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插着腰,瞪大了眼睛,满脸怒容。
朱高煦见状叹了口气,俯下身子将奏章一一捡起,不急不缓地放在了御卓上。
“爹,我早就说过,番货折俸与官价收购的法子行不通,可您偏偏就是不信,朝臣不满,百姓不满,就连番商也不满,非要闹得现在大明一地鸡毛……”
“你这个逆子,你还有脸提,如果不是你从中作梗……”
“如果你不听信谗言,阻止我继续搞品鉴会,那些番货我今天都卖完了!”
父子二人大眼瞪小眼,谁也不愿先退一步。
小鼻涕见了吓得瑟瑟发抖,根本不敢吭声。
这位汉王爷的脾气跟胆量,真是越来越大了啊!
不知过了多久,朱棣这才冷笑道:“你这么处心积虑地将那些富商握在手里,你想做什么?造你老子的反吗?”
听了这话,朱高煦满脸戏谑嘲讽。
“儿子不过看您穷怕了,所以想给您捞点银子。”
“品鉴会拍卖番货只是第一步,如果进行得顺利,日后儿子向您保证,国库不会再空虚,您再也不缺银子,想做什么都要看夏元吉的冷脸了。”
朱棣闻言一怔,怒火瞬间消散。
“你说的可是真的?到底什么计划?”
“先让我把番货变现再说,另外柳如明这小子我要了。”
朱棣皱着眉头思索片刻,最终还是点了点头。
“也罢,爹就信你这一回。”
“做成了,重重有赏;做不成,你就等着发配高墙吧!”
朱高煦:“???”
娄江西馆。
人头攒动,摩肩接踵。
相比于第一次参会的富商巨贾,今日竟然多出了一倍有余!
不得已之下,裘广德只好将座位换成了小板凳,如此才容纳下了这么多人。
“诸位久等了,虽然品鉴会耽搁了几日,但今日如期举行,是我们各方的共同努力啊!”
与第一次局促不安相比,此刻裘广德已然进步了不少,镇定自若,谈笑风生。
“凡是上场品鉴会的交易结果,一切不变,我们会补偿各位的损失。”
皇帝搞了个三天贸易,虽然富商巨贾没有参与,导致番商几乎没怎么卖出去番货。
但是一些小商贩却从中谋利,专挑珠宝、珊瑚等紧俏货下手,导致上场品鉴会的区域出现了些许变化。
不过这点小利润对于在场之人而言,都不是什么问题。
汪福光率先高声问道:“裘主事,抛开其他的不谈,我等就想知道,那捐监资格是否不变?”
钱财对他们而言,都是小事。
他们此刻最关心的问题,还是可以改变家族命运的捐监资格!
朝廷虽然重视科举的作用,但并没有让它成为唯一的入仕途径。
在这条通天之路之外,传统的征辟制、以及从前代太学演变而来的国子监体系,也是为朝廷输送人才的重要途径。
尤其是洪武年间,太祖朱元璋对国子监这最高学府,有着异乎寻常的高度重视。
国子监的监生们不仅能得到当时最严格高效的教育,还能够得到进入朝廷各机构实习的机会,优秀者可以直接得官,选拨不合格者也可以去充任有实权的吏员。
这对于一众富商巨贾而言,简直就是改变家族命运的最佳选择。
裘广德暗道一声“果然”,这些富商最看中的,还是那九个捐监资格!
“诸位放心,此事已得皇上首肯,绝无任何意外!”
“出价最高的前九名,可举荐族内子弟入国子监,进学修德。”
(https://www.biquya.cc/id163557/36060303.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