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的没错,房子还在,咱们一家人也都好好的在一起,这就够了。”
说罢,江菀便拉着江清月准备离开。
留在这样也只会平添烦恼,等她找好人打扫完再回来也不迟。
......
原本江清月以为,北伐成功之后大家便能停下来喘口气了。
哪曾想,进了京城之后宋砚等人每日比从前在军营的时候还要忙碌。
而且北方的惨烈程度比她们之前想象的似乎还要严重一些。
江都府虽然也经历了旱灾,但是好在去年开始便逐渐地恢复了降雨,浇灌庄稼已经不成问题。
而这北方,不仅之前的干旱更为严重,去年的雨水也并未完全恢复。
连年的干旱和战乱,简直没打算给这里的老百姓留一丝的活路。
而那些家境殷实的或者在南方有活路的,早就在旱灾开始便想尽一切办法往南方迁徙。
而那些普通的老百姓却大多都留在了这片干旱贫瘠的土地上。
毕竟南方路途遥远,逃荒路上也极其的凶险,与其跋山涉水地死在半路上,很多人都宁愿死在自己的家乡故土上。
所以在江都府老百姓都在往南逃的时候,这些北方的老百姓却一路向北前往京城。
原本他们以为只要到了京城,朝廷看到他们的真实惨状,就一定会想办法安置他们这些流民。
哪知道朝廷早就已经知道了,只是不想管而已。
这些前仆后继的流民只能一波又一波地死在了京城的城外。
如今城外的村庄里,已经是十室九空。
见此情形,吴王甚至来不及考虑登基的事,当即便开始着手商议赈灾之事。
之前在城外的流民营里,江清月曾提议单设一列救济队伍给老弱妇孺。
那件事开始没多久后,流民当中的老人、女人和孩子一下子存在感大增。
原本奄奄一息快要饿死的也都找到了活路。
这件事之后,吴王便一直记在心里,想要找机会感谢江清月。
只是一直太忙,压根就腾不出来时间。
如今开始赈灾,吴王便又想到那件事,连忙召了宋砚和江清月一起进宫商议。
赈灾的事,江清月这段时间也从宋砚那听说了不少。
知道眼下国库粮食紧缺,僧多粥少。
而领粮食的队伍中每个人的情况并不相同,其中大部分的确是走投无路的流民,只能指望朝廷的施舍活命。
但其中也不乏有些家底的城内百姓混入队伍,还有一些在城外筑高墙藏着余粮的地主财主。
这些人全部混杂在一起,数目实在惊人。
而如果一定要将这些人逐个查清楚情况再发粮,也着实费时费力。
江清月一边听着宋砚介绍,一边跟着他一块进宫。
因为是第一次进宫,江清月还有些好奇,但等她走进去了才发现,如今宫内的情形并没有比顾家好上多少。
那些宫内的人在逃跑的时候,将能装能带的全部都打了包,这些带不走的都尽可能地被砸被毁,亦或者被火烧了。
所以如今的皇宫看起来十分的荒凉。
然而,吴王进宫几日后仍不曾安排人开始修葺,而是一心扑在了安定民心之上。
见此情形,江清月也不由得心生感慨,同时更加认真对待这次的召见。
待见了吴王,对方果不其然开口便问两人对赈灾粮的发放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https://www.biquya.cc/id165859/34459492.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