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可控核聚变的超级突破,让一众高层和科学家们振奋不已。
就连江逸自己,都有些激动难当。
足足四个多小时的巨变反应,产生的能源如果利用起来,已经是一笔不俗的存在。
“说不定,不用一年,我就能把人造太阳弄出来。”
如此想着,江逸开始逐时刻研究反应过程。
每一个细小的改进,都能延长一分持续时间。
从头到尾改进一番后,他便将新设置交给小组处理。
江逸的同事们很懵逼,这才过去一天啊!怎么就把新方案弄出来了!?
经过这次的实验,他们隐隐感觉江逸比以前更牛逼了。
而且就像核聚变装置一样,这种提升是跨越式的。
他们忙的不可开交的时候,江逸也没闲着。
虽然戴森球的所有操作步骤他已经给了国家,现在已经有一个几千科学家组成的团队正在推进这项旷世计划。
但是因为这项工程涉及的东西相比原来的科技甚至产生了断层,江逸有些不放心,需要他参与监制。
手一挥,月球基地在他的面前迅速变小,月球出现在江逸眼前。
微微转动球体,一个十分不起眼的小月球坑里,一个只有几百米直径的小基地已经形成。
这个基地是用来研制太空船的。
不像核聚变反应装置,太空船的所有参数和预期效果江逸都将其变成了可视化的数据。
只要按部就班,一个超越现有所有载具的交通工具就能诞生。
不过,就连这个匪夷所思的太空船,也仅仅是江逸临时用来使用的过渡工具。
将基地放大之后,可以看见众多纯银色的仿生机器人,正在真空环境中工作着。
控制他们的是航空航天专业的科学家。
中心处,一艘看上去完全不像太空火箭的东西,正在纳米粒子的搭建下飞速成型。
离子型跳跃太空船看上去像一个鸡蛋,比鸡蛋更为规则的椭圆状躯体竖直的立在基地上。
由于构成它的物质达到纳米级,所以整个太空船看上去一丝缝隙都没有。
纯银色的浑圆太空船,有着一种独特的科技美感。
对太空船进行扫描后,江逸检查了一下内部的搭建进度,发现并没有出现问题便放心了下来。
只有太空船赶紧研制出来,后续在各个星球上着落,搭建能源中转站才能来得及。
毕竟如果是寻常飞船,光是跨越这遥远的距离都需要数年之久。
而只有一个个行星的递进,太空船最终才能到达水星表面。
在那里会制作戴森球的能源接受板,再由太空船一批批的布置到太阳周边。
戴森球能源必须在人造太阳达到半永久之前送到月球,不然寻常的太阳能根本不足以支撑核聚变装置的运行。
再次预估了一下整个计划的可行性,江逸将太阳系图像收起。
目前来看,一切都在他的计划下行进。
下一次核聚变装置的改进,需要进行一次实验后才能继续。
这段时间江逸除了监制戴森球计划,似乎没别的事情可做了。
然而,事实却并不是这样。
点击创建一个新文件夹,江逸将文件夹在面前放大,虽然在其中输入一个个花里胡哨的名字。
战斗型仿生机器人、行星级泰坦机器人、行星级防御罩、恒星级防雨罩、虫洞跳跃太空梭、次声波核弹、暗物质冲击弹、反物质子弹、黑洞引力、超新星防雨罩、水滴、光粒、死线、二向箔···
(https://www.biquya.cc/id163526/36111651.html)
1秒记住追书网网:www.biquya.cc。手机版阅读网址:m.biquya.cc