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掉儿子交租税,老人还债当佣工。
房塌屋漏月照床,四壁残破不挡风。
哪知名为父母官,不向朝廷报灾情。
一方面,因为旱蝗天灾,百姓已经到了无钱、无粮、无完屋的苦寒地步。
另一方面,地方官员却因为担心影响到自己的政绩,不肯报灾荒,还继续向百姓征收赋税,将他们往绝路上逼。
百姓无奈只有卖儿卖女纳粮,官员这才得以掩盖住了灾情。
这诗看似是在描绘灾民水深火热,实则是在讽刺揭露地方官员的自私与冷漠。
然而若是再继续深究,真正的根源,出在哪里?
出在当今天子,坐在龙椅上面的朱棣!
皇上即位后,营建顺天,修建帝陵,疏浚大运河,编纂永乐大典,挥师北伐蒙元……
这哪一项,不得耗费海量银钱?
汉王这诗,是在当众讽刺皇上啊!
杨士奇不蠢,他一眼便看出了这是个“陷阱”。
若是自己继续说下去,只怕立马就会被冠以“离间骨肉”的罪名,下狱论罪!
所以,他很明智地没有继续说下去。
这位汉王爷,真是狡诈阴险啊!
朱棣此刻也反应了过来,老脸顿时一黑,扫了一眼神色各异的朝臣,陡然厉喝道:“太子,你听到了吗?叛党作乱行刺,灾民无粮可食,你监的什么国?!”
铁憨憨一惊,急忙跪地请罪。
朱高煦一愣,这是什么意思?
好像……发生了……什么……意外?
朱棣冷哼一声后,当即下令道:“太子监国不力,罚闭门思过一月。”
“至于北伐瓦剌一事,朕意已决,户部筹集粮饷,兵部调集兵力,以待明年开春北伐。”
“在此期间,汉王暂代监国,处理朝中一切大小事务,吏部尚书兼詹事蹇义、兵部尚书兼詹事金忠、左春坊大学士兼翰林侍读黄淮、左谕德兼翰林侍讲杨士奇辅助监国。”
圣命下达,百官伏首听命。
朱高煦却呆在了原地,急忙摆手道:“爹啊,不是啊,爹……”
然而朱棣根本不给他解释的机会,仅是意味深长地瞥了他一眼,便一言不发地直接起身离去。
杨士奇等人如丧考妣,冷冷扫了一眼朱高煦,也随即拂袖离去。
赵王朱高燧却在此刻向他竖起了大拇指,“高啊,老二,你真是高啊!这脑子越来越好使了。”
“这一手将太子党那些文官玩得明明白白,他们连争辩反驳的机会都没有……”
朱高煦:“???”
你娘咧!
我又干啥了?
出了奉天殿,安远侯柳升、武安侯郑亨、成安侯郭亮等靖难武将纷纷上前道贺,簇拥着满脸懵逼的朱高煦,颇有几分弹冠相庆的味道。
在他们看来,这是汉王党自丘福兵败以来,迄今为止取得的最大胜利!
就连这些武夫丘八心里都清楚,监国乃是储君的特权!
现在皇上收走了太子的监国特权,转而让汉王爷监国,这不是明确地传达出了信号吗?
皇上对太子不满,有意更换储君!
如果汉王当真上位,那么他们这些老兄弟将来还少得了荣华富贵吗?
原本他们都不抱什么希望了,毕竟这位汉王爷有时候那脑子,真是块榆木疙瘩,加上在朝野风评太差了些,根本就没有上位的可能。
然而今日汉王朱高煦当庭驳斥杨士奇,还转手设下陷阱让一众太子党文官哑口无言,成功夺得了监国大权。
这突如其来的惊变,又让众将重新燃起了一丝希望!
(https://www.biquya.cc/id163557/36060284.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