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迷雾起
大明天顺年间,京郊那延绵数里的矿山,铁矿脉纵横交错,是朝廷冶铸兵器、打造农具的要紧原料产地。
京城富商张鹤堂斥巨资经营此矿,委派精明能干的李福贵监工管理。
晨曦未破,矿山已热闹非凡。
矿工们手持矿镐,迈着匆匆步伐走向矿井。
赵大栓,这位在矿山辛勤劳作了十余年的憨厚汉子,带着年仅十六的儿子赵小虎,同往常一样开启一天的劳作。
赵小虎虽年纪尚小,可各类工具使用起来极为熟练,随身的工具包中,凿子、锤子、扳手等家伙事儿一应俱全,矿上的器具但凡出了毛病,他总能捣鼓几下就给修好,赢得了一众矿工的夸赞。
收工的铜锣骤然敲响,赵大栓满心欢喜地准备和儿子回家,却发现赵小虎没了踪影。
他心急如焚,在矿道里一边狂奔一边呼喊:“小虎!小虎!你在哪儿呢?”声音在幽深的矿道里不断回荡,可回应他的只有寂静。
赵大栓赶忙找到监工李福贵,声音都带着颤抖:“李管事,我家小虎不见了,这可咋整啊!”
李福贵一听,神色一紧,立刻扯着嗓子吆喝,组织矿工们展开搜寻,众人举着火把,将矿山的每一个角落都翻了个遍。
年轻矿工周强在一处偏僻矿洞旁,瞧见了赵小虎的工具包。
包被随意扔在地上,里头的工具散落得到处都是。
赵大栓看到这场景,双腿一软,“扑通”一声瘫倒在地,泪水夺眶而出:“小虎啊,你到底去了哪儿哟?”
一时间,矿山上谣言四起。
有人私下里嘀嘀咕咕:“这几天矿山事故接二连三地出,该不会是小虎在事故里遭了难,李福贵怕担责任,把他尸体藏起来了吧?”
老矿工孙长寿捻着胡须,满脸忧虑地说:“前几日矿壁裂了口子,就简单修补了一下,小虎巡查的时候,说不定正好碰上那儿再次坍塌,被埋在里头了。”
众人听了,纷纷把怀疑的目光投向李福贵。
李福贵急得满脸通红,跳着脚大声辩解:“大伙可别瞎猜!我一直想着要解决安全隐患,只是还没来得及动手。小虎失踪,我比谁都着急,恨不得立马把他找回来!”
可怀疑的种子一旦种下,就很难消除。
赵大栓认定李福贵脱不了干系,整日守在他住处门口,哭天抹泪地讨要说法:“李福贵,你今儿个必须给我个交代,我儿子到底去了哪里!”
就在双方僵持不下的时候,周强突然一拍脑袋,想起来了:“小虎失踪那天,我瞅见一个陌生人在矿山附近晃悠,眼神一直往咱们矿工身上瞟,鬼鬼祟祟的,特别可疑。”
众人一听,都猜测赵小虎可能是人贩子给拐走了。
赵大栓在其他矿工的帮衬下,赶忙跑到顺天府衙击鼓鸣冤。
顺天府尹听完,当即派遣干练差役钱勇、孙猛前往矿山调查。
钱勇和孙猛到了矿山后,一点都没懈怠。
他们来到发现工具包的现场,趴在地上一寸一寸地查看,不放过任何一个脚印、一丝可疑的痕迹。
工具包被他们小心翼翼地拿起来,借着光线仔细查验每一处细节,就盼着能从上面找到点儿线索。
随后,差役们兵分几路,对矿山周边的村落展开了地毯式走访。
每到一户人家,都客客气气地询问:“老乡,麻烦问一下,在赵小虎失踪那天,您可曾见过陌生面孔,或者是可疑的车辆?”
哪怕是再不起眼的线索,他们都认认真真地记录在案。
经过一番深入调查,看似真相慢慢浮出水面。
原来,那个陌生人叫王麻子,此人出身赤贫,自幼在街头流浪,沾染了一身恶习,长期在各个矿山、工坊附近游荡,专盯那些年轻力壮的劳工,妄图通过拐卖他们到偏远之地,换取高额钱财,来满足自己不劳而获的生活。
赵小虎失踪那天,阳光透过矿洞的缝隙,在地上洒下一片片光斑。
赵小虎像往常一样,蹲在矿洞旁专心修理损坏的矿车,工具包里的工具随着他的动作相互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
王麻子早就暗中观察赵小虎好一阵子了,瞅准四下无人,就猫着腰,蹑手蹑脚地靠近。
他手里紧紧握着一块浸满迷药的手帕,猛地捂住赵小虎的口鼻。
赵小虎挣扎了几下,还没来得及呼救,就双眼一黑,瘫倒在地。
王麻子迅速把赵小虎扛起来,快步走出矿洞,来到矿山外一处隐蔽的树林。
那里,一辆事先准备好的马车正停在树下,车夫刘二早就等得不耐烦了。
两人合力把赵小虎扔上马车,用粗绳把他手脚捆绑得结结实实,嘴里还塞上破布,随后扬起马鞭,匆匆驶向远方。
王麻子挑中赵小虎,纯粹是因为瞧见他那鼓鼓囊囊的工具包,心里琢磨着里面保准装着值钱的玩意儿。
在顺天府差役们夜以继日的全力追捕下,王麻子和刘二终于落网。
众人在一处隐蔽的废弃农舍里找到了被囚禁的赵小虎。
赵大栓心急火燎地赶到现场,父子俩劫后重逢,抱头痛哭。
(https://www.biquya.cc/id165302/7539525.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