本来不复杂的案件,硬生生拖了我们好几天。有些案件就是没有人愿意出面做证,不得不搁置。”

  “不过,舒天华算是遇到了伯乐,老大说过不能让好人受到排挤,要扬清抑浊,要邪不压正。”

  厉元朗笑道:“这是老大在激励纪委干部勇于斗争。”停了停,转换话题:“那两个公子哥怎么会进入省纪委工作?”

  林绍元继续解释:“萧阳旭和林永望都是通过公务员招考进来的,还在熟悉业务当中。”

  “据老大讲,省委省纪委有个新思路,就是抑制腐败,不能光从他们这样的领导干部做起,还要从他们的下一代做起。”

  “老大还说,纪委招来的几位年轻人就是一个成功的经验。那些有培养前途的年轻干部,首先应该接受纪律教育,就应该到纪委部门实习一段时间,见识那些贪官污吏是怎么落马的,见识这些人落马时的丑态,以便在今后的仕途上,多一些畏惧、多一些自重。”

  厉元朗点了点头:“这两位领导愿意将孩子送到纪委来工作,认识超前。”

  “新的课题来了,领导干部反腐与百姓反腐的区别和作用,你们俩还在纪委,可以好好研究。”

  “有些时候,我们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才能更好地反腐。”

  鲁宏扬笑道:“厉书记,这样的课题估计不能公开做。毕竟到目前为止,领导干部子女参与纪委工作还是很少。”

  厉元朗继续提议:“可以先做个案研究,也可以边做业务边研究。”

  聊了一会儿天,厉元朗才问起正事:“你们两人来东宁县到底有什么事情?”

(https://www.biquya.cc/id166181/34310054.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