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负责打猎的那支队伍是宋夏江领头的,这边离暗河和河水近,野物们自然也不少。
打猎回来的东西一般都是分给了大院的各家各户吃肉,而皮子全部都留了下来,统一硝制后准备带进城去卖。
至于第三支队伍,应当说是几支队伍里最轻松的了。
在暗河里撒网捞鱼,除了水里凉些,几乎就没有什么难度了。
捞回来的鱼一时半会吃不完,就养在山溪的下游,准备慢慢吃。
随着商船那边的情况越来越明了,村里人对江都府的恐惧也渐渐在变小,也都动了要去闯一闯的心思。
见宋砚一直没开口动身,村长甚至有些沉不住气,主动跑过来问他何时动身。
宋砚回答得很是干脆,“等收完红薯就去!”
如今的地里,除了已经长出苗的冬小麦和油菜,剩下的只有还未挖出来的红薯。
虽然前段时间,江清月也曾带着大家吃了几顿红薯叶子。
但是至于里面长得如何,谁也不知道。
眼看马上就要霜降,最好的收红薯时间也就到了。
此时的红薯已经完全成熟,个头也已经是大得不能再大了。
以免霜降冻伤红薯,大家便趁着这两天天气好抓紧时间开始挖地窖收红薯。
长在土里的作物,大家之前已经见识过了土豆和花生,所以对红薯的期待也很高。
只不过,土豆和花生这两样都是直接抓住秧苗往上薅,然后再把土里剩余的给扒拉出来。
可对于红薯,这样的收割方式貌似不太行了。
来得早的人围着杂乱无章的红薯秧子研究了半天,也没找到合适下手的地方。
随后赶到的江清月见了,忙提议,“村长,咱们要么先拿镰刀把这红薯秧给割了吧,这样就省得碍事了!”
村长恍然大悟地笑着拍了拍脑袋,“没错,这红薯秧爬得密密麻麻到处都是,还是先割了方便!”
说完,大家便都纷纷拿起镰刀开始割红薯秧。
此时的红薯秧已经开始泛黄,人吃的话肯定是不行了。
但是带回去剁碎了喂鸡鸭和兔子倒是正好。
只是早上的红薯叶上满是露水,还需在田间地头晾干水分,省得让鸡鸭兔吃了拉肚子。
割完红薯秧,原本凌乱的红薯地已经变成了一垄垄整齐的坡地。
有人试探地挥起锄头刨了几下,泥土被翻开,红皮的果子立马露了出来。
众人纷纷围上前去看,拿着小铲子开始沿着红果子往外挖,挖到最后,竟然挖出一大串红薯来。
连带旁边散落的,数了数竟有十个之多。
虽然数量上和土豆差不多,但是红薯的个头可明显要比土豆大了不少!
这一发现让众人皆是大喜过望,连忙就要分头开始挖红薯。
只不过挖红薯也是个技术活,有拿捏不好分寸的,一锄头下去直接刨到了红薯上也是有的。
每次一听到红薯烂了,村长便痛心地跑了过去心疼半天。
以免红薯再被刨烂,村长最后指定了两个手上有分寸的,先把大块的土刨开,剩下的再让其他人用小铲子慢慢地挖。
这样一来,虽然挖红薯的速度慢了不少,但是好歹挖出来的都是皮相完整的果子。
除了地里挖红薯的,大院里的主要劳动力们此刻都在院子里继续挖地窖。
(https://www.biquya.cc/id165859/34459733.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