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冰请听到身边保镖的声音。
火气不仅没消,反而更加愤怒。
“办个屁,你要是敢动他,我废了你。”
“哼!”
留下一脸懵逼的保镖。
姚冰倩气呼呼的回到办公楼里。
阿牛一路风驰电掣。
耳边凋零的枯木,只留下残影。
平时一个小时的车程,今天半个小时就已经到了村委会门口。
“轰轰.....”
炸裂的声音,立刻把院子里的人都吸引出来。
“哇,阿牛,这是什么车?这么酷!”
大头首当其冲的跑出来。
看到摩托车,惊的下巴都要掉在地上。
“这就是电视里说的摩托车,怎么样,要不要骑两圈感受一下。”
一把车钥匙在灯光的照射下,犹如一道金光划过空中。
“得嘞,咱也尝尝这稀罕玩意儿。”大头接过钥匙。
二话不说,跨上摩托车。
阿牛把功能简单的介绍一下。
大头就迫不及待的一拧车把。
“轰轰...”
“嗨,瞧瞧这动力,听听这声音,简直是老虎再咆哮!”
大头得意的吼道。
话音还没落,连人带车已经消失在夜色中。
“阿牛,这车老贵了吧?我看那上面好像是宝马的标识。”
曲婷婷问到。
“哎呦,你还知道宝马呢?”李贵好奇的问到。
曲婷婷瞬间傲娇起来,“那是自然,好歹我也是去过京都的人。”
阿牛路上就想过,村里人肯定会问到车的价格。
自然是不能告诉他们真正的价格。
先不说村里正是建设的关键时期。
领导班子也是刚刚在自己的操作下,昨天才成立。
就说人们的这个仇富心里。
虽说村里和他们不是一条心的人,都被清理门户,驱逐了出去。
但是人性这东西,没有几个人能够自己控制的住。
最简单的嫉妒。
阿牛不相信这世界真有人可以做到不嫉妒,不眼红。
除非这人已经完全超越了他目前所处的阶层。
就是国与国之间还会因为技术,人才大打出手。
更何况是普通老百姓!
看到自己随随便便骑一辆摩托车就四十多万。
村民们心里会怎么想?
再加上村里还不少吴宝那样的人。
背后再煽风点火的说上几句,他阿牛还真不知道赚了村民多少钱。
阿牛不想去处理这些破事。
他不是很赞成有些人说的还乡不显摆,就犹如锦衣夜行。
阿牛始终觉得做人要低调。
尤其是从京都回来,经历了那么多事,阿牛更加坚信这一点。
吹嘘,显摆,最后只会把自己搭进去。
想到这里,阿牛开口说到。
“我哪知道这车都钱啊,我这是借别人的玩玩,骑回来让大家也开开眼。”
“这车一看就不便宜,可别给人家弄坏了,到时候咱们赔都赔不起。”
李贵现在管着村里的财务,对钱的事情比较敏感。
“阿贵说的对,还是别让大家玩了,快去把大头找回来。”
林森急忙对虎子说到。
“哎,急什么啊,这是姚总的车,她说自己又买了新车,这车她长时间不骑,放在院子里都落了灰,让我回来给她好好遛一遛。”
阿牛急中生智解释道。
大家自然都知道姚冰倩。
她可是村里果蔬最大的收购商。
“原来是姚总的车,怪不得这么大方。”
“以你和姚总的关系,这车估计就是送你了。”
“我看也是,只不过姚总是女人,没明说而已。”
“女人的心思难以琢磨啊!”
几个男人意味深长的看着阿牛。
“哪有那么复杂,姚总是车太多了。”
阿牛心里暗自叫苦,这可是花了他四十万大洋买回的宝贝。
什么姚总的车,明明是他阿牛的车。
“啧啧啧...”
众人异口同声的不相信。
曲婷婷听说是姚冰倩送给阿牛的摩托车。
刚才得傲娇表情,被失落替代。
阿牛身边优秀的女人多如牛毛。
她应该是最不起眼的那一个。
“阿牛,阿牛是你吗?”
众人正嘻嘻哈哈的打趣阿牛。
不远处忽然传来一阵嘈杂声。
“是阿牛,我们快过去。”
“真的是阿牛,快走..”
很快,伴随着嘈杂的脚步声。
黑暗中小跑出来一群人。
阿牛几人借着村委会院子里的灯光。
定睛一看,这不是吴家人吗?
“他们怎么又来了?”虎子嘟囔道。
阿牛平静的问道:“今天来了很多次了吗?”
“起码不下十次!”李贵说到。
“好话赖话都跟他们说了个遍,他们还真是阴魂不散。”陈清泉说到。
陈清泉是新上任的治保主任。
村里的治安问题都由他负责。
今天一天最累最忙的也是他。
吴家人昨夜在吴宝家,熬了一夜。
没有熬出什么结果。
吴宝家根本就没什么钱。
吴老爹年事已高,跟在阿牛他们身后,也只是简单的种一些好存活的蔬菜。
家里又喂养了几只下蛋的母鸡。
其他项目都没有参与。
每天挣的钱,只够他们正常的开销。
吴宝在众人的逼问下,才老实交代。
在市里面只是一个保安领队。
就几千快钱的固定工资。
整日里和一帮酒肉朋友吃喝玩乐。
兜儿比脸还干净。
现在还欠那面馆王老板几碗面钱没给呢。
吴家人按住吴宝狠狠的暴揍一顿。
总算是出了胸口一口恶气。
黎明来临的时候。
吴家人猛然醒悟过来。
他们没有了收入。
日子又要重新回到半年前。
一贫如洗的生活。
那是什么日子?
吴家人都不愿意去回想,
一年到底吃不上一顿肉馅饺子。
更别说是像现在天天炖骨头吃。
那时候家里的孩子再没结婚之前,只能穿家里大人一代接一代传下来的衣服。
上面不知道打了多少补丁。
多少男女孩再通人事之前都是光屁股。
阿牛忽然在村里冒出来的这半年。
大家过得又是什么生活。
就是吴老爹家这种没有年轻劳力,只有两个老人。
只要勤快一些,每天都会有几十块钱的收入。
隔壁村的肉铺,隔两天都能买顿大排骨吃。
更不要说那些家里种植大棚,养了几十只草药鸡。
还有在货车队参与分红的人家。
“我们当时真是鬼迷心窍,会相信你一个无赖的话。”
“都是年轻人,你看看你,再看看人家阿牛!”
(https://www.biquya.cc/id163604/36038825.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