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提司婢房的婆子们怎么善后。
柳青带着这些官婢,踏上了返回西河堡的路。
有崔勇他们护着,这一路上倒也安全。
返回西河堡后,柳青先到府上,向李原回禀了招募的过程,并交还了腰牌。
听说从司婢房招募到了足够的人手,李原也非常满意。
索性就给督帅郭子雄去了一封信。
但凡以后司婢房有了退回的官婢,都给他留着。
反正李原手中马匹不缺,多换些官婢到工坊做工。
既能挽救这些女子于水火,又能增加工坊产出。
可说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辞别了伯爷,柳青带着这些女婢赶往了自己的内坊小院。
现在人手足了,从外坊暂时借来的几名女工,就可以让她们先回去了。
毕竟翠娘那边也是极为的缺人。
不过柳青可是很会做人的。
不但给帮忙女工发了几倍的日钱,还每人送了五块肥皂,两瓶香露。
这些女工各个都是心中欢喜,只是遗憾不能干的更久。
她们离开后,柳青便将新招募的二十七名官婢,安顿到了小院中。
实话说,这个当做内坊的院子确实有点小。
只能住十几个人的铺位,整整挤进去了二十七人。
不过好在这些官婢离开了司婢房,心情都不错。
虽然这里环境挤了一些,但能看出来是个正经的工坊,自己确实是来当女工的。
所以心中也就安定了下来。
柳青则是心中盘算着,该换个大些的院子了。
之前跟随柳青的几名李府官婢。
现在摇身一变都成了管事,开始组织这些新来的女子干活。
柳青安排的第一件事,就是让她们先吃上一顿饱饭。
司婢房是什么伙食,柳青是知道的,每日里只能是清粥糊口。
正在接受教习的新婢都吃不饱,何况是洗衣局里这些要被发卖的婢子。
不让她们养足了体力,怎么完成工坊的订单。
可以说主人是什么样,手下人也有样学样。
柳青跟随着李原久了,知道只有给人吃饱了饭,才能做好事情。
于是下令先做饭。
内坊库房中的粮米还有很多。
柳青招呼大家过来淘米洗菜,准备今日的晚饭。
这些官婢们本以为,她们还未给工坊出力,晚上能喝上一顿稀粥就不错了。
却不想,晚餐让她们大吃了一惊。
柳青在办内坊之前,是去翠娘的工坊取过经的。
翠娘办的外坊大食堂,给柳青的印象很深。
所以她也有样学样。
小院中的桌案上,摆着满满的三大盆粟米饭。
桌子中间是两大盆的酱菜,一盆李府特供的盐水豆腐。
为了招待这些新来的姐妹,柳青还自费买了五斤卤下水。
她可是知道,从司婢房出来的人,肚子里可没什么油水。
看到如此丰盛的饭食,官婢们都惊的睁大了眼。
她们对望了一眼,不敢相信这工坊的伙食居然会这么好。
柳青一笑,对着不安的众女说道。
“都过来吃饭吧。”
“有空你们可以去打听打听。”
“只要是给咱们伯爷干活的。”
“人人都可以吃饱饭。”
别人能不能吃饱,这些女子没空关心。
但今日,她们是真的能吃饱了。
大家真的是饿的紧了,见到这么丰盛的晚餐,是再也忍不住了。
柳青开始给众女分发碗筷。
这些女子,每人盛上一碗热气腾腾的粟米饭扣上一勺酱菜,或坐或站都是狼吞虎咽的吃着饭。
有的人因为吃的太急,不停的咳嗽,有的则是一边吃一边在抹眼泪。
多少日子了,这是第一次能吃饱。
众女美美的吃了一顿饱饭。
吃饱了肚子,大家也有了精神。
几个胆大的女子,便围住了柳青,询问她们需要做的活计。
见其他人,也好奇的望向自己。
柳青索性让所有人都围拢过来。
给她们讲解,这工坊中需要做的工作。
柳青取来了五块肥皂,三瓶花露与缝制好的几件新款襦裙。
看到这些新奇的东西,众女们纷纷都睁大了眼睛。
柳青又给她们讲解了这些东西的制作工序,以及她们要做的工作。
这些官婢的身契,现在都在李原手中。
甚至可以说,这些女子都是伯府的私产。
所以柳青并不担心,她们会泄露这些东西的制作工艺。
“女红手艺最好的,跟我去内院缝制襦裙。”
“每日里可以拿二十钱。”
“手巧鼻子灵的,去做花露,每日十五钱。”
“剩下的,就给我去熬猪油,做肥皂,每日可得十钱。”
这些官婢们不可置信的问道。
“柳青姐,你是说我们做工,还.....还有钱拿?”
柳青得意的点了点头。
“给我们伯爷干活,只要用心,不但每天能吃饱,还有工钱可拿。”
此时,这些官婢们,心中第一次感受到了生活的希望。
因为人手充足,而且这些新来的官婢们,各个都是干劲十足。
柳青的内坊,很快就上了正轨。
只短短几日,便供应上了谭云商会的需求。
日子一天天的过。
这些时日。
李原自己也没闲着。
要么是在新建立的校军场练兵。
要么就是在东乡堡关注工程进度。
大笔的钱粮砸下去。
东乡堡的修建进程,超过了李原的预期。
外墙已经有两丈余高。
堡内的部分府库建筑,也修建完成。
今日陪同李原一起巡视的,是村正高伯与百长薛大成。
高伯望着热火朝天的工地,则是不停的在李原耳边,称赞着营造大使钟文秀。
“伯爷,这文秀姑娘虽是女子,但办事却是牢靠。”
“为了修好这东乡堡,可说是费尽了心血。”
“工期能如此之快,文秀姑娘可称首功。”
李原对于东乡堡的修造进度,也非常满意。
能组织数百人,有条不紊的推进工程进度。
还能将刚刚掌握的水泥浇筑之法,运用的如此娴熟。
这位文秀姑娘,确实是一位难得的人才。
李原点了点头。
“高伯说的对。”
“这一次,钟文秀确实可称首功。”
“等东乡堡落成,我必会好好的赏赐于她。”
见伯爷高兴点头,高伯也是心中暗喜。
这些日子,他与青窑村的村正钟友才交往莫逆。
两人年龄相仿,又都是村正。
所以常在一起喝酒。
席间,钟友才便拜托高伯,多在伯爷面前说自家侄女的好话。
高伯一听,便明白了对方的意思。
这是想给文秀姑娘寻个好的归宿。
对于这个钟文秀,高伯作为父辈也非常喜欢。
如果钟姑娘能给伯爷当个侍妾,也算是一桩美事。
于是便应承了下来。
他见李原对于钟姑娘的工作颇为认可。
高伯也暗自松了一口气。
自己总算是不负钟友才所托。
(https://www.biquya.cc/id165260/28703582.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