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历史原因,东宁县乳业公司居然有上千名职工。
这些员工其实并没有什么技术,一般只能从事低端的饲养、挤奶等劳动。
虽说厉元朗只要帮助筹集到资金,能顺利买断工人的工龄,就算改制成功。
但是厉元朗考虑到改制后的东宁县乳业公司承接了大部分原先职工,生意必须红火起来,否则以后不得不减员,吃亏的还是普通员工。
除了销售外,东宁县乳业公司还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就是设备设施老化。
东宁县乳业公司总经理蔡永安原先打算贷款购买先进的包装设备以及挤奶大厅建设。
厉元朗认为在市场前景尚不明朗的情况下,盲目地将资金花在硬件投入上风险太大,必须想个稳妥的办法。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绝对不能用钱去砸。
厉元朗认为能贷来钱是假本事,只是说明自己会谋事,而最重要的是要用好钱,只有把钱花在刀刃上,那才是真能耐。
正伤脑筋时,手机忽然响起,厉元朗接听后,电话那边竟然传来赵平康的声音:“元朗,是我,最近一向可好?”
赵平康对自已有知遇之恩,现在两个人虽然平起平坐了,但是厉元朗还是对赵平康非常敬重。
“赵书记,您好。我现在还好。”厉元朗客气地说道。
“那就好。元朗,听说你在搞乳业公司改制?”赵平康问道。
“赵书记,是有这回事。我还向省里、市里争取了一些资金。”厉元朗如实说道。
赵平康在电话那边笑道:“元朗,前年安元县也发展过乳业生产,可是最终没有搞起来。现在工厂已经倒闭,设备都放在车间里没用,关键都是崭新设备,而且是进口的。”
“我想闲着也是闲着,干脆打两折买给你们算了……”
真是打瞌睡有人送枕头!崭新的设备居然只打两折,真是太便宜了。
崭新的机器一直闲置着,如果不加以保养,便会变成一堆废铁!
当然,也有赵平康的人情在里面。
…………
连续几天几夜的大暴雨,使得东江河水暴涨,加上东江上游地区出现山洪爆发,部分洪水倾泻到东江中,使得东宁县抗灾情势异常危急。
以前清亮的河水现在翻滚着浑浊的浪花,急速地冲击着堤坝,东宁县此时遭遇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
抗洪救灾的机制还是成熟的,就在东江水位刚刚接近警戒线的时候,东宁县委县府就成立了抗洪抢险指挥部。
随着水位持续上涨,指挥部已经从县委会议室直接搬到东江边上。
抗洪抢险指挥部总指挥是县委书记厉元朗,副总指挥为县长欧阳可欣,各个常委都是成员。
在大帐篷里,摆着几张办公桌,外加几把椅子,常委们轮流值班,每隔六小时换班。
为了预防随时可能到来的地质灾害,指挥部调集了三十多台挖掘机、十多辆卡车,昼夜不停地向河堤上输送沙袋,沿着东江两岸构筑了两道防线,并从各机关单位及企业里抽调了近千名员工,轮流值守。
夜里十二点,暴雨仍然没有停歇的迹象,厉元朗身披雨衣,握着手电筒,在两名武警和防汛专家的陪同下,走在江堤上进行巡视。
沿着河堤走过去,厉元朗看见堤坝上趴着不少疲惫不堪的员工,很多人都已经顶着雨水睡着了。
厉元朗淌着积水走到沙袋前,向下望去,河水已经涨到沙袋底层,距离最高处只有不到两尺高度,抬头望着天,心里觉得更加不安。
一起陪同检查的专家提醒道:“厉书记,这里下雨还好些,就怕上游出问题,如果洪水再涨上来一尺,就很容易出事,持续的高水位对堤坝的破坏力是最大的。”
(https://www.biquya.cc/id166181/34310052.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