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书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高考前,开局甩了女知青 > 第111章 想法

想到这些,苏龙第一时间想到了肥料。

现在的农村,废料基本都是都是用的土肥,虽说后面引进了岛国的尿素,但实际效果并没有那么理想。

如果想要让土地产量提高,首先就要从这方面入手,让土地变的肥沃起来。

苏龙深知,传统的土肥虽然有一定的肥力,但效果有限,且难以满足现代农业对高产高质的需求。

而岛国的尿素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产量,但其长期使用的副作用也逐渐显现,比如土壤板结、肥力下降等问题。

因此,制作一种更加高效、环保的肥料成为了当务之急。

按照苏龙的记忆,后世是以有机物质为主要成分的肥料,这种肥料不仅能够提供作物所需的养分,还能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

更重要的是,这种肥料对环境友好,不会产生污染。

但怎么制作,这是一个大问题,其中不仅需要用到很多的专业知识,更是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

就算是有公社的支持,自己想要短时间内制作出来,也基本是不可能的。

想到这里,苏龙还是打算从之前制作的肥皂以及罐头入手。

只不过现在已经这么晚了,还是需要等到第二天了解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继续跟李向国以及李秀英聊了一下学校里有趣的事情,苏龙就回到了家里。

虽然苏龙已经有很久没有回来了,但家里还是一尘不染,显然是有人精心打扫过的。

苏龙想都不用想,就知道这肯定是李秀英帮自己打扫的。

这个淳朴善良的农村姑娘,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展现着对自己的关心。

认真的洗漱了一番,苏龙美美的睡了一觉。

等到第二天一大早,苏龙就主动找到了李团结。

“叔,之前制作的那些罐头,一直都在吗?”

听到苏龙问起这个,李团结点了点头。

“是啊,之前按照你说的方法,我们制作了一些罐头,一直都在那里放着呢。”

“还有那些肥皂,因为是农忙时节,产量比刚开始的时候,下降了许多。”

“而且,说实话,罐头这东西,需要的白糖太多了。”

“还有那些野果,摘下来也没多少,咱村里总共制作了也就一百多瓶。”

听到李团结说这些,苏龙明白,李团结这是心里没底,自己自从让人将玻璃瓶拉回来,并且制作了这些罐头之后,就一直没怎么关注过。

李团结心里不踏实也是正常的。

“这样吧,我今天就去县里,去供销社和供销社那边聊聊看。”

“先把咱们的罐头放到供销社,看看有没有销量。”

“还有肥皂的事情,现在我回来了,可以考虑扩大一下规模。”

“之前咱们都是小作坊,现在可以招一些人进来,每个月,给他们发放工资。”

听到苏龙说着这些未来的规划,李团结只是点着头,但在听到要招工人,并且发工资的时候,李团结有些惊讶的看了苏龙一眼。

“苏龙,现在咱们肥皂的产业没那么大,如果招工人,会不会亏本啊?”

虽说工厂现在名义上的厂长是苏龙,但毕竟是通过公社建立起来的,李团结对这个的感情,可以说是非常的深厚。

“这个不用担心,招了工人的时候,我们的产量也会提高。”

“我之前在学校里的时候,已经算过了,加上罐头,保证稳定可观的收入是没问题的。”

听到苏龙这么说,李团结的心里踏实了不少。

“苏龙啊,既然你认识县委书记,那能不能去找他跟他说一下咱们的罐头啊?”

李团结的话,让苏龙摇了摇头,虽然之前和县委书记陈金平聊的很愉快,但因为这些事儿就去找他,有点大材小用。

“叔,这事儿不急,咱们还是先一步步来。”

苏龙耐心地解释了一遍。

“而且,我现在有个新的想法,如果能实现,可能会对咱们的产业有更大的帮助。”

李团结听到苏龙的话,眼中闪过一丝好奇,对于苏龙,他一向很看好,只要是苏龙提出来的想法,那一定是好想法!

“哦?什么新想法?”

“就是关于土地肥料的问题,如果能够解决土地贫瘠问题,咱们留进村的粮食产量以及其它种植方面的问题,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听到苏龙这么说,李团结先是愣了一下,紧跟着就反应了过来。

“苏龙啊,你这想法要是真能实现,那影响的,可不仅仅是咱们村啊,全国都有可能受到影响,这对于咱们国家来说,绝对是福气!”

“只不过肥料的问题,一直都是个大问题,你也知道,咱们农村基本都是用土肥。”

“虽然之前国家引进了岛国的尿素,但在实际应用上,效果并没有那么显著。”

苏龙点了点头,他显然也深知这方面的缺陷。

因为科学生产力的不足,现在这个年代,还没有出现那么多的化肥以及复合肥,苏龙现在也仅仅是有这个想法。

具体怎么实施制作,他还需要认真考虑思索一番。

苏龙深吸了一口气,目光坚定地说道。

“叔,我知道这不容易,但我相信,只要我们肯努力,一定能够找到解决的办法。”

李团结看着苏龙那坚定的眼神,心中也不由得升起了一股信心。

他拍了拍苏龙的肩膀。

“苏龙啊,叔相信你,你一直以来都是咱们村里的骄傲,叔也相信,你一定能够带领咱们村走向更好的未来。”

“叔,你放心吧,我一定会尽我所能的。”

“对了,叔,我想先了解一下咱们村里土地的情况,你看能不能安排个人带我去看看?”

虽说苏龙在这里也待了很长的时间了,但是对土地的了解,肯定没有那些地道的庄稼汉熟悉。

李团结倒是也能理解苏龙的想法。

“行,这事儿简单,我这就安排人去。”

说完,李团结就转身离去,不一会儿,就带着王建国走了过来。

苏龙跟着王建国,来到了村里的田地里。

(https://www.biquya.cc/id166150/56793042.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